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征管
国税征管
国税征管
【综 述】 2006年,按照省国税局和地委、行署的工作部署,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宗旨,以组织税收收入为中心,以提高一把手带班子的能力、提高班子带队伍的能力、提高部门依法行政的能力、提高干部科学管理的能力为重点,推进依法治税,深化税收改革,加强征管基础建设,强化科学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促进全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截至12月31日,全区国税系统共组织税收收入16 166万元,为年计划116.55%,超额 2296万元完成全年任务,同比增收2358万元,其中,完成增值税12 107万元,是历史上收入进度最好、收入额最高的一年,实现了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目标。
【税收征管】 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根据税源管理的需要和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建立重点税源、重点行业、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集贸市场等不同类型的分类管理机制;明确管户责任,发挥税收管理员的职能作用。完善征管岗责体系建设,实现税收征管规范化。明确征收、管理、稽查的岗位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完善办税服务厅的服务功能,优化服务流程,各职能部门、各岗位之间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管理机制,实现了信息共享;加强车辆购置税管理。落实车辆购置税征收管理办法,实施“一条龙”管理,以车辆购置税征收为控制环节,加强机动车辆生产、销售、购置、使用环节所涉及税种的征管,保证车购税收入应收尽收。
【信息化建设】执行税收综合征管软件岗责体系,严把质量关,确保输入数据真实、完整、准确。加强信息数据的分析应用,严密税源监控和加强执法监督。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做好数据备份,网络设备和各种应用系统的运用维护。推进金税三期工程,确保金税工程和各项子系统平稳运行,抵扣连数据采集率、存根连数据采集率、上控企业报税率三率考核都达到100%。
【征管基础资料管理】 确保数据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可用性,做好税务登记、户籍管理、定额核定、档案归集等基础工作。完善征管质量考核制度,切实加强检查和考核工作;加强发票管理。
【发票管理】 特别是废旧物资发票、农产品收购发票、原木销售发票的管理,加强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实行清单申报制度,严格审核检查,防止税收流失。
【税收执法】 落实税收减免税管理办法、税收征管法和行政许可法,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岗位职责和税收执法范本,规范干部执法行为。对各类减免税、退税、抵税及发票发售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严格执法过错责任追究,促进干部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对塔河县局、加格达奇区局进行审计,对漠河县局、松岭区局进行巡视,认真查找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违规行为。配合检察机关开展集中查办渎职犯罪专项工作,与地区检察院联合举办“国税杯”立案监督知识竞赛暨检察机关与行政执法机关联席会议、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联席会议,密切配合,通力协作,防止税务人员职务犯罪案件的发生。
【支持地方经济建设】 落实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等税收优惠政策。审批财产损失23 572.2万元,为林业企业和银行系统减轻历史包袱;为林业集团公司审批列支管理费用8150万元;为十个林业局落实优惠政策,免征企业所得税7459万元;为老少边穷县区企业减免所得税 178万元;为农村信用社政策性减免企业所得税53.9万元;为出口企业办理“免、抵、退”税 251万元;为福利企业办理即征即退增值税228万元;为企业办理新购入固定资产增值税退税 27.1万元;为93户下岗职工再就业免收税务登记工本费 3920元,结合税务登记换证工作,为纳税人减免工本费128 716元;对达不到增值税起征点的2281户纳税人免征增值税 579万元;对房产开发企业现场浇铸的预制构件、乡村菜农销售自产菜继续免征增值税。执行以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综合利用产品实行即征即退的税收优惠政策,为森工企业办理退税231.7余万元。
