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工作
妇女工作
妇女工作
【综 述】 2006年,大兴安岭地区妇联以服务基层、服务妇女、服务群众为宗旨,确定主题、创优载体,开展妇女工作。各级妇联组织树典型、知荣辱,在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营造和谐环境中发挥作用,强化优秀妇女典型宣传。开展荣辱观宣传教育、家庭助廉教育读书活动、美在农家展新貌、平安家庭创建、女性科技创新、巾帼创新业活动,各级妇联组织保护生态植绿护绿、万名妇女学技术活动,组建特色种养殖协会,建立特色种养、管护基地,特色种养兴家示范基地,举办全区旅游纪念品大赛;在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中,发挥优势,创新活动阵地,开展妇女维权宣传活动,实施“春蕾计划”,拓展救助领域,举办“五五”普法培训班,做好两个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各级妇联组织强化能力建设,提高女性素质,全面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做好妇代会召开工作,开展妇女干部岗位培训活动,强化妇女参选参政工作。2006年,地区妇联分别获全省“三八”红旗集体、全省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先进集体、妇女报刊推广工作先进单位、《妇女之友》宣传推广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妇女组织实施“春蕾计划”开展救助万名春蕾女童行动组织奖、第二届黑龙江“十大杰出母亲”评选活动组织奖、全省妇女组织实施“丙戌行动”组织奖;全省“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先进集体、全省十八届“科普之冬”活动先进集体;全区“四五”普法先进集体;全区报送信息先进单位、全区先进女职工集体;全区精神文明单位标兵;1人被评为地林直第十届“十佳公仆”,2人分别被评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地区妇联党支部被评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标兵、优秀基层党组织。
【典型宣传】 2月,参加全省“女性好新闻”评选活动,获奖作品 3篇,其中,二等奖1篇,优秀奖 2篇,地区妇联被评为优秀组织奖。在“三八”节期间,成立全区妇女干部联谊会,拓展活动领域。向全区广大妇女发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再立新功”的倡议。表彰各类优秀妇女典型 386人,在新闻媒体设立宣传专栏和妇联主席专访,全面宣传妇女工作。加区国税办税大厅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塔河县依西肯乡卫生院院长祁月英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塔河县妇联主席张永萍获黑龙江省“十大女杰”提名奖。优秀妇女典型祁月英、张克福获大兴安岭地区“感动兴安”2005年度人物。
【荣辱观宣传教育】 全区各级妇联组织在广大妇女中营造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的良好氛围,将荣辱观教育与本职工作紧密结合,并通过“传唱一批爱国主义歌曲,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看一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优秀影片,举办一次研究会”的“四个一”活动,让荣辱观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进网络。
【防火宣传】 春季,各县区妇联以家庭为重点,开展入户防火宣传,组织“女子扑火队”、“临时妇女扑火救援队”、“应急处理联络队”和“妇女巡视队”。开展“防火知识进万家”、森林防火论坛和森林防火知识有奖征答活动,全区8000多人参加防火知识答题活动。在“五六”大火反思日,地区妇联设立防火宣传台,发放防火宣传单2000多张。
【植绿护绿活动】 5月,以 “保生态、兴产业、富家庭、促和谐”为主题,开展“保护生态植绿护绿”活动,有1.5万名妇女参加活动,栽植多种苗木7万余株,创建种植西瓜、香瓜、小麦等经济及农作物“三八”田500亩,认养绿地 10块。地区妇联与营林局协商,起草《大兴安岭地区“十一五”期间“三八绿色工程”活动规划》(讨论稿)。
【妇女学技术活动】 以第十八届“科普之冬”活动为契机,以“学技术,找富路”为主题,与相关职能部门共同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95期,培训妇女 1.4万人次,推广、普及实用技术29项,推广新技术、新品种21个,送科技下乡42次,发放科普资料14种18 700份。各县区妇联共组织广大妇女工作者开展“三下乡”活动19次,发放科普资料2500份。地区妇联在全区科普宣传月活动中,设置宣传台, 散发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及珍惜自己、远离毒品的宣传单200余份,向养殖户、种植户赠送科学书籍350册;悬挂以科学发展、科学生活为主题的宣传条幅2条,设立科普宣传板2块。
【协会建设】 4月,以实施 “特色种养兴家”计划为载体,组织全区妇联依托当地主导产业,成立特色种、养殖等专业协会,协会以种养大户和致富能手为会长,全面推广“妇联+协会”的工作模式。至年末,全区组建特色种养殖业协会7个。
【基地管护】 各县区妇联引导下岗失业妇女发展林下经济,家庭经济,全区已建立家庭管护站56个,其中,家庭管护示范站14个,帮助92人实现再就业。漠河县前哨林场三号管护站是漠河县妇联的家庭管护示范基地,距离县城约16公里,管护面积 788公顷。管护站高原、夏源彦夫妇,在管护林地同时,饲养笨鸡、笨鸭、笨鹅150余只,笨猪6头,年收入10 000余元。
【旅游纪念品大赛】 5月,联合地区旅游局举办全区旅游商品、 旅游纪念品大赛,各县区妇联充分发挥特色协会作用,征集8个旅游生产企业、14个独立制作人生产的19个系列、400多件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参加比赛,共评出获奖品种8件,其中,一等奖1件、二等奖 2件、三等奖5件,3个单位获优秀组织奖。
