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加格达奇区

加格达奇区

加格达奇区






  【综 述】 2006年,加格达奇区围绕创建繁荣、生态、文明、平安、和谐首府的工作目标,不断强化政府职能,经济建设和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生产总值完成12.5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13万元,同比增长12.6%;第二产业增加值2.5亿元,同比增长3.8%;第三产业增加值9.4亿元,同比增长9.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6亿元,同比增长23.7%。农业总产值1.1亿元,同比增长12.7%,税金887万元,同比增长101.5%。全口径财政收入1.146亿元,同比增长15.9%; 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5652万元,同比增长17.9%。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2.66亿元,同比增长8.8%;税金完成 887万元,同比增长7.9%。外向型经济发展步伐加快,招商引资项目14个,签约6.17亿元,资金到位2.86亿元,同比增长101.5%。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共清掏下水管道8.4公里,清掏排水沟3000延长米,维护更新路灯140盏,铺设步道板3000平方米。加强城市大气低空污染治理,共检查油烟、烟尘污染 600多家,对47家排污超标单位进行整改,取缔全区范围内的露天烧烤,有效控制全区大气低空污染;开展噪声专项整治工作,全区区域环境噪声控制在54分贝以下,低于国家二级标准;制定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考核细则,在加北、白桦两乡开展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共受理环境信访84件,处理率100%。全力开展新农村建设,编制完成区、乡、村三级新农村建设规划,开展新农村建设项目储备工作,入库项目63个,争取资金近 500万元。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8607元,同比增长7%;农民人均年收入3498元,同比增长7%。
  【劳动就业】 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在卫东社区成立计算机培训中心,加强对再就业培训的管理。全区培训下岗失业人员 1432人,组织170名毕业生参加大兴安岭地区人才中心举办的人才交流会,实现下岗再就业3030人,完成职业介绍1992人次,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劳动保险】 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实现参保职工 701人,参保率100%,收缴养老保险基金412万元,收缴率100%。对9家参保企业进行专项稽核,稽核率100%,确保应收尽收,应保尽保。
  【低保工作】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4387户9306人,占全区总人口6.6%,共发放城镇低保资金600多万元。农村最低保障对象635户1184人,发放农村低保资金15万元。对农村五保对象重新审批,87名符合条件人员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发放供养资金10余万元,实现应保尽保。
  【医疗救助】 区政府制发《加格达奇区城市医疗救助管理办法》和《加格达奇区农村医疗救助管理办法》。城乡低保对象及农村五保对象列为救助范围,实施减免部分医疗费,给予一定医疗补贴。全年,向省厅争取农村医疗救助资金11万元,发放医疗救助资金 6万元,有81人得到医疗救助。
  【妇幼保健】 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黑龙江省母婴保健条例》和《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依法开展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保健管理1038人,保健管理率87.74%,查出高危孕产妇 527人。新法接生率99.92%、住院分娩率99.74%、新生儿死亡率5.9‰、孕产妇死亡为零。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77.97%,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7.6‰。
