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木尔林业局
阿木尔林业局
阿木尔林业局
【综 述】 2006年,阿木尔林业局保持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亿元,完成计划101.8%;林业企业总产值1.5亿元,完成计划101.6%;产品销售收入9615.4万元,完成计划123.1%;实现利润1656.5万元,完成计划100.6%;上缴款3237.6万元,完成计划100%;商品材综合平均售价590.16元/立方米,比计划提高118.74元/立方米;清欠指标完成634.2万元,完成计划101.59%;职工工资按月足额发放。林业局生态建设成果显著,管护体系进一步完善,森防工作取得继“5·6”火灾后连续19年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招商引资稳步发展,引进德尔曼绿色食品公司、鸿泰山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招商引资签约6项,实际到位资金 3595万元,完成计划102.7%。接续产业取得长足发展,獭兔存出栏6万余只,实现产值360多万元,养殖黑木耳2000万袋,实现产值2000多万元,境外木材生产累计实现 6.8万立方米,完成计划104.6%。企业改革和管理不断深化,对非辅单位实行承包经营或目标化管理,增强企业经济活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社会和谐指数进一步提升。 (邢广峰)
【林场改革】 推行民营林场改革,将资源较差、生产任务较少的原兴安林场转型为兴安资源管护区,推行林权私有化的经营机制,按照沟系将林地经营权进行拍卖,经营者负责林地内森林资源保护、树木病虫害监测与防治、森林防火等,对区域内池塘、林地、草地以及林下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形成 3个以私营模式运作的民营化林场。借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办法,推行家庭承包管护经营管理摸式,将资源林政、森林防火、家庭自营经济相结合,家庭管护站利用林内空间资源发展黑木耳种植和獭兔养殖等特色产业。全局落实家庭承包管护24户,基本达到以副养主、以林养林的目的。对特殊资源收购权进行有偿转让。采取引凤筑巢的方式,以每年80万元的价格将蓝莓、红豆两种资源收购权有偿转让给大兴安岭鸿泰山产品有限公司,对蓝莓、红豆资源进行统一收购经营和深加工,生产出果酒、果酱等终端产品。
(邢广峰)
【信访工作】 建立“调访一体化”工作机制,全局设立33名信访信息员,并确定 1名专职信访干部担任信访接待员,接访问题涉及劳动工资、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困难职工救助、工伤鉴定等5个方面,解决比例97%,群众满意率在 95%以上。变群众上访为信访干部下访,及时将居民反映强烈、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集中起来,召开相关会议 4次。累计帮助职工群众解决疑难问题156件,为15名下岗工人找到工作。 (邢广峰)
【职工自营经济】 对从事特色养殖户免费提供场地、房舍给予5000元小额贷款,养獭兔笼位费用分3年付清,种兔每只优惠20%。对规模种养殖户獭兔500只以上,木耳5万袋以上给予奖励。实行副处级以上领导包单位、单位包养殖户的目标责任制。全局党群目标考核指标,特色产业占60%,党委书记与基层书记第一次签订目标责任状, 年底完不成指标的,书记自动辞职。处级领导包单位完不成指标的按比例扣发奖金。健全服务体系,举办特色产业培训班13次,有500多人次参加培训、培训饲养员50个,有30多人掌握较复杂的养殖技术。组织考察团(组)6个,联系客户近10家,其中稳定客户6家。建成规范的獭兔养殖繁育地一处,占地6万平方米,房舍300平米39栋,养殖种兔4000余只;建黑木耳养殖基地25个,养殖黑木耳 2000万袋;种鹿养殖基地1个,占地2万多平方米;总投入200万元,建设山野果加工基地1个,占地 2万平方米,年加工300吨以上。 (邢广峰)
