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新林区(林业局)

新林区(林业局)

新林区(林业局)



  【综 述】 2006年,新林区(局)经济发展稳定,综合实力增强。。企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格局初具规模;推进改革管理,发展企业活力;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力度加大,生态质量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加,百姓生活明显改善;安全生产、民主法治、民族宗教、计划生育等工作均发展良好。全区生产总值完成47 984万元,经济增长速度9.5%。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341万元,其中,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完成 713万元,完成计划1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 827万元,为计划114.9%。森工企业木材售价596.89元/立方米,实现利润7280.9万元,实现税金 164.7万元,职工工资及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月足额发放。补发历史陈欠工资405万元,职工工资总额增加近1000万元。在地区经营责任制目标考核中有7项指标超额完成,获总排名第四、政企合一单位排名第二。森防指挥中心受国家林业局表彰奖励,安监局受省安监局表彰。新林区委被地委授予先进党委光荣称号,新民社区和林城社区获地级先进社区称号,塔源林场获地级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单位称号,信访办获地级信访工作优胜单位称号。
                                     (陈 芳)



  【物业管理】 4月26日,房产局转制, 部分职能剥离,成立物业管理处,负责新林镇内住宅楼房和部分办公楼的供暖工作;住宅楼房房盖、公用部分门窗和楼内电控箱开关的维修;公有住宅房屋租费和集中供暖房屋取暖费的收缴; 5口深井附近居民供水和防火加水点管理工作。物业管理处成立后,制定《物业管理处安全防火、供暖管理实施细则》、《集中供暖统一标准》,对布局不合理的锅炉房进行集中合并,实行统一供暖,把党校、技工校、教育局的锅炉房并入供暖八站;第一小学、市场和新开发住宅楼并入五站;红卫小区两栋住宅楼并入二站,镇内供暖、服务有序管理。(刘润艳)
  【文化工作】 开展“三个一”活动,即举办一次“情系新林,共铸和谐”书画摄影作品展,共展出作品 150余件;制做一本反映新林区自然风光、特色产业、招商引资成果的宣传画册《新林之约》;拍摄一部反映新林区人文景观、自然资源、主要成就的风光推介片《放歌新林》。举办原创文艺作品大赛,收到作品148件,元宵节灯展和 “党在我心中”百人合唱大赛。邀请俄罗斯“伊舞吉娜”艺术团为首届鹿业高层论坛会演出,演员30人,演出舞蹈、杂技、独唱等17个节目,新林文化局与大兴安岭艺术剧院为首届鹿业高层论坛会联合演出一场“放歌鹿业”大型文艺节目。                           (刘润艳)
  【招商引资】 2006年,新林区签订合同性项目2个,即盛兴集团投资 7500万元建设新林家具生产基地项目,望奎县森淼房地产公司投资1300万元开发经济适用住房和健康食品中心项目。盛兴集团10万立方米高密度板厂,项目累计到位资金21 000万元,形成固定资产19 240万元,建设和生产用工500人;丹东君澳食品有限公司进行年产1千吨有机食品加工厂项目二期工程建设,1700平方米办公楼和1230平方米的车库完工。草莓、树莓试种实验成功,累计收购蓝莓200吨,红豆600吨;完成2栋经济适用住宅楼建设工程,建筑面积总计1.4万平方米。
                                     (刘润艳)
  【信访工作】 创新信访工作机制,建设调访一体化三级网络。区(局)成立调访中心,各镇(场)设立调访室,社区配备调访员,按每20户居民设置1名调访信息员。调访中心工作人员7名,由信访办、政法委、司法局、法律顾问处组成。调访室20人,社区调访员72人,调访信息员741人。2006年,信访办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272人次,其中,集体访19批次 174人次,受理群众来信12件次,人民建议10件,完成专员电话交办案件5件,受理上级交办电子邮件案件2件。区信访办被省人事厅、省信访办评为“2006年度先进集体”称号。       (刘润艳)
  【医疗保险】 全局参保人数12 158人,参保率100%,其中,职工5167人,退休职工6405人,中省直单位586人。职工家属参保306人。收缴医保费658.63元,审核入账393.86万元,发生医疗费2381人次。工伤医疗费16.28万元。生育医疗费5.59万元。大额医疗费52.63万元。全年查出不合理医疗费88.55元。                       (陈 芳)