  【公证工作】 区司法局推行公开化办事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严格办证程序,定期检查公证处案卷管理,实现公证业务公开。杜绝办假证、错证、人情证。公证处办理公证业务2200件,其中,民事类1790件、经济类320件、涉外类 90件,为招商引资企业和弱势群体减免公证费5000余元,完成收费12万元。
  【税源管理】 区国税局按照全省工商、国税、地税信息交换工作要求,每月派专人到工商、地税交换信息,查找出现差异的户数,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问题根源,切实整改。加大漏征漏管户清理力度,落实户籍管理制度,确保登记信息连续性和完整性。对辖区内2482户纳税人全部办理税务登记并纳入CTAIS系统管理。
  【审计工作】 区审计局完成7个省定、5个地定项目的审计工作,完成区委组织部门交办的12项经济责任审计,完成2005年度城市低保资金和救灾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及加区医保局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使用情况 2个调查项目,向上级审计机关和区委、区政府报送专题、综合报告和审计信息41篇,有21篇次被批示采用。
  【地税收入】 地方税务局把专项检查工作与组织收入工作结合在一起,统筹安排,对房地产、建筑、饮食、洗浴、娱乐、煤炭、林业全面进行清理检查,发挥稽查组织收入的职能作用,有效推动组织收入,全年完成税费收入5458万元,其中,税收收入5486万元,为省局下达税收计划131%,大兴安岭行署下达税收计划112%,为税收规模113%,同比增长8.3%;教育费附加完成161万元,同比增长3.9%。
  【民事审判工作】 区法院民一庭、民二庭把案件调解工作作为民事审判重点来抓,对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小额债务及劳务纠纷等案件,进行庭前调解。民事审判一庭受理各类民事案件590件,审结588件,结案率99.7%。民事审判二庭受理案件147件,结案146件,结案率99%。
  【广场文化活动】 区文体局按照区《2006年广场文化活动方案》要求,制定40场文艺演出计划指标。至9月30日共演出 48场。在“北极光”节活动中,以中国“俄罗斯年”为中心内容,邀请国际、国内部分知名演员来加区演出。广场每天早晚有太极扇、集体舞、大秧歌等健身活动表演。
  【普法工作】 制定《关于在全区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和《加格达奇区依法治区工作规划》,召开“四五”普法总结表彰大会暨全区法制宣传工作会议,对在“四五”普法工作中的38个先进集体和78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律宣传活动,到加北乡、白桦乡 8个村庄播放法制宣传片、接受法律咨询。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把法律知识和法律服务送到社区、送到居委会。在教育系统,开展青少年法律知识竞赛,在企业中开展“送法进企”活动。全年组织宣传各种法律法规12次,播放法制宣传教育片24集,出动宣传车66台次,设咨询台21次,发放宣传单1.2万余份。
  【绿色食品】 有绿色食品生产企业 5家,主要以加工绿色农产品和山野产品为主,获AA级绿色食品标识1个和有机食品标识14个,新增12个有机食品标识。绿色食品产品3大系列58个品种,产量280吨,产值1010万元,分别比2005年增加25%和28.7%。绿色食品种植监控面积3.2万亩,占总播种面积50.1%,同比增长28%。
  【科技项目】 2006年,加格达奇区共向省、地科技主管部门申报蜜蜂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和蜜蜂系列产品开发、肉牛育肥和猪新品种引进、测土配方施肥、利用烟曲霉菌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等科技项目6项,其中,省新立科技项目1项、省接转项目2项;地区科技项目3项,另接转项目1项。项目计划总投资1126万元,其中,申请科技专项资金180万元。
  【科普工作】 科技局在卫东社区建立科普大学,授课 140学时。长虹、卫东社区建成科普图书室,白桦乡建立 “科普书屋”。围绕技术创新和技术推广,申报立项3项,内容涉及农业、养殖业、企业技术升级等领域,为农民增收20万元。
  【查办职务犯罪】 区检察院受理贪污贿赂案件线索10件10人,立案侦查贪污案2件2人,贿赂案4件4人,其中,大、要案4件4人。所立案件全部侦查终结移送起诉,法院均作出有罪判决,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20余万元。受理渎职侵权案件线索2件 2人,立案侦查徇私枉法案1件1人,法院作出有罪判决。
  【工业园区建设】 区建设局按照 “工业向园区集结、人口向城镇集结”的规划设想,1月开始园区规划设计工作,到3月 31日,完成园区控制性规划编制和园区内规划方案审定工作,完成建设期基础园区道路、给排水施工等修建性规划设计工作,从4月 24日起全面启动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 2417.20万元,铺建黑色路面4条(经五、经八、经十、纬一),道路总长3700延长米,新建排水管道4250延长米,给水管线 1325延长米,完成入园企业场地平整14.9公顷,入园企业的通讯、通电工程得到逐步建设。有 8家企业落户工业园区,投资5亿元,到位8000万元。