【税收服务】 开展“最佳办税服务厅”评比活动,加大软硬件服务层面和效能,完善各县区局办税服务厅硬件设施,配备电子屏、磁卡电话、桌椅、饮水机、洗手间、急救药品及其他办公和日常用品。实行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否定报备制、无偿代办制、一站式服务制、税务公示制、限时办结制。提高办税服务工作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的科技含量,实行电子申报、“一站式”、“一窗式”税收服务,提高税收服务质量和效率,方便了纳税人。
【干部队伍建设】 在县、区、局开展创建优秀领导班子活动,完善领导班子决策制度和党组议事规则。利用全区国税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会议之际,举办《党章》学习辅导讲座。采取县、区、局自行培训、地区局集中培训、派员外出培训等形式,更新干部职工知识,提高业务技能和执法水平。全年举办 2期税收办税服务厅人员、税收管理人员、反避税人员、稽查人员出口退税管理人员、税收统计分析人员培训班。举办全区国税系统税收业务大比武,选出十佳税收业务能手,与团地委联合进行表彰和奖励。在全省国税系统办税服务厅人员、税收管理人员、稽查人员“三员”税收业务知识考试中,全局有 4名干部进入全省前50名,团体平均分高于全省。加格达奇区国税局办税服务厅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呼玛县国税局被评为全国税务系统先进集体,塔河县国税局被评为全省国税系统先进集体。地区国税局机关党委被地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党风廉政建设】 按照一把手负总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级签订责任状,分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组织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章;将税务系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办法制作成幻灯片,组织领导干部观看。把税收执法检查同税收执法监察有机结合起来,共同部署,一并实施,对税收执法行为的事前、事中、事后和重要环节、岗位进行全过程监督。开展党性、党风、党纪、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地区国税局机关和漠河县国税局被评为全区预防职务犯罪网络先进单位标兵,呼中区国税局被评为全省国税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在全区年度“端正政风行风、优化发展环境”双评活动中,获得第一名,连续七年获全区行风评议第一名。
【信息宣传】 向省国税局,大兴安岭地委、行署呈报各类信息 200余条,省国税局《国税信息》采用21篇,《纳税向导》采用13篇,行署和地委《信息专报》、《信息参考》、《大兴安岭政讯》等内刊采用80余条。以全国第十五个税收宣传月为契机,开展税收宣传活动,在《经济参考》、《中国税务报》、《黑龙江日报》、《大兴安岭日报》等发稿 336篇。2006年,被行署办公室评为信息工作先进集体,被地委办公室评为信息报送工作先进单位,朱明东同志被行署办评为信息工作先进个人,被《中国税务报》评选为2006年全国税收宣传工作先进个人。
【税收调研】 由办公室、税政管理科、征管科、法规科、计统科牵头,成立五个调研组,以应用研究为主,对税收政策落实情况、税收法制建设情况、税源分布情况等进行调研。全年共有 6篇理论文章被《纳税向导》、省国税局《调查与研究》、《林区经济》、《大兴安岭政讯》采用发表。刘明、朱明东所撰写的理论文章被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研所评为优秀论文,被《2006中国税官论税制改革》文库采用。
【文体活动】 举办全系统廉政文化建设书画展,展出书法作品37幅、漫画30幅。举办第四届“国税杯”乒乓球比赛。来自全区国税系统共 9支代表队、70多名选手参加比赛。主办以“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小康社会”为主题的广场文化演出。
【文明创建】 开展扶贫献爱心活动,为贫困大学生、贫困家庭捐款1.67万元。为革命老区呼玛县金山乡捐帮扶款 1万元。为老干部订阅报刊、购买健身器材,丰富老干部业余文化生活。拍摄文明创建电视专题片《明珠上的蓝飘带》,在地区电视台播放。12月 3日上午,省文明办处长吴治民、大兴安岭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地区文明办主任倪桂芹等领导,检查验收了全地区国税系统文明创建工作。
【安全工作】 召开局长办公会议,对综合治理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制定管理办法,加强干部值班值宿管理、保安管理、保洁管理等,做到工作量化细化,责任到人。局领导代班并坚持定期检查,保证综合治理工作万无一失。更新完善各项安全防卫措施。对办公楼安装防火隔离板,维修防盗门,购置灭火器材,做好培训中心与办公楼的隔离,从硬件上保证安全防卫工作的需要。落实奖惩,提高综合治理工作的积极性。全年全系统未出现一起安全事故。
(朱明东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