【妇女维权活动】 3月,与地区司法局、农委联合开展 “三八”维权周活动,设立维权咨询台,共发放《妇女权益保障法》和省关于预防制止家庭暴力有关条令宣传单3000份。各县区妇联共设立宣传咨询台、站35个。6月 26日,与地区公安局联合开展禁毒知识宣传活动;各县区妇联通过张贴标语等形式开展禁毒宣传教育。
【春蕾计划】 组织 “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帮扶女童; 协调各界人士通过“春蕾桥”,救助贫困女童;实施“十项利民”行动,在全区妇联系统开展“救助千名春蕾女童”活动。2006年共救助女童1049名,救助资金34.79万元,捐赠物品折合人民币达27.63万元。松岭区妇联成立“救助春蕾女童”基金会。
【普法培训班】 地区妇联举办全区妇女干部网上法律知识培训班,在《大兴安岭妇女网》建立《法在身边》专栏,以学习《妇女权益保障法》为主,举办专题讲座;组织全区专兼职妇女干部参加《妇女权益保障法》知识竞赛答题,更新妇女干部权益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服务和依法维权水平。地区妇联获全省竞赛组织奖。
【评估工作】 3月,组织地区妇儿工作委员会成员6人参加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中期评估骨干培训班和省妇儿办工作会议。同时,召开2006年大兴安岭地区妇儿工委和妇儿办工作会议,分别举办规划监测员、联络员培训班各1期,共参加培训154人。并接受省政府规划督导评估组检查。
【儿少中心】 7月,利用儿少中心活动阵地,举办英语、美术、舞蹈等 15个班次培训班,培训480人次。活动中心舞蹈班学员 43名,曾获国家、省级奖项。其中,在黑龙江省中学生艺术比赛中,独舞《灵鹿》获地市初中组舞蹈比赛专业一等奖;《快乐小兵》、《飞旋童年》、《荞麦花开》,在黑龙江省文化厅举办的第十一届“群星杯”舞蹈比赛中,分别获编导一、二、二等奖,表演二、三、二等奖。声乐6名学员获黑龙江省“群星奖”两金、两银、两铜。英语2名学员分别取得国家级小学组、初三组奥林匹克大赛一等奖。
【家庭读书活动】 5月,联合地区纪检委等部门开展 “家庭助廉教育读书活动”,订阅《家庭助廉教育读本》118本,参加家庭助廉知识竞赛,共答卷 3000多份。在全区家庭中开展“爱兴安、读好书、知荣辱、促和谐”主题实践活动,促进社会主义新林区建设。与地区电信公司联合举办 “魅力兴安,巾帼风采‘电信杯’”工装展演,有 12支代表队参赛。参加全省“绿色家庭”资源节约行动DIY大赛,推动家庭倡导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
【农家文明建设】 各县区妇联以“比被褥、看干净”、“比厕所、看庭院”、“比厨房、看居家”、“比整洁、看文明”的“四比四看”为主题,开展创建“洁净卫生之家”、“三互”(互学、互帮、互比)等活动,引导家庭成员树立新理念、倡导新风尚、建设新环境、创造新生活、塑造新形象,推动家庭和睦、家居美化、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平安家庭”创建】 各县区妇联配合公安、司法等部门,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将活动与 “美在社区、美在家庭”、创建“零家庭暴力社区”等工作相结合。 全区共评选出“和谐家庭”5996户,平安家庭创建示范点10个。地区妇联被地区综治委评为先进单位,加区卫东社区被评为全国“平安家庭”优秀示范社区。
【女性科技创新】 年初,地区妇联制定“全区女性科技创新”活动方案。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十几个部门和行业结合各自特点,相继开展“岗位技能大赛”、“女性科技读书月”及专业技术人员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基础理论知识竞赛。并在活动中涌现出19名科技创新典型。
【巾帼创新业活动】 4月,地区妇联联合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地区中小企业局开展“巾帼创新业”活动。各县区妇联以家政服务中心及再就业培训基地为依托,组织开展就业、创业指导、专业技能培训,组织引导妇女在种植业、养殖业、服务行业自主择业与创业。全区共培训妇女1500人次,其中500余名妇女实现自主择业。
【组织建设】 4月,制发《县、区妇联组织 (联络)工作目标管理方案》,从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培养选拔女干部、统战联谊和综合性工作等五个方面,制定具体的量化考核标准。组织全区 319名专、兼职妇女干部参加全省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知识竞赛答题活动和全省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在会上全区3个集体、4名妇联干部受到省妇联表彰,漠河县妇联、加格达奇区卫东社区妇联分别做经验交流。
【岗位培训】 9月,举办全区妇女干部岗位培训班, 培训内容为办公室、发展、组宣、社区建设及新闻写作等业务知识,培训妇女干部68人。各县区妇联结合实际,配合组织部门举办培训班共7期,培训妇女干部180多人。
【先进性教育“回头看”活动】 年初,把党员先进性教育“回头看”活动与扶贫“送温暖”、“真情送岗位”活动相结合,为包扶村贫困户赵永华捐款 300元,与其女儿结成长期帮扶对子;为帮扶村捐赠价值3000元的老板台 2套。依托地区妇联创业再就业培训中心,举办招聘大集,为10名下岗失业妇女找到适合岗位。
【调研工作】 联合地区社科联开展“妇女工作优秀调研成果评选”活动,共征集论文54篇。围绕全区开展妇女参选参政情况、家庭文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知识女性岗位创新和党建带妇建状况等进行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4篇,其中2篇分别在《龙江妇女》、《大兴安岭妇女通讯》上发表。 (赵玉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