统战工作统战工作 【综 述】 2006年,全区统战工作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全面推进大兴安岭地区民主政治建设;推进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进程;协助民盟省委和农工民主党省委在全区开展组织发展工作,为加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工作夯实基础;协助九三学社大兴安岭地委完成换届工作,保证新一届领导班子结构优化;指导县区政协做好换届工作;配合组织部门制定《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和使用工作制度》;结合全区换届工作,协助地委组织部提拔11名党外干部;创造条件,支持党外干部参加有关学习、培训和考察活动,全区有18名党外干部参加中央、省、地有关培训班。牵头协调有关部门联合对天主教地下势力活动情况和基督教“三乱”治理情况开展调研和检查,确保宗教领域的稳定;做好对台宣传工作,引进台湾耕安集团到图强林业局投资特色养殖业。作牵头单位组织开展理论调研活动8项,完成 10项基础数据统计;全区统战系统完成理论研究文章38篇。加强机关建设,扎实开展先进性教育“回头看”活动,对整改任务进行再落实,建立 6项长效机制;开展《党章》学习周活动,机关作风得到进一步转变;开展“一帮一”扶贫和先进性教育包村工作,取得新进展。地委统战部获全省对台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地林直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标兵、全区县处级文明单位标兵。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2月21日,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各县区委统战部长、林业局党委宣传部长、统战工作重点单位和部门及统战成员单位有关领导参加会议。地委副书记刘文波在会上做重要讲话。地委副秘书长、统战部长马士和作工作报告。
【理论研究】 围绕“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的总课题,制定《2006年全区统一战线理论研究课题计划》,确定10个重点研究课题和14个一般研究课题。开展第九届全区统战理论研究成果评选活动,收集上报理论研究和调研文章38篇。向省委统战部推荐4篇理论研究文章参加全省统战理论研究评选,其中3篇获奖并被收录在《2006年全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成果汇编》中,1篇在全省统一战线为 “十一五”规划服务研讨会上进行交流,并获三等奖。
【信息工作】 全年共采编各地上报信息102条,采用51条,编发《统战信息》6期;向省委统战部上报统战信息和宣传稿件60余篇,被采用33条。其中《大兴安岭地区为党外人士民主监督搭建平台》等 2篇重点信息被中央统战部采纳,信息工作在全省排名从原第九名升至第八名。
【非党干部培养选拔】 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座谈会精神,配合组织部门制定《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和使用制度》。结合全区换届工作向地委推选党外干部,共有11名被提拔。其中,提拔正处级1名,副处级10名,有3名党外干部从人大、政协交流到政府和林业局领导班子中。7月,分别选派2名民主党派干部参加,全省第 8期党外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和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举办的党外人士培训班。向地委推荐15名党外后备干部参加全区第18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推荐3名党外干部参加全区干部挂职锻炼。
【参政议政】 拓宽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渠道,畅通反映社情民意途径,为各界人士建言献策搭建平台。共组织召开各界人士征求意见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 5次;征集到各界党外人士的意见建议 130多条,内容涉及全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领域,经梳理后上报有关部门。
【民主党派】 制定《关于协助九三学社地委做好2006年换届工作的指导意见》,参与领导班子人选的物色、培养、教育、考察、考核等工作,保证换届工作稳妥完成。做好民盟和农工民主党省委在大兴安岭地区建立基层组织的准备工作。根据民盟和农工民主党省委的建议,分别向地委呈报《关于民盟黑龙江省委拟在我区建立基层组织的报告》、《关于农工党黑龙江省委拟在全区发展成员及成立基层组织的情况报告》,推进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事业在全区的发展。
【民族宗教】 协同行署民族宗教局开展全区宗教工作基本情况调研,探索在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协同组织部、民族宗教局共同对全区贯彻执行全国全省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座谈会精神情况和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情况进行调研;为 2名鄂伦春族干部争取到赴中央统战部举办的“中央少数民族县处级领导干部经济管理培训班”和“全国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培训班”学习名额,加大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训力度。
【非公有制经济】 根据省、地对工商联换届的有关要求,制定《关于工商联(民间商会)地县(区)两级组织换届工作的实施意见》,召开全区工商联换届工作座谈会,对工商联换届工作进行安排;针对地区工商联增设机构编制、组建党组等问题,向地委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地县(区)两级工商联领导班子平稳换届打好基础。结合新形势下工作需要,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进行调整补充36人,并建立健全相关基础资料。对全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完善基础数据。
【对台工作】 做好对台宣传工作。 接待并陪同台湾东森电视台采访团到漠河等地录制“中国大体验—黑龙江大兴安岭篇”节目,扩大大兴安岭地区知名度。开展对台招商引资工作。联系到台湾耕安企业集团到图强林业局投资特色养殖业,初步建成蓝狐养殖基地,到位资金200余万元。
【自身建设】 加强统战部机关建设,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开展“坚定信心,真抓实干,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教育活动,结合“《党章》学习周”活动,在机关党员干部中深入查摆剖析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结合“树统战干部形象,建党外人士之家”活动,总结先进性教育活动经验,制定 《先进性教育“回头看”整改工作五项制度》,建立6项长效机制,对存在的整改问题实行台账式管理,确保落实措施、整改到位,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扎实开展“一帮一”扶贫工作和先进性教育包村工作。与塔河县蒙克山贮木场一名困难职工结成帮扶对子,为其落实低保,减免孩子学费,实现上岗再就业;多次到先进性教育包村单位 (五叉沟村)开展先进性教育工作指导、走访慰问,并制定 《地委统战部新农村建设包村工作方案》,提出下步工作措施。 (安 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