  【改善办学条件】 投资600万元新建一中3840平方米综合实验楼和550平方米食堂;投资126万元维修二中食堂和宿舍,新建455平方米音像馆;投资30万元全面维修教育局办公楼,更换办公设备。                               (陈 芳)
  【宣传工作】 中心组学习经验入编《全省基层中心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经验交流》一书;记者站被地报评为先进记者站;文明创建有新进展,塔源林场进入全区前 5名;发展生态文化经验在全国生态交流会上作大会发言;在“创先争优”评比中,被地委宣传部评为先进宣传部。                                 (陈 芳)
  【管理改革】 对新兴木业等三户小企业进行拍卖,盘活资产 350万元。将商业局和房产局的行政职能并入相关科室,对原房产局下属的煤炭经销服务队实行剥离经营,自负盈亏。对医院实行差额拨款,减少补贴40万元。物资供应公司自负盈亏,林业局不再承担补贴。将木材生产成本上调12.98元/每立方米。加强财务管理,实现增收节支3120万元。将数码照像技术和互联网传输技术应用到贮木销售领域,减少企业损失,维护客户利益。     (陈 芳)
  【未成年人教育】  由全区7个镇 39名离退休老同志组成未成年人教育关爱工作团,到社区、学校、街道、家庭对未成年人进行重点登记;对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的心理现状等重点问题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对如何进一步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提出11条建议。每月参加中小学校规定的到校办公日,帮助总结学生思想和法制教育活动开展情况,研究下步工作计划。工作团先后20余次到社区、学校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工作团主动与有不良行为和“两放”青少年结成帮扶对子 40余个,帮助改正不良行为。 20余名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在“关爱工作团”的帮助教育下走上健康成长道路。(陈 芳)
  【森林防火责任制】 建立森林防火责任制,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处级领导分片负责,包片领导进驻各镇场,各镇场建立“三包三保”责任网络,以城镇为中心,把城镇隔离带、加漠公路沿线的火源管理划分成若干个责任区,采取党政一把手包面,分管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和巡护员包线的方式,保证责任区内宣传教育全覆盖,保证巡护检查和火源管理全到位,防止非法人员入山。痴、呆、傻等特殊群体落实监护人,落实责任单位,加大监护力度,杜绝森林火灾发生。                                 (安宝明)
  【职工自营经济】 全年共为职工自营户发放贷款20.8万元,提供场地5000平方米,无偿提供板方材、板皮等用料 300立方米。全区形成以鹿养殖、黑木耳种植为主,其他种养为辅的新格局,职工自营经济从业户3015户4932人,创产值6310万元。鹿存栏7769头,獭兔5471只,牛614头,羊1517只,家禽28 963只。                    (安宝明)
  【精神文明建设】 以公民文明学校、党校、课堂和广场为主阵地,在职工群众中开展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教育;开展“科技进家家家富,法律进家家家安,道德进家家家和,文体进家家家乐”为主题的 “四进家”教育;开展形势任务和大兴安岭精神教育; 结合“新世纪,新林人,新形象”主题实践活动,采取座谈、讨论、征求意见等形式,针对工作质量及服务社会等要求展开大讨论。累计投资5510余万元完成城镇改造,建城镇广场、解决居民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职工群众生活环境。实施“畅通工程”、“灯光工程”和“绿化工程”,实现城镇建设上档次,所有城区空地全部实现绿化,镇(场)也相应完成全面绿化工作。通过爱国卫生运动、专项治理,城镇卫生状况改善,实现净化、美化、亮化。   (安宝明)
  【为招商引资企业服务】 为外来投资企业提供政策保证和优质服务,实行项目“代办制”,推行 “零距离”服务,从招商企业的生产延伸到生活; 保证重点项目盛兴工程建设进度,区(局)成立项目推进领导小组,抽调招商局、公安局、物资科、劳动局、建设局、土地局 6个部门的副科级干部驻盛兴厂区,解决工程中的问题和困难;招商局人员节假日、星期天,全程跟踪服务;为解决丹乐君澳公司、众生有机食品公司、东北菌业公司 3户企业用电问题,新林区(局)拨专款购买供电设备和材料,及时安装变压器和输电线路。招商引资签约额8800万元。
