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企业内审
林业企业内审
林业企业内审
【综 述】 2006年,林业集团公司审计部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工作方针,全面履行审计监督的职责,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和质量,为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发挥作用。全年完成审计项目71个,审计资金总额118.5亿元,查出违纪、违规和管理不规范问题金额6.7亿元,减少损失浪费 495.6万元,收缴违纪资金68.2万元,增加效益1211.3万元;提交各类审计报告106篇,提出审计建议 70条。编发审计信息 41篇,25篇被 《中国内部审计》杂志、《大兴安岭日报》、《大兴安岭信息》和 《机关党建信息》采用。5月,黑龙江省审计厅和内部审计协会授予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2004~2005年度全省内部审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邓晓东被授予内部审计先进工作者称号。
【中央预算内林业基本建设项目审计】 完成地区法院新建工程竣工决算审计、生态家园小区拆迁费用审计等中央预算内林业基本建设项目和林业集团公司重点建设项目审计12项,提交审计报告12篇,审计工程决算投资总额14 312.5万元,审减工程支出 221.7万元,查出超计划投资2256.9万元,投资资金不到位1170万元,计划外工程74.9万元,管理不善,浪费投资53万元。审计中,查出部分工程不能按照计划下达的项目进行施工建设,达不到国家计划投资的规模和水平等违规问题。审计部从管理与使用上提出48条解决和预防问题的审计建议。
【“天保”工程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审计】 按时完成西林吉、图强、阿木尔三个林业局和西林吉国有林管理分局等 6个单位2005年“天保”工程财政专项资金审计任务。审计中发现部分“天保”资金使用单位违反《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资金管理规定》,管护人员工资管理混乱,人事劳动部门与财务部门工资、人数不符,管护人员内业管理资料不健全;串项使用“天保”资金64.6万元;挤占“天保”专项资金754.2万元;挪用“天保”资金 32.6万元,套取“天保”资金12.9万元;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林业集团公司领导做出重要批示,按照审计部提出的10条审计意见,责成相关单位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和纠正。被审计单位对上述问题均进行了整改,规避了“天保”资金的管理使用风险。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完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13个,其中,离任经济责任审计9个、任中经济责任审计4个,审计查出管理不规范资金42 029.7万元。审计发现部分单位执行财经纪律不严格,编制虚假会计决算,导致财务成果失真,资产损益不实;计划外基本建设挂账1138.4万元;在企业管理中资产管理不善,存货、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存在大量不良资产;个别单位未经批准,擅自出售资产;违反规定发生赊欠,新增应收账款 247.3万元。审计部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向林业集团公司出具审计结果报告,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下达审计决定书。林业集团公司领导听取专题汇报,对负有直接责任的领导干部提出处理意见。
【经营目标责任审计】 对林业集团公司所属的西林吉等 9个林业局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北奇神集团公司等 9户直属企业经营目标责任实施审计,客观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针对截留收入、虚列成本费用、支出挂账等盈亏不实以及各种形式的账外资金问题,帮助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审计利润指标单位18个,与目标兑现结果不符的有15个单位,审计调增利润220.2万元,调减利润217.7万元;审计财政收入指标单位 5个,比目标兑现结果多完成的有2个单位;审计个体私营税金指标单位 5个,与目标兑现不符的有4个单位。对部分企业执行财经法规不严格,虚列专项资金、少列费用、人为调整财务决算导致企业资产不实以及领导干部占用公款清理不及时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审计建议,依据财经法规进行处理处罚。
【育林基金审计】 完成塔河、十八站、韩家园三个林业局育林基金和武警大兴安岭森林支队育林资金审计项目。审计查出违规资金1081.4万元,其中资金使用单位采取改变资金用途、缩减营造林工程量、超范围使用等方法,挪用育林基金582.8万元,挤占育林基金101万元,串项使用育林基金44.6万元,无计划处理营林成本超支35.9万元,营林成本挂账 269.9万元;抽查发现,部分资金使用单位不按营林调查设计的质量要求实施作业的问题。审计部提出 9条审计意见和建议。
【财务收支审计】 对职业学院等12个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把财务收支审计与效益审计结合起来, 重点揭露、查处、 纠正资金使用不规范和损失浪费等问题。指出“天保”资金使用不规范、固定资产管理混乱、多缴财产保险费、出租收入不纳入账内核算等违规违纪问题。共审计查出违纪、违规资金 4001.8万元,其中,账外收支 75万元,虚列支出141.2万元,国有资产流失51.3万元,违规出售国有资产2406万元,管理不规范资金 1328.3万元。提出22条审计意见,为行政事业单位减少损失浪费144.5万元,增加效益5.5万元,指明纠正违纪违规调账金额941万元。
