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岭区(林业局)松岭区(林业局) 【综 述】 2006年,松岭区(局)以“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统揽全局,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扎实工作,全面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全区总产值实现46 976万元,完成年计划149.4%;国内生产总值实现43 398万元,完成年计划100%;木材生产完成209 880立方米,平均售价实现590.82元/平方米,比全管局平均售价每立米提高2.93元;境外采伐完成2.5万立方米,完成年计划100%;上缴款完成 4521.5万元,完成调整计划100%;利润实现 2842万元,完成调整计划100%;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 1093万元;一般预算收入实现510万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550万元;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完成 4650万元,完成年计划100%,个体私营经济税金完成 551万元,完成年计划100%;职工自营经济产值完成6180.9万元;应收款回收完成2262.5万元,比年目标任务多完成 9.5万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实现3600.9万元,完成年目标10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5997元,职工和离退休职工工资按月足额发放,并为离退休职工调整基本养老金平均每人每月增加 150元,补发燃料价格补贴 62.62万元;为4043名贫困居民办理低保,最低生活保障到位率100%。 (毕明君)
【干部队伍建设】 区委组织部门本着“注重政绩、竞争择优、尊重民意”原则,调整充实37个科级班子,提拔71名科级干部。对新提拔的14名干部,采取“上挂下派”办法,加强实践锻炼。举办各类培训班19期,培训干部1937人次。调整充实23名懂经济、会管理、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进入后备干部队伍。全面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对400名科级干部、100名科级后备干部、100名社区干部进行轮训。 (徐桂玲)
【基层组织建设】 按照 “地域相邻、方便活动”原则, 成立 46个家庭党支部。落实《“三型社区”建设考核方案》和《关于构建共驻共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的意见》,先锋、松鹤社区率先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松鹤社区获2006年大兴安岭地区先进社区称号。适时调整工作重点,通过选派党建联络员、指导员的办法,进一步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
(徐桂玲)
【党员干部理论学习】 以区场两级中心组为龙头, 组织全区党员干部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内容进行重点学习和宣传。组织各镇场党委书记进行论坛演讲,组织区委中心组成员撰写理论文章330余稿,以“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在全区分别举办理论骨干培训班2期,深入基层镇场进行宣讲10场。 (徐桂玲)
【宣传工作】 对外宣传实行目标化、质量化、责任化、制度化管理,在全区建立对外宣传工作月通报制度。2006年,全区在地级以上电台播发新闻稿件 239篇,在地级以上电视台播发新闻稿件191篇。其中,记者站发稿量名列全地区第二名。 (徐桂玲)
【文明创建活动】 在全区着重开展“八荣八耻”主题教育活动。结合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松鹤社区开展“社区小课桌”活动,其做法在全地区进行经验交流。加大城镇建设管理力度,实行明查和暗访相结合的风险金抵押考核机制,进一步打造环境面貌全新形象。林业局通过省级文明单位标兵验收。 (徐桂玲)
