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科普活动

科普活动

科普活动



  【综 述】 2006年,地区科协全面落实中国科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加强科协自身建设工作方针,完成地区科协五届三次全委会确定的工作任务。组织送科技到生产一线服务团,举办 5期适用技术培训班。开展科普进社区活动,成立9所社区科普大学,培训457人。开展“科普之冬”活动,全区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804班次,培训农民、基层干部6.17万人次。举办科技大集 41次,5.45万人次参加。举办科普展览73场次,6.53万人次参观。采取科技知识报告会、广场宣传、科普展板巡展、科普讲座、科普知识竞赛、科普培训班等形式,开展全国科普日宣传活动和全区科技宣传月活动。 1篇优秀学术论文进入国家学术年会交流, 7篇优秀学术论文进入省级学术年会交流,评出地区优秀学术论文96篇。地区科协被省科协评为科协工作先进集体、全省科协系统科协学会工作和调研宣传工作先进集体,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普日宣传活动先进集体。
  【科普进社区活动】 开展以成立社区科普大学为重点的“科普进社区”系列活动,推动全区城市科普工作。在加格达奇卫东、阿木尔劲涛、塔河繁荣等9个社区成立9所社区科普大学,办班9期,培训学员457人。组建和完善社区科普协会17个,配备兼职工作人员,形成较健全的组织机构。组建15支有450余名志愿者参加的社区科普队伍,建立 23个社区科普图书室,全天向社区居民开放,创建23个社区科普橱窗或画廊,张贴科普宣传挂图,定期不定期地开设科普知识专栏。
  【决策咨询活动】 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召开2006年度全区防灾减灾学术研讨会和学术成果发布会、全区“发展特色经济,打造工业园区”对策研讨会,与防火办一同组织召开全区森林防火工作研讨会,组织专家学者围绕相关课题进行研讨,提出有实用价值的决策咨询建议,为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受到地区领导好评。
  【基层科协组织建设】 贯彻“关于大力加强县级科协和基层科协建设”精神,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搞好基层组织换届工作的具体指导意见,督促指导各基层科协及时进行换届选举。塔河、加格达奇、松岭、呼中、阿木尔 5个县级科协按要求完成换届选举,配齐配强县区局科协领导班子和专兼职工作人员。
  【送科技到生产一线】 组织送科技到生产一线服务团,针对全区发展特色经济和替代产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先后到加区白桦乡、加北乡、新林区、阿木尔局等地举办 5期适用技术培训班,在阿木尔局成立送科技到生产一线服务站,建立经常性的服务站点。
  【“科普之冬”活动】 举办全区第十八届“科普之冬”活动,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坚持科技以人为本,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科技培训、送科技下乡为主要形式。全区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804班次,培训农民、基层干部 6.17万人次。举办青少年科普活动51次,受益青少年1.56万人。推广普及农业实用技术165项次。发放科普图书 7.46万本,张贴科普宣传挂图6022张,发放各类科普宣传单3.62万张。举办科技大集41次,5.45万人次参加。放映科普影视片608场次,观众10.85万人次。举办科普展览73场次,6.53万人次参观。
  【科普宣传活动】 9月,开展全国科普日宣传活动和全区科普宣传月活动, 举办全区科技知识报告会、广场宣传、科普展板巡展、科普讲座、科普知识竞赛、科普培训班等科普活动,形式和内容创新。面向机关公务员和领导干部举办的科技知识报告会成为全省首创。地区科协在全国科普日宣传活动中被评为先进集体。
  【科技大集】 举办2006年全区农业科技大集,播放适用的种植、养殖等20余项先进科技知识及“反对迷信愚昧、崇尚科学文明”等知识的录像带,展示农牧业科技成果展板10块,发放以畜牧业为重点的农业科技知识科普资料10类1500本(册)、《科普法》宣传单1000余份。
  【科技周活动】 举办全区科技宣传周活动,围绕“科技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这一主题,组织全区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发放农业、畜牧业等科普资料 800余份,建立科技咨询台1个,接待咨询300余人,展示科普宣传板10余块。
  【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组织全区科技工作者参加2006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太阳岛科技论坛、2006年度省地自然科学技术优秀学术成果奖评选等学术活动, 1篇论文进入国家级学术年会交流,7篇论文进入省级学术年会交流,评出地区优秀学术论文96篇。
  【科协建设】 加大调研宣传力度。年初组成调研组到12个县区局,开展全区科协系统现状和全区科技人才队伍状况调查,形成调查报告。到 5个县区局开展深化改革、加强管理、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综合调查,形成调查报告 2篇。与总工会联合开展科技同职工自营经济相结合情况调查,形成调查报告 1篇。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建成大兴安岭地区科协网,形成决策咨询、学术交流、科学普及、科技咨询和调研宣传的新窗口、新阵地。发挥媒体科普宣传作用,编发《科技工作简报》25期,在《大兴安岭日报》开辟“科普之窗”专栏,在大兴安岭电视台开办“科普大篷车”专题栏目等。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改善办公条件,更新办公桌椅,购置电脑、数码相机、摄像机等办公设备。                 (詹宝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