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共青团工作

共青团工作

共青团工作



  【综 述】 2006年,全区各级团组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建设‘生态良好,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林区的战略目标中做出新贡献”为工作目标,围绕地委、行署工作大局,扎实推进团的各项工作,服务青年成才,先后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大兴安岭精神教育和“我与祖国同发展、我与兴安共奋进”系列主题教育等活动,均取得显著成效。团地委先后获中国第四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爱心奉献奖”、全省共青团信息工作先进集体标兵、全省共青团工作调研组织奖、全省增强团员意识活动优秀组织奖、全省《黑龙江共青团》发行工作先进单位、第十七届黑龙江省科普之冬活动先进集体(金桥奖)、地级文明单位标兵、地林直计划生育工作优秀单位、地林直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
  【思想政治教育】 各级团组织在开展理论提高工程中,以团干部、青年骨干为重点对象,通过理论培训、专题辅导等方式,进行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全区累计举办理论培训班30余次,共培训宣讲员470名,其中,地级宣讲员120名,县级150名,乡镇级200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以理想信念和大兴安岭精神教育为核心,倡导“我为兴安发展献一言”、“青年文明号与祖国共奋进”、 “六德”、“六尊”、“学礼仪知识、 做文明青少年”等道德实践活动,开展“我与祖国同发展,我与兴安共奋进”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在全省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知识竞赛中,大兴安岭团地委代表队获二等奖。
  【信息调研】 全区各级团组织加大信息及调研工作力度, 累计报送信息及调研文章800余篇,在国家级、团中央刊物及网站上发表6篇,在省级、团省委刊物及网站上发表 20余篇,在地级及团地委刊物上发表 100余篇。大兴安岭团地委获全省共青团信息工作先进集体标兵、全省团的工作调研组织奖。
  【青年创业建功】 以“保护母亲河”行动为牵动,以环保知识竞赛、征文、节能宣传等实践活动为主要方式,开展生态环保行动。全年开展防火宣传活动40余次,举办青年森防知识竞赛,服务于创建新型生态林区发展战略。通过实施新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力度,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行动。依托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开通大兴安岭青年就业创业服务网,建立全区青年创业培训基地。举办下岗青工微机知识实用技能培训班6期,培训青工240人次。全区共建乡村共青团文明街(路)10条,建立农村青年图书室10个,建立青年致富信息站10个。2006年,团地委被团省委、省科技厅授予省级培养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活动先进集体。
  【精神文明建设】 在“3·5”志愿者活动日,开展“真情奉献共享阳光,同心建设和谐兴安”主题志愿活动和“践行志愿精神,构建和谐兴安”志愿服务周活动;成立大兴安岭地区志愿者协会,通过协会章程,完善各项工作制度。 4月,细化青年文明号创建标准,表彰2004至2005年度全区青年文明号73个和青年岗位能手 96名。6月,全区举办庆祝“六一”文化活动30余次。其中,有300余幅书画作品参展,69名青年参加第三届全区青年歌手大赛。
  【团组织建设】 全区实施“服务新林区、新农村建设团建基础工程”,共建青年中心11个,青年工作站75个。3至 5月,结合农村换届工作,对90%以上的农村团干部进行轮训,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至12月,全区共举办团干部政治理论与业务知识培训班50余期,参加培训团干部1000余人次。2006年,加格达奇区被评为全国青年中心建设工作先进县(市、区)。全区涌现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1个、全省“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6个。
  【青少年维权活动】 推进“96308”青少年维权热线和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 其中16个集体获全区优秀青年维权岗。在青少年维权活动中,牵手扶贫帮困工作全面深化。全区团干部、青少年维权岗、青年文明号、青年企业家与贫困对象共结对 380对。并与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开展“希望工程·圆大学梦”行动,协调社会各界力量,共筹集资金5万余元,使8名贫困大学生、 15名中学生得以完成学业。 大兴安岭团地委获中国第四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爱心奉献奖”。                           (周晶岩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