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



  【高中教育】 重点指导加格达奇区一中、塔河县二中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加区一中通过省教育厅初审。 实验中学发挥龙头作用, 组织召开全区高中发展暨高考复习备考研讨会,130多名校长和教师参加会议。制发高中课程改革准备方案, 对全区高中办学情况进行调查,组织有关人员到省参加培训,做好高中课程改革的前期准备。高中成绩稳中有升,本科一、二表进线率同比提高3.29个百分点,专科以上进线率90%。            (王怡敏)
  【名校创建】 制定《‘兴安名校’评选方案》,明确评选条件。各地不断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校(园)内涵建设。地区教育局年底对第一批“兴安名校”进行了“回头看”,并评选出第二批“兴安名校”。至此“兴安名校”已达21所。                         (王怡敏)
  【招生工作】 2006年,全区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3469人,其中,理工类1916人,文史类1158人,文科体育类32人,理科体育类50人、文科艺术类256人,理科艺术 类57人。通过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录取2446人,其中,本科录取1068人,专科录取1378人,本专科录取率71%。初中高职(中专)、高师(中师)报考490人,经过考试录取387人。成人高考报名1049人,经过考试录取847人。高等自学考试报考4249人,报考10 192科次,自考毕业640人。村村大学生报名1人、乡村医生报名3人均被录取。                     (王怡敏)
  【高考前三名】 全区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中理科前三名分别是刘大鹏(662分,哈尔滨工业大学),李佳琪(660分,哈尔滨工业大学),吴琪(656分,哈尔滨工业大学)。 文科前三名分别是孙德慧(616分,南开大学),赵沧龙(614分,吉林大学),白娟 (609分,西南财经大学)。
                                     (王怡敏)
  【德育工作】 制定《关于全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在全区中小学启动校园文化建设评比活动, 举办校园文化建设网上论坛。年底进行检查指导。 在全区中小学开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举办科技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参观科普教育基地、举办家庭教育讲座等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开展百名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整理 100个优秀班主任事迹,聘请全国十大师德标兵举办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暨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切实提高班主任队伍素质和工作专业化水平。
                                     (王怡敏)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在全区中小学开展“八荣八耻”教育。各学校把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学校管理、课外活动等各个环节,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八个一”活动,即组织一次以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团队活动;写一篇心得和体会;传唱一批爱国主义歌曲;每个班级制作一幅“八荣八耻”的宣传画并张贴于教室内;阅读一篇介绍、宣传荣辱观的文章或看一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优秀影片;举办一次以“八荣八耻”为主题的班团队会;每个班级编写一首关于“八荣八耻”的校园童谣,结合《大兴安岭地区中小学校园童谣》开展传唱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一次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手抄报比赛。推广阿木尔林业局中小学经验。 (王怡敏)
  【“三文明”活动】 开展“争创文明学校,争当文明班组,争做文明学生”活动。评选出地级文明学校20所,地级文明班级42个、地级文明学生66名、地级三好学生76名、地级优秀学生干部38名。并将活动情况通报全区。                   (王怡敏)
  【“科技节”活动】 从3月份开始,在全区中小学生中开展第七届科技节活动。 活动以“生态发展我关注,保护环境做贡献”为主题。中小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网络资源的搜集、整理,制作网络作品,开展网络宣传活动;通过综合实践课程和主题团队会加强学习和研究,强化科技和环境保护教育;通过参观、调查、研究,开展分析和反思形成调查报告;通过动手、动脑、发明创造,将身边可用资源有效利用,变废为宝。在科技节中安排以节能为主要内容的“节能在我身边”实践体验教育活动。对作品进行评比和展出,地区教育局精选26篇调查报告汇编成集。此次活动中,20名教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加格达奇区、新林区、呼中区、塔河县、韩家园林业局、图强林业局获最佳组织奖。               (王怡敏)
