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委办公室工作
地委办公室工作
地委办公室工作
【综 述】 2006年,地委办公室围绕地委中心工作,履行 “三服务”(领导、机关、基层)职能,努力提高服务质量。起草领导讲话130余篇,撰写调查报告35篇,完成国家、省领导到大兴安岭地区视察期间地区领导汇报材料 220余万字。强化政务工作,按照省委规定,对各林业局、农工商公司及地林直单位共 119家进行12种密报文件清退工作。并利用党校教育阵地开展保密宣传,增强涉密人员做好保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好事务工作,巩固后勤管理,内创一流,外争上游,有序地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完成。地委办公室被评为全省党委系统督查工作先进单位和向省委报送信息先进单位。1人被地区法制办授予“普法工作先进个人”。
【综合调研】 政研室制发《地委重点调研课题》,鼓励、倡导工作人员做好调研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多深入基层调研,多出理论研究成果,多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并细化、量化工作目标,明确每季度向地委提供 1份高质量《领导参阅》的调研成果;每半年在地委办公室 《工作动态》上发表1篇理论文章或调研报告的工作任务。年内,地委办公室共到基层调研120人次,撰写调查报告35篇。其中, 《倾洒真情为夕阳,桑榆晚霞情更浓——呼中区老干部工作纪实》、《锯末“沉睡”30年,废料转眼值千金》分别在5月 29日、31日《大兴安岭日报》发表;《突破性的变化,跨越式的发展——关于大兴安岭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改革发展情况的调查》6月6日在《大兴安岭日报》发表,并在地委《工作动态》第16期刊发;《把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范畴的依据》刊发在 《领导参阅》第1期;《关于社会主义新林区内涵的研究》等稿件,得到地委书记王忠林的表扬。起草领导讲话 130余篇,编辑《工作动态》40期,其中,反映重点工作文章16篇;编辑《领导参阅》10期;起草工作专报、理论文章、经验材料16篇。其中,起草和编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在省委《工作交流》2006年第 3期发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在省委 《奋斗》杂志第4期发表。同时,国家、省领导到大兴安岭地区视察期间,办公室工作人员为领导撰写汇报材料、整理讲话全文,完成文字量220余万字。
【信息督查】 督查工作采取立项督办、目标分解、专项推进等办法,完成地委战略部署、重大决策、重点工作推进落实。及时向省委督查室反馈全区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及省委重大决策在地区贯彻落实情况,完成省委下达的党委议事规则、发展县域经济等督查任务。全年向省委督查室报送《督查专报》16期,提前3个月完成省委督查室下达的《督查专报》12期,其中有3篇在省委《督办与反馈》刊发。制发《2006年地委常委(扩大)会议暨经济工作会议任务督查要点》,立项53项,并围绕地区“两会”确定的重点工作,每季度督办检查,掌握进度,以《督办与反馈》的形式及时向地委领导反馈进展情况,编发 《督办与反馈》6期。完成地委重要会议精神及工作部署的督促检查。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地委领导明确督查室抓好《整改意见》的督促落实工作。办公室负责制定督促落实工作方案,指定专人跟踪落实,撰写督查汇报材料。督查整改的全程工作,得到地委领导肯定。2006年编发刊物《社情动态专报》,向省委办公厅反映全区重大社会动态和社情民意。全年上报省委办公厅 《电传信息》353期,《信息专报》18期,《社情动态专报》8期。至11月末,累计被省委办公厅采用96条,名次在全省 13个地市位于第九名,比2005年前移一位。同时,编发 《信息摘报》28期,《常委专阅信息》3期。全年信息调研下基层指导工作 6次,把基层的好经验、做法反馈给地委领导,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年内,组织召开地直党群部门例会9次,制定党群部门工作计划书18份,撰写领导讲话9份,收取考核表306份,汇报材料756份,累计电话催要有关材料400余次。
【文秘工作】 按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保证公文运转程序科学性、规范性。形成地委文件67件,地委办公室文件71件。共承办、协办大型会议包括地委常委(扩大)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全区领导干部会议、北极光节开幕式等22次,中小型会议有县级党委政工例会、秘书长联席会等14次,地委常委会15次,地委委员会议 3次。完成2005年中央、省、地三级文件归档立卷和双套制文件归档立卷及销毁目录抄写工作,做到目录完整、分类准确、上交及时。收取中央、省级文件40余种13 000余份,发放三级文件、资料32 000余份,通过内网发放文件、通知、资料120多件。为领导及科室传阅纸质密级文件、资料200余份。外送(投)信件、批件、会议通知 400多件(份),外邮信件、机要件1372封。以地委办名义发文规范内网使用管理工作,明确内网传输文件的办理时限,规定使用单位专机专用、专人负责,确保内网使用安全。网络传输阅办文件 475个。至2006年末,全区除各县、区、林业局、农工商公司等党委办公部门全部开通内网外,地林直、中省直单位党委办公部门计80个单位开通内网,占全部发文单位的58%(不含因涉密不上内网的4家单位)。参与接待国家、 省、市考察团等各种团体9个100多人。保持所分管的 11个领导办公室、3个会议室、2个活动室整洁。准确分发,并及时送达地委 20个部门及地委领导的报纸、信件。全年共完成各种文件、 通知等打字及修改任务150万字,复印2万余页,速印20万页,均做到文件格式标准,版面清晰。根据《中共黑龙江省处委办公厅关于清理清退党内文件的通知》精神,共清理清退4180份、销毁6786份,并形成清退报告上报。