【思想政治工作】 经常对全区职工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形势任务教育。建立舆情信息网络,配备30名专兼舆情信息员,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开展“爱心门铃”、志愿服务、资助学生等项活动,培育小扬气镇松鹤社区省级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带动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整体上水平。 (徐桂玲)
【反腐倡廉教育】 通过开展“廉洁从政、从我做起”主题教育和举办“唱响正气歌”广场廉政歌曲演唱、反腐倡廉报告会、廉政文化成果展等形式,推动廉政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制定完善《关于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严格遵守纪律的有关规定》和《关于厉行节约、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等制度。全区进行廉政谈话35人、诫勉谈话4人、获救谈话 3人,4名领导干部对个人重大事项进行了报告,对3名领导干部进行责任追究。 (徐桂玲)
【惩治腐败】 以管理漏洞为切入点,对驻场监督员进行暗查暗访,查处10名漏岗驻场监督员,追究 3名请客领导责任;以木材领域为切入点,联合有关部门对各林场作业点、贮木场、加工点和木材流通领域里的偷拉私运、多装少算等问题进行重点检查,查处违纪人员 6人,查收木材252.69立方米,挽回经济损失10余万元;下访和突击检查,发现案源 7件次;实行交叉办案、全员办案、协调办案、领导包案制和办案组长负责制,案件质量和办案率上升。2006年,立案21起,结案率100%,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大要案8件,处分违纪人员26人。
(徐桂玲)
【生态保护】 强化局、场两级生态保护意识,执行采伐限额,强化“三总量”控制,杜绝超采现象。加强木材流通领域管理,执行凭证运输、日报表制度,开展“绿剑”行动,重点整治偷拉私运、私收黑材现象。设卡堵截,强化巡查,巩固砂金禁采成果。南瓮河湿地保护区湿地管理逐步规范。新建瞭望塔2座,新建准专业扑火队300人,按专业队的标准配备运兵车和扑火装备。在森警官兵、其他县区支持下,扑灭砍都河“798”高地森林雷击火。 (毕明君)
【招商引资】 实行6大班子包项招商的办法, 把招商引资工作纳入经济目标责任制考核。组建专题推进经济发展环境办公室,综合协调全区经济发展环境整治工作。为重点招商企业办理保护牌、保护证,对有关职能部门的检查采取许可证制度,严防对企业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有效保护企业合法权益。2006年,完成招商引资项目4项,引资额 3550万元,完成年计划101.43%,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11万美元。 (毕明君)
【城镇建设】 2006年,基本建设工程投资1810万元,对区(局)址镇内13条主要街道18公里路面进行硬化,公路两侧铺设步道砖3.5万平方米,新增路灯317盏;对区(局)址镇内 7街、3路、3区进行绿化,临街楼体立面改造、粉刷 5万平方米;重点完成区一中、二中及区医院的改造工程;在壮志、古源2个林场新打3眼深水井;新建风车4座,栈道750平方米,桥涵 7座;新建房舍6栋3000平方米,花卉培育基地房舍5栋3000平方米,改造食用菌基地2000平方米,果树苗基地600平方米。 (毕明君)
【特色产业】 重点推进森林猪、森林鸭养殖示范区及黑木耳养殖、花卉培育、北药研发、果木繁育“四大培育中心”建设进程,特色种养业实现产值9450万元。重点加快伊勒呼里山风景区精品旅游路线建设,共接待旅游人员2106人,实现旅游收入144.38万元。加快以华森、正阳、一木为龙头的林产工业,生产雪条棒系列、实木地板系列等10余类近百个品种,年创产值1亿元以上。加大对辖区内煤、铜、铅、锌等矿种的勘查,立项9个、复核区块13个。2006年,全区(局)生产煤炭5万吨、铅锌矿石3000吨,实现产值1036万元。 (毕明君)
