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



  【综 述】 2006年,地区档案局充分发挥档案工作保管、利用和服务社会职能,结合大兴安岭地区实际,制定《大兴安岭地区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06年度工作计划。对县区局档案局及地直有档案室、无档案室单位制定下发不同内容的档案工作执法专用目标。档案执法、丰富馆藏、业务指导、档案编研、现行文件利用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区各级档案馆接收档案资料6347卷(册),6981件;整理档案资料237卷(册),征集录音录像档案 67盘,照片1073张,电子档案22盘,印模档案7枚,奖章2枚,证书133个。制订 《大兴安岭地区名人档案征集方案》,加强社区档案工作指导,全区44个社区完成建档工作,建档率100%。开展村档乡管试点,建立企业业务指导档案。对2个国家级、6个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档案工作指导检查。在《黑龙江档案》等报刊刊发信息21条,编发《大兴安岭档案信息》6期。地区档案局 (馆)全省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目标考核96分,连续两年被评为省级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目标考核优秀单位。(张翠玲)【法制建设】 制定《大兴安岭地区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06年度工作计划。分别对县区局档案局、地直有档案室及无档案室单位制定下发不同内容的档案执法专用目标。4月和10月,两次对全区108个单位进行档案工作执法检查,形成执法笔录84份,下发整改通知书两份。制定、落实公示、告知、听证等执法程序11项制度,规范了全区各级档案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
  【教育宣传】 在全区选派14名档案业务骨干参加省档案局专业知识培训班,派出专业人员到阿木尔林业局,为企业、机关进行档案专业知识培训,培训50人,协助地区检察分院举办全区检察系统档案人员培训班,派专人讲解文书处理、立卷归档等知识。地区档案局(馆)长侯建国在《大兴安岭日报》发表题为《我区档案工作有待提高》的文章宣传《档案法》,档案工作专题片在大兴安岭电视台黄金时间《今日播报》栏目播出。在《黑龙江档案》等报刊刊发信息21条,编发《大兴安岭档案信息》6期。                  (张翠玲)
  【基础建设】 全年,全区各级档案馆接收档案资料6347卷(册),6981件,整理档案资料237卷(册),征集录音录像档案67盘,照片1073张,电子档案22盘,印模档案7枚,奖章 2枚,证书133个。其中,地区档案馆接收档案183卷(册),3235件,整理档案资料 237卷(册)。制定《大兴安岭地区名人档案征集方案》,征集独胆英雄曹发庆、全国档案战线劳动模范徐德有、全国劳动奖章获得者张彦生、林业专家张美君4位名人档案,同时征集录音录像档案 67盘,照片档案618张,电子档案22盘,印模档案7枚,奖章2枚,证书133个。全区各级档案馆提供利用档案14 429卷次,1407人次,提供利用照片档案62张、图片58幅。其中,地区档案馆提供利用档案1123卷次,132人次。全区投入档案馆舍建设资金134万元。地区档案局购置防磁柜 6套,呼玛县档案局新馆舍开始动迁,新林区档案局搬入新址,配备档案防护设备,十八站林业局档案科新建二层楼做档案库房。
  【档案编研】 完成《大兴安岭地区档案志》2004至2005年续写稿件,为《大兴安岭地区志》人物篇提供稿件600字,为《大兴安岭年鉴》提供稿件9条,3000字。
  【新兴领域档案工作】 加强社区档案工作指导,联合加格达奇区档案局对加格达奇区卫东社区档案进行分类、整理。抽查部分社区,规范社区建档,全区44个社区完成建档工作,建档率100%。制定《大兴安岭旅游、社保和自然保护区档案工作实施方案》,漠河县为旅游档案试点单位,呼玛县为社保档案试点单位,呼中区为自然保护区档案试点单位。对2个国家级、6个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档案工作指导检查。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加强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开展村档乡管试点,呼玛县档案局帮助科技户、种养殖户建档,举办镇内各村档案管理人员培训班。加强经济科技档案工作,开展森工企业、非国有企业档案工作检查,建立企业业务指导档案。松岭兴达煤炭公司成为全省第一届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总经理
  【现行文件查阅中心】 地区档案局公开现行文件查阅中心收集地委、行署等 3个单位政策法规性文件13份,微机输入地委、行署及地直机关40个单位的 222份文件,建立公开现行文件查阅目录。【学会工作】 加强档案学术领域交流,下发《全区档案学会工作要点》,组织全区档案学术论文评选,收到县区局档案部门报送论文25篇,向省档案局推荐论文11篇;韩家园局《为非国有企业档案服务》和新林区 《档案为鹿经济服务》2篇论文获奖,受到省档案局好评。
  【队伍建设】 地区档案局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要求,本着公开、公平、公正、民主原则,进行科级干部轮岗和竞聘工作。 2人竞聘上岗提拔为正科级,1人提拔为副科级,2名正科级轮岗,实现新老交替和干部年青化。县区局档案局有4名年青干部进入档案工作队伍。
                                   (张翠玲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