【机要工作】 每天24小时在岗值班、值宿,确保密码通信工作畅通、安全。按照省委办公厅的统一部署,装备新型的密码通信设备,完善全区密码通信网络保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与省委办公厅机要局自动化网络连接,收集整理全国各地的信息,编辑《信息参考》30期,供地委常委和县区主要领导参阅。编辑 《机要工作简报》4期,指导全区机要工作。利用机要系统内部网络,机要处自制课件,对全区机要人员进行电子表格应用培训。承担地委政务值班工作。全年保持昼夜值班在岗,及时为上级机关转达、传发各类通知,遇有突发事件及时向领导汇报,接听群众来电并转达给主管领导,与政府政务值班室进行信息交换等。翻译、传输、办理密码电报,做到快速、保密、无事故。收发内部明电4753份,23 560页,密码电报2652份,11 230页,未出现差错,确保各级党政机关各类信息的畅通。
【保密工作】 7月,在地委党校为处级干部和后备干部增设保密法制教育课, 贯彻落实《保密法》,160多名学员参加培训。8月,组织地、县(区)保密干部和部分地林直重点要害部门涉密人员参加省保密局举办的保密工作培训班,全区13人参加培训。通过培训、观看保密教育片等,提高领导干部的保密意识和涉密人员业务能力。10月,在地林直机关组织传达省委领导对保密工作的重要指示,播放 2部保密教育片。地区领导及地林直、中省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重点涉密人员计 180人参加会议并观看保密宣传教育片。下半年,为加强上网信息的保密管理,对行林办、组织部等9个地林直重点要害部门 28台涉密计算机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单位责令整改。按照省保密局的要求,共确定地林直保密要害部门48个,保密要害部位56个,重点涉密人员125人,并报省保密局审核。
【政工工作】 年初,对全办包括地级领导计53人的工资办理调资手续,为 6名新提职人员办理工资晋升审批手续。 7月,测算全办人员执行新工资后的增资额度。12月,在调档审查的基础上,为全办98名职工工资进行套改,并向相关部门填报工资信息表1500余份。同时做好目标责任制基础材料的起草、登记、整理和月信息报送工作, 全年迎接地直机关目标办检查2次。全年起草方案、汇报总支党务工作等材料30余篇;承担地委党群机关21家单位选举加区第八届人大代表工作。
【档案管理】 做好所属14个单位的文书立卷指导和监督,保证文书立卷工作及时完成。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开展档案信息提供利用工作,正确处理档案利用和保密的关系,为查档单位提供方便、快捷、高效服务。全年提供档案信息145次、366件,查全率、查准率在 98%以上。接收文书档案1385件,双套制文件483件,编写地委工作大事记12期,编制归档文件目录 10本。
【后勤管理】 抓好干部值班值宿及楼内安全检查工作,完成地委原址的看护和临时用工管理。执行办公用品发放程序和标准,保障机关工作需要,降低办公成本。领导和公务用车得到良好保障,车辆保养良好。组织大型义务劳动 6次。在财务管理上,认真审核每一笔业务,入账、报表及时准确。按要求核对、通报经费的执行情况,落实包干办法。对机关固定资产进行普查,强化资产监管工作。定期分析经费支出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信息和建议,保证资金合理使用。
【党建工作】 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回头看”活动,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召开全体党员大会4次,总支会议12次,上党课4次,各支部组织理论学习40余次。在2005年的基础上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查找不足,明确分工,建立整改工作推进表、整改“销号”明细表,实行“台账制”和“销号制”管理,确保整改工作落到实处。健全和完善长效机制,形成管根本、管长远的制度体系和保障措施。突出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中央、省、地领导重要讲话,学习党风廉政建设法规制度;观看“党风廉政建设标兵人物先进事迹”专题片等。参加《中国纪检监察报》举办的“读报促廉”活动,专设读报室,集中管理各大报刊。10月中旬,办公室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自查贯彻科学发展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民主集中制执行情况、履行岗位职责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遵守廉洁从政规定情况等,取得预期效果。
【精神文明建设】 围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抓节约型机关建设,在办公室内倡导节俭办公。落实关于建设节约型机关的各项规定,加强用电管理和用水管理,防止跑冒滴漏。加强公务用车及油耗管理,控制车辆规模,限定排气量标准,执行节油措施,尽量减少公务用车。规范办公用品的配备、采购、领用。充分使用网络办文,尽量在电子媒介上修改文稿,做到双面用纸,降低办公成本。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地直机关集体活动。组织 3次义务献血、捐款、植树绿化、美化家园等活动。职工累计捐款3610元,捐衣物55件。参加地直机关的联谊、联欢及球类、棋牌类等文体活动。开展“我是大兴安岭人,我爱大兴安岭”主题教育活动;落实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制定 《地委办公室职工道德建设行为准则》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细则》,对全办职工进行约束规范,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制度化、科学化,提升机关整体文明程度。 (石丽芳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