【企业管理】 发挥财务核算中心和财政结算中心的作用,对各类型单位实行全面预算化管理,对成本、费用进行量化和细化,严格控制各项支出。加强审计监察力度,清理违纪资金74.8万元。对办公楼、宾馆等供暖网络进行线路维修改造,进一步提高热能利用率。加强木材销售阳光大厅建设,实行木材市场化经营,各加工厂加工原料包括剩余物一律在贮木场购买,实现原料价格与市场对接,有效避免木材销售效益的流失。原有5个贮木场撤消3个,保留壮志贮木场和绿水贮木场。5个林场的营林大队变为林场的营林股,精简管理及后勤人员 76人。对全区(局)卫生系统实行全行业管理,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毕明君)
【审计工作】 开展审计项目12项,审计13个单位,提交审计结果报告12篇,提出审计意见及建议35条,查出违纪违规资金74.8万元,管理不规范资金15万元,提交审计信息22篇。其中,区政府审计局完成省、地定审项目各2项,完成经济责任审计1项。林业局审计科审计计划5项,林业局交办事项2项。 (毕明君)
【社会保障】 2006年,新增就业人员1324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30个,为 64名下岗失业人员办理贷款127万元。关心照顾弱势群体,累计捐款、捐物 4.36万元。处科级干部与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60多对,发放慰问金22万元。减免学杂费6.7万元,为自营经济贷款 25.9万元。全区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的参保率分别达100%、98%和88%,做到应保尽保。全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043人,发放低保资金397.8万元。 (毕明君)
【救助“春蕾女童”】 区妇联成立救助“春蕾女童”基金会,把救助“春蕾女童”行动当作一项长期工作。9月20日,举行私营企业救助 “春蕾女童”捐款仪式,13个企业为基金会捐款1.46万元。全年共收到社会各界捐款3.54万元。区妇联到各学校、社区、企业全面了解贫困女童情况,形成准确具有可操作性的调查分析报告,全区有17名女童得到“春蕾助学基金会”的爱心救助。 (毕明君)
【信访接待】 继续执行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每天有一名副区(局)长到信访办值班,采取“谁值班、谁接待、谁处理、谁包保”的首问责任制,将领导接待日的重要接访情况及时反馈给区(局)主要领导。全年共接听群众来电3人3件次,发生群众信访事项72件 237人次。其中,个人访61件66人次,集体访11批次171人次。同比下降46.2%,人次下降59%。结案率100%。
(毕明君)
【“一帮一”扶贫解困】 在第二轮“一帮一”扶贫解困工作中,全区有 151名困难职工被帮扶,参加帮扶的领导干部156名、帮扶单位 24家。6月,151名被帮扶人全部脱贫,脱贫率100%,上项目率100%。新一轮“一帮一”扶贫解困活动中有40名困难职工与帮扶人对接,开展帮扶工作。 (毕明君)
【送温暖活动】 区工会,元旦、春节期间开展“送温暖工程”活动,各级工会组织对全区困难职工进行救助帮扶2960户,发放慰问金和救助物品总价值22万元。“三八”节期间区工会为10名单身生活困难的女职工送去救助金2300元。2006年,共接待困难职工来访 107人次,给予救助61人次,救助金额8400元。完成女职工“安康保险”617份12340元。 (毕明君)
【星级职工之家创建活动】 区工会把创建星级职工之家活动作为载体,确定“五星”目标,即发挥工会组织作用,争政治方向星,搭建职工教育培训平台;拓宽维权渠道,强化维权机制,争切实维权星,搭建职工当家作主平台;推进特色工作,促进经济发展,争推动发展星,搭建职工脱贫致富平台;强化民主管理,增强主人翁意识,争当家作主星,搭建职工民主参与平台;夯实基础,苦练内功,争基础保证星,搭建职工发挥主力军作用平台。把创建星级职工之家与传统的建家活动、工会的目标考核工作、工会干部的绩效考核工作、工会的重点工作相结合,实行目标分解,做到星星有内容、项项有指标。全区各单位工会还开展“星级小家”创建活动,场(科)级工作与股段班组工会建立联系点制度,活跃基层工会工作,实现“大家”带“小家”。2006年,全区37个单位中,已有8个单位被评为五星级职工之家。 (毕明君)
【文化活动】 纪念中国电影诞辰100周年, 在各林场、中小学、时代广场等公共场所放映《为了胜利》、《沉默的远山》、《生死牛玉儒》、《大山深处的保尔》、《小兵张嘎》、《暖春》、《父老乡亲》等影片,观众累计近9000余人次。庆祝建党八十五周年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开展庆“七一”联合千人大合唱汇演活动。开展广场文艺演出、知识竞赛等形式的文化活动10余场;同团区委联合举办“颂祖国、爱家乡、讲文明”书画展;在松鹤社区和先锋社区教唱表演“八荣八耻”。(徐桂玲)
