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森林防火

森林防火

森林防火



  【综 述】 2006年,地区防火办公室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当前森林防火工作的紧急通知》,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护林防火方针,将森林防火工作纳入县区局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考核责任制,全区党政领导齐抓共管。加大春秋两季森林防火工作力度,严抓、严管、严查。 建立新的森林火险预警响应机制,全区防火超短波通讯网覆盖率98%,瞭望报火、GPS定位跟踪、指挥扑救、火场态势图绘制、 火场面积测算等实现数字化。加强全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坚持野外作业“一盒火”和野外跟班作业制度,发挥检查站、管护站和远山巡护队“三道防线”作用,重点火险区、重点部位、主要支岔线入口实行巡护检查登记制度,管住主干线,封死支岔线,看好边缘山区,做到路口有人守,山头有人看,林内有人巡,步步设卡,层层堵截,严禁违规人员入山。全区发生火灾火警 17起,其中,特大森林火灾1起,重大森林火灾1起,一般火灾4起,火警11起。过火总面积173 474公顷,其中,林地过火面积81 121公顷,荒山草地过火面积92 353公顷。火场投入总兵力31 418人次,其中,森林部队4 641人次,专业森林消防队12 123人次,群众扑火队14 654人次。投入飞机 18架,飞行446架次,调用消防车、推土机、运兵车等各种车辆3 133台。
  【春季火警火灾】 3至5月,全区总降水量60至70毫米,5级大风天 23至33天,地表及林内可燃物极其干燥,形成发生森林大火的灾害性天气。春防期间,全区发生山火11起。其中,特大森林火灾1起,重大森林火灾1起,一般森林火灾2起,火警7起;雷击引发火 4起,人为火7起。过火总面积172 340.8公顷,其中,林地过火面积81 001.8公顷,荒山草地过火面积91 339公顷。火场投入兵力24 653人,其中,森林部队2 575人,专业森林消防队8 648人,群众扑火队13 430人。飞机飞行445架次,调用各种车辆2 627台。
  【夏秋季火警火灾】 进入夏季和秋防,全区持续高温、大风,降水少,火险等级处于极度危险期。林内可燃物载量多,农林交错,秋季入山作业、采集山野产品、旅游、度假人员增多。秋防紧要期是农民秋收季节,给火源管理工作带来较大压力。夏季及秋防期间,全区发生山火6起,其中,一般森林火灾2起,火警4起;雷击引发火4起,人为火2起。过火总面积1133.1公顷,其中,林地过火面积119.3公顷,荒山草地过火面积1013.8公顷。火场投入兵力 6765人,其中,森林部队2066人,专业森林消防队3475人,群众扑火队1224人。调用各种车辆506台。
  【建立森林火险预警机制】 全区在原有五级森林火险预报基础上,建立新的森林火险预警响应机制。将森林火险预警信号划分为三个等级,即中度危险时发布黄色预警信号,高度危险时发布橙色预警信号,极度危险时发布红色预警信号,分别代表三级、四级、五级森林火险,一、二级森林火险只发布等级预报,不发布预警信号。发布黄色预警信号后,预警区域内处于三级工作状态。禁止野外用火,特殊情况需要进行野外生产用火时,按照计划烧除规程及有关规定执行,防火部门在林场、乡镇、村屯、检查站、管护站和交通要道等明显位置挂置黄色预警信号旗,示意能够发生火情,注意防火;发布橙色预警信号后,预警区域内处于二级工作状态。根据预警信号划定封山区域,宣布该区域内为禁火区域,禁止野外用火和居民生活用火,禁止使用可能引起火灾的机械野外作业;发布红色预警信号后,预警区域内处于一级工作状态。各级森林防火机构进入高度戒备状态,采取超常规防火措施并做好应急响应准备。在林场、村屯、检查站、管护站和交通要道等明显位置挂置红色预警信号旗,示意极易发生火情和有关大火的危险性,全区禁止一切野外用火和居民生活用火。
  【“砍都河798高地”山火扑救】 5月22日,松岭砍都河 “798”高地发生雷击火灾,因交通不便,地形复杂,气候恶劣,扑救十分艰难。24日14时,扑灭雷击火后看守和清理火场过程中,突遇 7级以上大风,火烧区内余火迅速扩大。地委书记王忠林,行署专员、林管局局长、地区森林防火总指挥宋希斌率16名地级干部赴前线,迅速启动扑救工作紧急预案,成立扑火前线总指挥部。在火场设立 5个分指挥部,均由地级领导任指挥。前指确定扑救原则是“一保人,二保屯,三保林”,在确保扑火人员、群众和村屯绝对安全前提下,把森林资源损失降至最低限度。战略布局上,制定“守南、打东、控北”的科学扑救方案。南北两线以防控为重点,以新青公路、新韩公路为依托,调动61辆消防车配合,调集推土机、油锯、割灌机适时开设防火隔离带;东西两线控制火势,防止林火向新林林业局、韩家园林业局蔓延。扑火期间先后向火场投入兵力14 797人,其中,森林部队1363人,专业森林消防队3642人,群众扑火队9792人。投入18架飞机,飞行419架次,调用消防车、推土机、运兵车等各种车辆1913台。6月2日5时,火场外线明火全部扑灭并实现合围,无一人伤亡。
  【扑火表彰会】 6月7日,全区森林火灾扑救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地区会展中心召开。地委、行署、林管局授予地区森林支队 “扑火尖兵”称号;授予图强森林消防大队等 10个单位“扑火突击队”称号;授予地林直机关扑火队等13个单位“扑火先进单位”称号;授予李东伟等12人“县级优秀扑火指挥员”称号;授予徐浩等 419人“扑火先进个人”称号;授予地区石油总公司等21个单位“扑火后勤保障先进单位”称号;授予李兰晶等37人“后勤保障先进个人”称号。
