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物价管

物价管

物价管



                   物价管理
  【综 述】 2006年,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推进价格改革,依法规范市场价格和收费行为,对全区50多个收费系统、203项收费、855个收费许可证进行年审,年审率100%,注销11个部门的63项行政审批项目,取消收费金额993.42万元。开展教育收费、药品和医药服务收费等专项检查,制止各种乱收费行为的发生。加强价格监测。完善价格服务职能,扩大群众价格知情权,推进价格服务进社区、进景区、进农村工作。加强物价队伍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较好成绩,促进了市场价格秩序的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1.7%,比调控目标低 1.3个百分点。全年共查出价格违法所得20.52万元,退还用户18.33万元,没收违法所得2.19万元,罚款0.31万元,实施经济制裁20.83万元。全年上报6篇调研文章,3篇获二等奖,3篇获三等奖。
  【价格监测】 鉴于居民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往年实际情况,物价部门重视价格监测工作,强化价格异常波动预警意识,加强对居民消费品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成品油、液化气价格的监测、分析,地区物价局每半月发行一期价格信息,连续多年在大兴安岭电视台《今日播报》栏目播出人民生活必需品信息,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收费管理】 治理乱收费,严把收费立项申报关、《收费许可证》年检关,按照《收费许可证管理办法》,对每一项收费做到有证可依,完成了全区《收费许可证》的年审、换证工作。对全区50多个收费系统、203项收费、855个收费许可证进行年审及统计报告工作,全区年审率100%。按照国家规定,注销大兴安岭地区涉及11个部门的63个行政审批项目,取消收费金额993.42万元。
  【成本调查】 针对自来水调定价,石油、液化气价格不稳定的实际情况,会同省局成本队及加格达奇区物价局对加格达奇自来水的成本、费用、产水量、供水量、水损、固定资产分摊等项目进行测算;重新核定全区客运站级,规范客运站收费行为;调查出租车、城市公共汽车、长途客运运营成本。
  【价格服务进万家】 扩大群众价格知情权,推进政务公开,打造“价格阳光工程”。推进价格服务进社区、进景区、进农村工作。把与人民生活相关的价格及行政事业收费政策在各社区、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以滚动显示屏、宣传栏形式告之百姓;加格达奇区物价局设立物价网站,让人民群众了解最新的价格政策和价格工作动态,居民还可以在网上投诉,让全社会监督;加大对农村的价格服务力度,在农村设立公示牌,在各村屯聘请物价联络员。
  【农资价格管理】 针对农资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的实际情况,地区物价局会同加格达奇区物价局对加格达奇区化肥经销企业进行走访、宣传、告知,对其经营的化肥价格执行政府价格干预措施,及时备案,公示价格。在大兴安岭日报刊登“我区采取政府价格干预措施控制化肥价格上涨”。截止 3月末,各县区均完成告知、备案工作,并通过新闻媒体对全区化肥价格进行干预,宣传报道最高限价。
  【价格认证鉴证】 围绕“价格鉴定、价格认证、价格服务”开展工作。在房地产、国有资产、交通事故等车辆损失及旧机动车交易等涉案物品开展价格鉴证、评估工作,为司法办案提供权威性依据。
  【价格执法检查】 开展教育收费、药品和医疗服务收费、涉农收费和农资价格、石油价格、电力、通信行业等专项检查,制止各种乱收费行为的发生。全年共受理价格举报53件,退还用户16.73万元。                          (张立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