【文化市场监管】 对“两厅一吧”和校园周边文化经营业户进行严查,清理无证“网吧”和利用自家宽带网上网的“黑网吧”。聘请12名“网吧”义务监督员,对每家“网吧”进行义务监督。对群众举报的非法经营业户及时进行查处。累计下发整改通知50余份,收缴盗版光盘320本,盗版书籍140本,查封大型游戏机器49台,取缔“黑网吧”2家,收缴电脑主机8台,显示器1台,宽带路游器1台,交换机 3台,Hub1台。“扫黄打非”专项整治工作受到省文化厅专项工作检查组领导肯定。 (徐桂玲)
【全民健身活动】 区文体部门每天早上 5时至7时,在先锋社区和松鹤社区教授、 指导《医疗保健操》、《巨能健身秧歌》、《二十四式太极拳》、《四十二式太极拳》、《三十二式太极剑》、《四十二式太极剑》、《中国功夫扇》、《京调秧歌》、《拍打秧歌》、《东北秧歌》、《中老年健身操》、《老年迪斯科》、《八步健身操》、《第二套中国功夫扇“夕阳美”》等。文体局被地区、省、国家评为群众体育活动先进单位,局领导被地区、省、国家体委评为群众体育活动先进个人。在牡丹江举办的黑龙江省第十一届运动会上,文体局领导作为群众体育先进代表在大会上作经验发言。松岭区增设3条价值21万元健身路径。 (徐桂玲)
【地税局文明创建工作】 松岭区地方税务局创建学习型、法治型、服务型、开拓型机关,开展“人人都是发展环境, 事事体现地税形象”和 “让纳税人满意的办税服务厅”等活动及“假如我是纳税人”专题讨论,把纳税人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准。开展争当“优秀税收管理员”、“文明职工”,争创“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示范岗”、“文明窗口”、“文明分局股室”等形式的争优创先活动。2006年松岭地税局跨入“省级文明单位标兵”行列。
(毕明君)
【食品安全监管】 工商局制定《辖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制度》等26个规章制度;督促食品经营者建立《购销台账制度》等7项制度,监管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对证照齐全的320户个体食品经营户按户登记,实行一户一档一卡,建立“经济户口”。划分个体工商户信用等级,其中,A类274户,B类146户,分类监管。建立辖区食品户布局图、监管员责任区图,工商所与食品经营户签订责任状;在较大商店设置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单位 7个;在食品经营行业中设立食品信息联络员25名;在人大、政协、区机关、退休老干部中聘请食品安全监督员 9名。工作人员定期上门或电话联系,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动态,征求意见建议,使食品安全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执法检查,全年出动执法人员384人次,检查食品经营户1256户次,查处食品经营案件21起、取缔无照经营4户、查处食品黑加工点2户、没收超期变质食品饮料价值3200元,罚没款1600元。 (毕明君)
【国税征管】 加强经济税源调查,按时召开税源分析会;实行税收管理员填写下户去向单,并写出下户企业情况报告;建立日常工作记录,不定期进行核对,作为每季考核的基础;每季度,对企业进行巡查,防止税收管理员工作不到位和不规范;通过纳税户座谈会,向企业通报政策和纳税情况,沟通和融洽税企关系;定期与工商部门交换登记信息制度,每季度到工商部门核对登记情况,杜绝漏管户发生,保证税款全额入库。2006年,共组织入库税款 681万元,为年计划118.78%,税收收入在全地区国税系统目标考核中获第二名。 (亓兰东)
【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松岭区国税局对林业主伐生产的原木、农业种植养殖的初级产品免征销售环节增值税;对从事木材精深加工的 6户企业,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为产品出口的一木雪条棒厂、林格贝生物有限公司等2户企业办理免抵退税120万元,出口退税25万元;为“三剩材”的产品利用1户企业做“即征即退”减免资格认定,为细木工板产品退税8万元,为农产品加工企业一般纳税人购进设备退税 2万元。对山上各乡镇所有个体经营业户、自营经济业主和小扬气镇内达不到税收起征点的 132户个体业户全部免征税款,占全区个体户总户数71%,免征增值税近19万元,在换发税务登记证工作中免收工本费248元。帮助林业局、新华书店核销财产损失、处理历史挂账400余万元。 (亓兰东)