                                     (安宝明)
  【教育成果】 新林区小学毕业合格率100%;中考考入地区实验中学统招51人,录取率列各县区(局)之首。新林三中孙佳伟列大兴安岭实验中学文化课第一名 (文化课最高分622分)。新林区参加高考生261人,其中,本科录取38人,三表进线105人,专科录取 117人,列各县区(局)同类校第二。新林区顺利通过省“双高”(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复检。全省145个县区中,通过“双高”复检单位15个,新林区为其中之一,获奖金20万元。 (安宝明)
  【中国首届鹿业高层论坛会】 6月25日,由中国农学会特产学会主办, 大兴安岭新林区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学会特产学会会长杨福合主持的中国首届鹿业高层论坛会在新林区召开。辽宁省农垦局局长、辽宁省鹿业协会会长、中国农学会特产学会副会长林仁堂,黑龙江省畜牧厅副厅长孙文志,林管局副局长徐守乐,专员局长助理钟志林、王利文等出席会议。来自新疆、内蒙古、江苏、河北、湖北、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区的代表和中国农业大学、塔里木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农业部特种经济动植物质检中心、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等大学及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大兴安岭各县、区、局、地林直有关部门、新林区鹿茸养殖从业人员参加会议。徐守乐在会上向与会代表介绍全区鹿业养殖发展成果。会议围绕中国鹿业未来 5年发展方向定位主题,研讨中国鹿茸产业发展战略,科研与技术支撑的相关问题和鹿产品精深加工与市场问题,提出科学见解和科研成果,推动中国鹿产业健康发展。                     (杨 丽)
  【“以煤代木”工程】 从9月起,推行 “以煤代木”工程。禁止所有单位、居民上山拉烧柴,冬季锅炉取暖一律使用原煤。在所有入山道口设置管护、资源、森保人员联合岗卡。规范煤炭市场,成立煤炭供应站,减少购销环节,使煤炭售价每吨由335元降到230元。成立煤炭科研课题组,进行专门科研,切实提高原煤中面煤的利用率,降低购煤成本。新林区向1500余户低保户发放购煤补助卡,每吨补贴50元,限购两吨。此项工程至2008年末结束。 (杨 丽)
  【产业结构调整】 林产工业龙头项目――盛兴人造板厂实现试生产,形成固定资产19 240万元。规范整顿 36家木材加工企业各环节的经营活动, 林木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良好。打造“兴安鹿业”品牌,着重进行种群繁育、产品加工、研发、销售工作,实现鹿存栏7757头,产鹿茸10吨。新开发冻干原枝鹿茸、鹿茸粉等10个产品。绿色产品开发86个品种,申请有机标识22个,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区养殖木耳 329吨,创产值 1513万元。共采集笃斯462吨,红豆984吨,山野菜166吨,创产值1499万元。             (杨 丽)
  【基础设施建设】 投入4329万元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整修装饰加漠公路两侧及主要街道两侧临街建筑物,铺设彩钢瓦,粉刷房屋。改造硬化路面2472延长米。争取专项资金 388万元,对第一中学的教室和学生宿舍、第二中学的学生食堂和教育局机关办公室进行改扩建。投资600多万元,为第一中学新建实验楼、音像馆,购置了新实验设备。开发适用住宅楼 1.92万平方米264户。将电影院改建成宣传文化中心。新增路灯78盏。改造撤并6个锅炉房,增加集中供热面积3.5万平方米。                          (杨 丽)
  【“平安区”建设】 以创建“平安新林”活动为载体,全力推进“平安”区建设。建立处级领导干部包片负责制,同31个单位签订责任状。建立健全“调控一体化”工作体系,有治保会90个,调委会7个,专职治安员22名,兼职治安员89名。强化以公安机关、110报警服务台为中心、社区管控、街面巡控、单位守控、居民联控、治安防控的治安防控体系。开展“平安论坛”活动,组织创建“平安新林”宣传月活动,在学校开展知识答卷活动,举办“综治骨干培训班”。调解民间矛盾纠纷 65起,调解成功率98%,无民转刑案件。开展专项行动,处理涉林案件49起,处理31人。加大维护铁路沿线安全力度,对管辖区域落实监护、监管责任人。全区实现无影响较大的群体事件,无带有黑社会性质犯罪集团,无特大火灾、交通事故。
                                     (杨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