  【森林防火检查】 各级包片领导到责任区蹲点看守,严抓、严管、严查,层层落实防火责任。地区纪检委、地区防火办、地委宣传部等有关部门下派森林防火工作暗访检查组,对全区森林防灭火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各暗访组直接到施业区,重点检查边远村屯、野外作业点等危险地段,采取“突然袭击”、“迂回检查”等办法,对宣传教育不到位、火源管理不严、队伍建设不规范和责任落实不明等问题立即处理。各县区局纪检、公安、防火、宣传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自检、自查。春秋两防,全区下派检查组 702次,查处火险隐患1048余处,下发整改通知书630份,查处火犯18人,党内警告13人,行政记大过11人,行政撤职 12人,行政免职9人,拘留100余人。
  【航空护林】 春秋两防期间,加格达奇、塔河航站提供充分地面保障。全天候安排巡护飞行,对全区进行林火监测,发现火情随时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扑救。高火险天气实行飞机载人巡护,发现火情立即实施机降、索降和化学灭火作业,实现打早、打小、打了,完成空中侦察、空中指挥和运送人员、 物资等重要任务。全年投入飞机 18架,飞机安全飞行1108架次,1580:19小时,巡护飞行174架次,424:51小时,机降3680人次,吊桶灭火 117架次,化学灭火203架次,喷洒药液250.5吨。
  【防火宣传教育】 进入春秋两防,建立健全全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组织机构,各宣传部门、新闻单位和有林作业单位主要责任人为机构成员,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宣教方案”。每天在广播、电视、报纸开辟专栏,播报和刊发防火新闻,向手机用户发送防火短信,编写防火“三字歌”,悬挂标语彩旗,制做宣传教育网络图,开展“5·6”反思活动。举行万人游行,设立防火宣传一条街,制做大型防火宣传牌等,营造森林防火氛围。各县区局在城镇广场、林场、村屯等地演出防火文艺节目。把林内作业人员、外来人员、林农交错地带和边远村屯确定为宣传教育重点,开展“一对一”宣传教育,直接把宣传工作做到职工中、林子里、地头上。秋防紧要期,地委宣传部长与各县区局宣传部长签订森林防火宣传教育责任状,各县区局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签订森林防火宣传教育责任状,明确防火宣传教育责任,发生人为火,追究宣传教育责任人责任。
  【制定《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意见》】 5月12日,行署印发 《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意见》, 是继 《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防火管理办法》之后全区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规章。《意见》43条,从五个方面对全区森林防火工作作了明确规定。切实加强领导,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强化火源管理,建立健全长效防范机制;加强标准化建设,提高森林消防队伍扑救能力;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稳定的森林防火投入机制;加大查处力度,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意见》在责任追究问题上规定19条,对机构不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不落实,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未纳入地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林业发展总体规划,宣传教育、火源管理不到位,扑救不得力等方面追究党政领导及相关人员的责任。
  【森林防灭火工作研讨会】 8月,地防指组织召开全区森林防灭火工作研讨会。 各县区局防火办、加塔航站和地区防火办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会议就重大以上森林火灾的指挥与扑救、复杂地形及多变气候条件下森林火灾的扑救、夏季雷击火灭火手段、水泵灭火、群众防火工作的必要性和新形势下林火预防工作等方面进行探讨,针对实际问题提出切实可行建议和措施。研讨会参评论文49篇,评出一等奖2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6篇,优秀论文13篇。
  【制定《扑救重特大森林火灾火场管理办法》】 针对全区林火行为特点和扑火工作实际,地防指制定《大兴安岭地区扑救重特大森林火灾火场管理办法》,对指挥程序、兵力调动、行军速度、机具配备、火场通讯、火场督查、火场清理验收、后勤保障等15个方面进行严格规定,为全区扑救重特大森林火灾现场管理工作提供可操作依据。
  【森林防火专题论坛】 9月30日,地委宣传部与地区防火办联合举办 “兴安论坛”——森林防火专题论坛会,地区有关领导、地林直机关干部等 120余人参加专题论坛会,全区防火战线领导和专业人士根据实际工作经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在林火预防、火灾扑救等方面进行演讲和交流、探讨。                 (赵文菲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