【专项审计调查】 对2003年至2005年科技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开展审计调查,规范科技项目资金使用,促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审计调查发现,科技项目资金起到了为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作用,但也存在科技资金计划下达时间滞后;国家财政专项科技资金支持的科技项目管理不规范;民营企业使用科技资金管理需加强等问题。行署专员、林管局局长宋希斌对审计调查报告所提出的问题,要求各主管部门落实提高科技资金使用效率。对全区中小学住宿特困生补助发放和非住宿特困生学杂费减免情况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对部分单位存在补助资金不到位和挪用专项资金等问题,提出五条审计建议。在林都商贸市场有限责任公司管理效益情况审计调查中,重点分析公司效益性和公司管理的合规性,揭示了不认真落实审计决定,导致违纪违规问题日益严重的问题。对北奇神集团绿色食品公司近年来销售效益情况的审计调查,为领导决策贷款担保问题提供客观依据。
【精神文明建设】 开展“讲文明、树形象、强素质、快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积极做奉献”和谐机关创建活动和“爱兴安,爱岗敬业,做内创一流外争上游的人民满意公仆”活动,以“我是审计人,我为审计添光彩”为主题,开展“为谁工作、在本职岗位上做了些什么、在群众中的形象怎么样”大讨论活动。通过黑板报、图片展,党员自学与支部集中学习相结合等形式,使党员干部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和“博爱一日捐”等募捐救助活动,累计捐款6760元。开展“一帮一”扶贫解困活动,帮扶对象全部脱贫解困,基本治愈了帮扶对象孟庆涛多年的强直性脊柱炎疾病。5月,资助孟庆涛 1000元,用于购买香鹑雁雏,到年底又帮助其销售150只香鹑雁。两次到呼玛县大砬子村开展调研,制定包村帮建工作方案。为其购买5套电视节目增频器和1台 29英寸电视机,给全村增加五个电视节目频道,从单位在用的旧电脑、打印机中捐出一套,送给村委会作为办公设备,帮助村干部提高办公效率。2006年,被机关文明委重新命名为县级文明单位标兵,审计部党支部被地直机关工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张华评为地直机关“十佳公仆”、史殿臣、张守国被地直机关工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党风廉政建设】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印发《审计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分工实施意见》,领导班子成员自觉遵守廉洁自律规定,实行廉政承诺,执行《审计组廉政责任若干规定实施细则》、《审计部审计工作人员廉政纪律(“十不准”)》、《审计执法责任及执法责任过错追究制度》。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继续开展“读报促廉、帮困思廉”等活动,组织全体职工收看全省第二届廉洁从政十大标兵的事迹,召开两次座谈会,领导带头汇报收看情况、交流收看体会。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作用,制定《审计部开展构建教育、制度、监督、惩处并重的惩治和预防体系“四九工程”工作方案》、《审计部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将24条涉及审计监督的内容,分解到科室,明确责任人。开展“党章学习周”活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参加党小组讨论,组织全体党员举行重温入党誓词活动。2006年,审计部党支部被评为地直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标兵,张华、贾林分别被地委和地直机关工委授予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称号。
【内审队伍建设】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班子成员坚持党支部中心组学习制度,自觉参加所在党小组的政治学习、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实行政务公开,增强服务意识。重视干部培训,年内举办《审计质量控制办法》业务培训班和《易通审计软件应用知识》培训班,培训90人次;选派1名副处级干部和1名后备干部参加地委举办的处级干部轮训班和青年干部培训班,选派1名副处级干部和8名科级干部参加省审计厅举办的效益审计培训班,选派 2名科级干部参加全省《审计法》培训班;组织全员自学公务员公共管理核心知识,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年度培训计划。审计部有25人,本科以上学历16人,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19人。2006年末,按照实施《公务员法》的要求和部署,完成了公务员登记管理工作。组织职工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增强职工的爱岗敬业积极性和集体责任感。 (张守国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