  【城区绿化】 加格达奇区城区绿化改造工程分阶段有计划进行,继年初完成西出口、东出口三角地、兴安大街、四中后院、一小后院、加区政府、新世纪广场、地区财政局对过、朝阳路龙泊潭景区、富嘉隆门前、地区营林局门前、地区公安局门前、地区医院门前、加区建设局门前、建林街、西二道街等14个景区和两条街的绿化建设后,年底又对四中门前及拐角处、加区教育楼小区、育才小学门前、地区工程公司楼西、西出口桥洞和烈士陵园景区进行绿化,共栽植乔木79株,灌木22丛,小云衫摸纹424株。
  【社区党建】 区委制发《加格达奇区创建党建示范社区实施方案》及《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建及规范基础内业建设的指导意见》,为29个居民区党支部统一印制党建工作簿、卡、册,组织人员进行认真指导和填写。按照《争创“明星居民区党支部”活动方案》的规定,开展“争创”评比活动,授予曙光社区营林居民区党支部等 7个居民区党支部“明星居民区党支部”称号。
  【组工调研信息】 区委组织部总结基层调研好经验好做法,在《大兴安岭组织工作》上发表信息13条,理论文章25篇,图片38张,名列全地区第一名。反映加区社区党建的《深化教育管理主题创新发挥作用机制共建和谐家园》在省委组织部主办的《黑龙江组织工作》刊发,实现在省级刊物发表文章零的突破。
  【党员队伍管理】 2006年,发展新党员65名。对全区3384名党员进行民主评议,处置党员22名,受警告和其他处分的 6名。对全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进行整顿,举办为期一周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从党费中拿出2万元走访慰问169名困难党员。
  【先进性教育】 下发《关于对全区三个批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行“回头看”
  实施意见》和《关于做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回头看”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对三个批次先进性教育活动整体情况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总体满意度100%、分方面满意度100%、届别身份总体满意度100%、届别身份满意度100%。
  【农村概况】 加格达奇区下辖2个乡,8个行政村,54个村民小组 (加北乡20个,白桦乡34个),农村总户数4086户(加北乡2228户,白桦乡1858户);农村总人数 13 653人,其中,农业人口数12 123人(加北乡6541人,白桦乡5582人),农村劳动力6742人。2006年,农村有耕地近12万亩,播种面积6.1万亩,发放粮食直补面积45440亩。投资2200万元,改建农村道路80公里,改造输电线路65公里,打人畜深水井46眼,改造低产田6000亩,农村砖瓦房率46%。
  【特色经济】 重点发展马铃薯、大豆、油豆角、无公害蔬菜以及特色瓜果种植等品种。农作物播种面积6.1万亩,粮食产量10 893吨,年均增长0.7%。其中,马铃薯播种面积3.4万亩,产量7087吨(折粮),年均递增1.2%。脱毒马铃薯种薯生产依托地区马铃薯科研所以及省内其他农业科研院所,培育优质种薯,通过马铃薯专业协会和农村合作组织带动基地建设联接农户生产。实现销售收入2132万元,同比增长3.4%,种薯远销上海、浙江、山东、河北、辽宁、吉林以及省内部分市县,已成为全国脱毒马铃薯种薯基地之一。
  【畜牧业发展】 畜牧业逐步向标准化、规模化、科学化养殖迈进,牛存栏5820头,同比增长7.4%,其中,黄牛奶牛存栏1285头,同比增长7.4%;羊存栏3.07万只,同比增长7.9%;生猪存栏1.3万头,同比增长0.60%;家禽存栏 21.5万只,同比增长19.6%。肉、蛋、奶产量分别为2136吨、1463吨、2909吨。特色养殖有新发展,其中,鹿200只、火鸡4000只、狐狸230只、貉292只、七彩山鸡200只、美洲雁 200只。防治禽流感等动物重大疫病达到“名疫不传入,内疫不发生,人间不传染”目标。
  【档案执法检查】 对全区106个单位进行档案工作执法检查,形成检查报告 1份,信息3篇(均被地区档案信息采用)。加北村建立档案 150余卷,内容涉及土地承包、扶贫、计划生育等方面,五一村、幸福村、白桦村的档案管理向标准化管理迈进。
  【救助“春蕾女童”】 在“六一”儿童节前夕,加区妇联与地区妇联在地区会展中心兴安大厅举行“救助春蕾女童捐助仪式”,仪式上救助来自全区各个小学的26名贫困女童。其中,隆昌鞋城经理刘艳救助20名女童,光明眼镜厂经理于东晖救助 2名女童,地区检察分院、地区地税局以及爱心人士孟繁奇、李晓波分别资助 1名女童。捐助仪式结束后,地区医院免费为26名女童进行身体检查。