【科普工作】 在全区率先进行科协换届工作,配齐专职副主席,建立各级科协组织,结合新林区建设,开展科普工作。在社区建立“科普大学”,配备10余名义务教师,充实各类科普书籍500余册,购进各类教育教学设备,开展各类技术培训和讲座近10次,培训人员300余人次,带动间接就业 850人以上,还聘请宁波獭兔协会秘书长等外地专家来局授课,提高特色产业整体水平。与大兴安岭科协合作建立阿木尔科技服务站,实现与上级科协组织在信息、技术、政策等方面对接。先后2次组织科技人员到 6个基层林场和7个生产单位指导特色产业和其他生产活动,累计赠送科普书籍120余册,提供科技和致富信息 10余条,现场培训技术人员近百人。
(邢广峰)
【人才队伍培训】 规定45岁以下科级干部必须参加干部理论培训班,每月1日和 15日的19点为培训时间,通过专家讲座、理论研讨、即兴演讲等形式,提高领导干部理论水平、综合思维和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着力培养适合特色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确定发展黑木耳种植和獭兔养殖两大特色产业,组织人员到伊春、牡丹江、大连等地考察学习食用菌生产和獭兔养殖技术,聘请专家进行种养殖方面的讲座,举办各类培训班14期,参训人员 920人次。把实践锻炼作为后备人才培训的重点,2006年选派30名优秀后备干部到社区进行挂职锻炼。
(姜宏敏)
【引导青年致富】 阿木尔局团委引导青年投身于特色产业中,以木耳协会为依托,扶持青年发展黑木耳产业。先后帮助15个种植户采购菌袋、二级菌、棉花、菌棒、灭菌药品等生产用物资,为青年种植大户李自卫联系小杆场地,解决生产用木屑,确保种植数量。先后 3次邀请吉林春天生物有限公司、省林科院的柳盘山教授到红旗基地调试生产设备,指导生产液态菌。先后与中国黑木耳网、松岭区营销大户和加格达奇区木耳采购商进行沟通。全局各级团组织中培育黑木耳种植大户13户,种植黑木耳100万袋。獭兔养殖户15户,养殖獭兔1520只。
(姜宏敏)
【境外采伐】 召开有关境外采伐的专题会议,责成主管部门精心组织、层层落实。林业局所属的驻俄兴安公司实行公司制运作、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模式。加大对境外采伐工作的资金投入,在俄罗斯阿穆尔州白山林场购买1.9万公顷40个林班、蓄积量230万立方米的林地采伐权,制定相应的奖励办法,激发干部职工生产积极性。在境外木材生产中,仅何静涛、张起两支个人采伐工队就生产木材5万立方米,工队的职工月平均工资近万元。
(姜宏敏)
【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利用媒体,开办公共关注栏目,播发宣传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方面标语、口号。开展打击经济领域和“两抢一盗”犯罪专项斗争,成立治保会、调委会等 7个治安防范组织体系。纠风办到机关单位,促进机关改进作风。税务、电业、工商等部门到企业、个体工商户,送政策上门、到现场办公,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10余件。发挥投诉举报中心作用,下发联系卡28张,接待有关环境方面的举报20余件,对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协调、督办和处理。组织相关部门到重点企业和个体纳税大户走访,帮助协调解决实际问题。纠风办、物价科联合下发《关于上报收费项目、制发收费手册的通知》,收费公开率达 90%以上;公安局对消防、户政、出入境等部门收费重新审定,并向社会进行公示。铁路站口重新进行装修,改变以往出站口混乱的现象,经济发展环境得到改善。 (姜宏敏)
【林下资源有偿转让】 对境内蓝莓、红豆等林下资源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基本摸清各种资源储量、分布状况和可开发情况,评估资源总价值。采取引凤筑巢的方式,将施业区内13.4万公顷林地的山野果收购权,以每年 60元/公顷的价格拍卖给引资企业鸿泰公司,实行统一管理,集中收购,就地加工。通过转让经营,该公司直接吸纳 140余名职工就业,生产的饮料、果酱等产品在“哈洽会”上受客户欢迎。2006年,全局从事采集业5000多名职工群众,共采集红豆等山野果1400余吨,累计收入1000余万元。收入在万元以上的有207户,人均增收 4000余元。 (姜宏敏)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 召开专门会议,落实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所辖 6个省级监测站和6个监测区 54个监测点全部落实责任制,完善各项预防措施。对鸟类重要栖息区域的养殖场进行重点监控,禁止家禽散养,避免与水禽接触。公安、资源、工商、野生动植物保护科等部门依法对经营利用野生动物的集贸市场、餐饮业进行不定期检查,没收网具13副,放飞野鸟200多只。 (姜宏敏)