【大扬气林场经济指标】 大扬气林场木材生产完成41 736立方米,为计划100%;经济材比重97%;林产工业产值986万元,为计划103%;职工自营经济产值1352万元,为计划105.7%。
(侯振林)
【大扬气林场职工自营经济】 林场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扶持职工自营经济发展,垫付资金10万元给养殖户,用于袋装木耳的养殖。为食用菌养殖户无偿提供厂房 3707.49平方米,为养殖户提供桦木锯末400袋,无偿为养殖户提供板方材30立方米、小杆 30立方米。机关干部义务献工300个工时,搭建养菌室500平方米,为养殖户出车38台次,入户走访 4次。林场投资3万元购买设备,无偿提供给养殖户使用,食用菌养殖201万袋。 (侯振林)
【大扬气林场森林防火】 落实专业扑火队50人,准专业扑火队50人,建立健全各项防火规章制度,落实防火器具,落实骨干扑火队员100人,群众扑火队100人,签订防火责任状,在砍都河等火场,大扬气专业扑火队及群众扑火队受到区、地区、省领导表扬,王守玉被国务院授予“砍都河798高地”扑火尖兵。 (侯振林)
【绿水林场森防工作】 成立30人专业扑火队,30人准专业队,80人群众扑火队。扑火工具进行全面修理,通讯设备全部检修。领导到责任区,对施业区进行拉网式清理。全场设固定防火检查站6处,临时防火检查站9处。成立摩托车稽查队,杜绝一切无证入山人员。
(赵荣辉)
【小扬气镇自营经济】 结合镇情,引导居民发展食用菌、獭免、狐狸等特色种养殖业。镇政府与有关部门协调争取优惠政策,在政策、资金、场地、信息、技术、原材料等方面提供最大限度扶持。2006年,全镇自营经济户642户,从业人员920人,个体工商户 997户,农业总播种面积334公顷,产量3403吨,牛存栏210头,羊存栏3850只,袋装木耳 112万袋,职工自营经济实现产值3251.3万元。 (毕明君)
【小扬气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创建“平安镇”,强化专业队伍建设和基层治安组织建设,完善新的治安联防体系。发挥社区志愿者作用,开展义务巡逻等活动,有效遏制刑事和治安案件发案率。在社区举办法律知识培训班。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的法制意识和自我约束力。对“两放”人员、劣迹青少年逐一落实帮教措施。在2006年创建“平安镇”活动中,小扬气镇获地级“平安镇”称号。 (毕明君)
【小扬气镇消防工作】 建立健全防火组织机构,落实防火责任。在主要街道悬挂过街横幅18幅,悬挂防火宣传彩旗 150面。春防期间,会同区公安局消防大队、派出所、供电局等单位,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全镇 189处(户)存在火险隐患的烟囱、火墙、私接老化线路、室外使用电焊等部位进行集中检查。以 “5.6”大火反思日等契机,利用轻骑小分队、秧歌队、校园手拉手等形式,宣传防火8次,出动车辆20余台次,发放防火宣传单 5000余份。秋防期间,全镇干部职工划分为 4个巡视组,历时一个月时间在主要街道路口检查室外吸烟、弄火者。及时与驻镇各单位签订责任状,与全镇饭店、旅店、小吃部等个体工商户签订防火责任状74份,签订痴、呆、傻人员管理监护责任状 27份。被区政府评为扑火先进单位,4名同志被评为扑火先进个人。 (毕明君)
【小扬气镇为民办实事】 开展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和送温暖活动, 将 1417户、1713人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内。通过定期走访,对低保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帮助特困户、军烈属、残疾人解决衣食住行困难。共为特困户、军烈属办好事、实事86件,为 2名无依无靠人员办理后事。收到驻区单位和居民捐赠的旧物价值2万余元,发放到800余户贫困家庭。
(毕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