  【红旗社区】 新建的红旗社区服务中心楼于2006年1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占地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60平方米。服务中心内部设有棋牌室、图书阅览室等 9个居民活动场所;政务服务大厅有 157平方米,设有党群服务、人口计生、民政事务、司法信访、劳动保障、文化教育、市政卫生、综治武装、综合统计、社区居务10个便民服务窗口。
  【东山社区文明建设】 东山社区开展文明小区、文明楼院、文明楼道、五好文明家庭、文明居民等评比活动。在社区居民中开展“树、讲、创”活动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社区文艺队把“八荣八耻”谱上曲子,在社区内传唱。社区成立30个群众性的文体组织,成员800余人,开展文体活动。
  【工资制度改革】 区人事局按照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等 4个文件的通知精神,实施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按照新的工资套改标准,为机关921人、事业单位 2296人套改工资,分别月增资29.58万元和74.48万元。为1438名离、退休人员增加离、退休费,月增资38万余元。
  【人大工作】 区人大把工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等事及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事项,列入常委会会议议程进行审议。有计划地听取和审议区政府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情况报告。针对重点、难点、热点工作,对税收征管、中小企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代表大会代表建议、 批评和意见的办理、工业园区建设等工作进行专题审议。 听取“一府两院”专题汇报12项,及时做出决议2项。
  【长虹社区社会救助】 长虹社区对低保人员进行普查,建立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网络,为大集体退休人员健全各项簿、卡、册档案,录入电脑,发放生活费。有3626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91.3万元,补发55.75万元。开展城镇医疗救助工作,为46名患大病的低保特困人员给予及时救助,救助金额4.99万元。爱心超市成立以后,2000多人次得到救助。
  【曙光社区防火宣传】 曙光社区做到防火宣传到位,督查到位,巡逻防护到位。层层签订防火宣传教育责任状4800余份,与痴呆傻监护人签订责任状9份;建立由 92人组成的防火宣传队伍,发放宣传单3000余份;办防火简报28期,贴标语50条,挂横幅21幅,建立宣传站 1个,设防火宣传街一条。
  【宣传工作】 区委宣传部以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为目标,围绕全区经济发展、社区建设、先进性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等中心工作和“北极光节”、“北极光冰雪节”等重大节日活动,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共在地级以上新闻媒体发稿 829条,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少儿频道、《人民日报》、广西电视台、东方卫视、黑龙江电视台、《黑龙江日报》等主要新闻媒体发稿25篇(条)。
  【“两风”建设】 区机关工委开展“两风”建设。采取抓好工委自身建设与抓好各支部建设相结合;抓好各阶段工作与检查指导相结合;抓工作开展与抓实际收效相结合。工委及各党支部通过层层动员,制定方案,共组织学习206次,机关干部撰写学习心得467份,每名干部记学习笔记3000字,受教育人528名。
  【工会工作】 制定《加格达奇区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领导小组主要任务及成员单位工作职责》,与区工商局联合下发《关于在全区私营企业中组建工会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全区私营企业年检登记时,组建工会。建会工作规模不断扩大,是年,全区有新建企业工会组织99个,新企建会率100%;工会小组127个,新企工会会员人数2112人,新企职工入会率100%。
  【计生工作】 组织医务人员到加北乡和白桦乡,为育龄妇女提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有1200余名育龄妇女接受健康检查。其中,做B超380余人、妇科病检查 320余人,为农民量血压、测体重、宣传各种保健知识等,免费提供各种避孕药具及常用治疗药品。   (付德玉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