  【信息技术教育】 先后三次到呼玛、新林等8个县区局,走访 54所中小学校,对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培训、实验教学管理等情况进行检查指导。举办两期教师培训班,159名教师参加培训,制定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能力。落实“农远二期工程”项目。全区农村72所项目学校完成前期准备和师资培训工作。大兴安岭教育网资源库,更新版块,充实内容,开通视频会议系统,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会议开支。
                                     (王怡敏)
  【第二届信息技术技能大赛】 7月27日,在育才中学举办第二届 “同创电脑杯”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技能大赛,这次大赛增加教师组参赛内容。在各地初赛的基础上,除松岭区和大杨树农工商联合公司外,各县区局及地林直学校11个单位42名选手参加决赛。新林区教育局、塔河县教育局和呼中区教育局分获团体一、二、三等奖;新林翠岗小学关力民获教师组一等奖;育才小学蔡文然、加区四中孙加俊和塔河二中杨子龙分获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一等奖;加格达奇区教育局、新林区教育局和图强林业局教育科获优秀组织奖。       (王怡敏)
  【冰雪管乐教育】 年初召开冰雪管乐教育推进会,明确任务,分解工作目标;中期加强面对面指导,先后 5次到县区及学校具体指导;年底进行检查评比,检验活动成果。先后举办高中生速度滑冰、中小学生管乐、轮滑三项赛事,成绩与2005年比有较大幅度提高;在省中学生速度滑冰比赛中,获2块铜牌和团体总分第3名;在省中学生艺术比赛中, 5名选手全部获奖。与哈师大艺术学院共建管乐师资培训基地, 先后两次邀请名家对 50名优秀骨干管乐教师进行“一对一”提高培训,各地开展二级培训,教师培训面80%以上。将每年的 11月份至第二年的3月设立为“冰雪节”。各地根据本地实际,以特色求发展。 《中国学校体育》、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中国教育报》、《黑龙江日报》多次播报、刊登开展活动情况,其他地市派参观团来学习,省记者采风团对全区的管乐教育给予高度赞扬;在全国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中,冰雪活动教具《雪地足球》获一等奖;局长王晓霞撰写的冰雪管乐教育经验,在全国教育报刊社举办的“学校文化建设创新成果展评活动”中获一等奖,并在国家级中小学整体改革委员会上交流。全区小学三年级以上90%学生掌握速度滑冰技能、70%学生掌握1至2种管乐演奏技巧、60%学生能够演奏一级曲目、20%学生能够演奏二级曲目、50%学生会轮滑,五年级以上70%学生会滑雪。                                 (王怡敏)
  【实验中学概况】 2006年,实验中学共有36个教学班,在校生2007人。其中,高一12个班670人,高二12个班673人,高三12个班664人。学校共有在岗教职工121人,专任教师99人,全部大学本科学历。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36人,一级教师62人;已获硕士学位9人;骨干教师省级3人、地级11人、县级35人;教学能手省级4人,地级9人;学科带头人地级7人;科研骨干教师地级7人;课题实验优秀教师省级3人;实验先进工作者省级 2人。承办2006年度全区高考备考研讨会。高考本科达线人数占毕业生总数88.79%。         (杨 勃)
  【改善办学条件】 投资近500万元建造不锈钢雕塑一座,修筑校园内水泥道路 3300平方米,扩建操场并铺设广场砖14 431平方米,绿化地面17 000平方米。       (杨 勃)
  【教育科研成果】 年内完成“十五”省级教研课题4个,地级教研课题3个。教师中有40人次在学科竞赛指导、研究课题和教研论文方面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励。学生在学科竞赛中,有14人次获国家级和地级奖励。                       (杨 勃)
  【建设平安校园】 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和以交通安全、防火、防盗、防自然灾害、自救、急救和防暴力犯罪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开展警民共建活动,年内校内无刑事案件和安全事故发生。8月,通过省级文明安全校园的检查验收。全区中小学以 “平安校园”建设为主题的全省“丙戌行动”现场会在实验中学召开。                 (杨 勃)
  【开展冰雪活动】 浇灌200米滑冰场一个,建造100米校内滑雪场一处。结合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展“冰雪活动育人功能”研究。受到省、地教育行政部门肯定。 1月,为全省“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现场会提供现场。                   (杨 勃)
  【课程改革】 组织2005年毕业年级高三教师赴高中课改实验区海南省考察学习。副校长柴国良、徐云阁分别到高中课改实验区山东和江苏进行考察。为2007年秋即将实施的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做充分准备。                         (杨 勃)
  【获奖情况】 2006年,学校分别被国家、省和地区授予“国家教育信息化理事单位”、全省“创新教育实验先进学校”、“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安全文明校园”和“地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杨 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