【资源管护】 为重新调整站卡布设,加大深山区设卡封山力度。采取远山巡护、近山设卡、机动巡护和家庭承包等森林资源管护新格局。全局按林场布局划分 6个管护责任区,建立固定管护站点 46个,管护人员1857人,实现全局所有干、支、岔线都有站卡布防, 管护面积52.3万公顷。 (赵传玺)
【森林病防监测】 建立局场测报点54个,形成场级测报点为终端、各级测报机构为枢纽、网络传输为纽带、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中心为核心的全局监测预报网络,能够及时将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发展动态进行区域性预报或预警,灾害预警能力大幅度提高。 (赵传玺)
【火源管理】 结合实际, 严控火源入山。全局拥有专业扑火队6支300人, 预备队25支1000人,组建7支摩托车巡护小分队,配备 35台巡护摩托车,每天到各支岔线进行巡护,抽调190名女职工成立10支女子巡护队,局机关组织 60名机关干部到城林结合部进行巡护检查。开展大规模清理活动18次,清理违规作业点6个,清除违规入山人员35人次。 (赵传玺)
【社会事业】 投资197万元为局中小学校校舍和职工医院进行维修改造, 为职工医院新购进生化仪、牙机和微机等先进医疗设备和办公设备,改善职工子女就学条件和职工群众就医环境。投资 143万元修建阿木尔劲涛社区。针对老弱病残等社会弱势群体实施救助,发放爱心基金 2.3万元,救助贫困学生81名。最低保障户301户,共发放低保资金34.7万元。扶持205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计划生育、卫生防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等项工作均取得较好成绩。 (赵传玺)
【冰雪管乐进课堂活动】 全局7所中小学校全部开展滑冰、 滑雪和管乐进课堂活动,覆盖面100%。“映山红女子军乐队”和 “小白杨少年乐队”4次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聘请多名教官对乐队的演奏、指挥、队列编排、乐理知识等方面进行指导训练,派专人到北京学习。“映山红女子军乐队”赴十六届哈洽会演出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在全区女子军乐大赛上获一等奖。“小白杨少年乐队”在全区中小学生管乐表演中获一等奖。 (赵传玺)
【特色种养业】 重点发展獭兔养殖和黑木耳种植, 制定 《特色产业发展奖励办法》和《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对于从事黑木耳种植达5万袋至 10万袋的林业局职工、知青、下岗职工和退休职工进行奖励。2006年,按照基地化建设、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模式,采取大户带职工的方法,形成黑木耳基地25个,建立菌种厂1个,占地6万多平方米,职工参与人数累计达6000多人,种植黑木耳3500多万袋,采摘木耳达 50余万公斤,产值实现1.3亿元。扩大獭兔养殖园区,将北极獭兔种兔繁育基地扩建成北极獭兔养殖园区,新扩建园区面积 3万平方米,兔舍在原来17栋的基础上又增加20栋,獭兔容量由原有的2万余只增加到8万只。利用青松和长山搬迁后林场社区房舍,新建两个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30余栋兔舍的商品兔养殖园区基地。成立獭兔协会,制定职工业户养殖獭兔的相关优惠政策,獭兔养殖入户数 100余户。全局獭兔存栏6.5万余只。 (赵传玺)
【绿色食品加工业】 打造“北极花”黑木耳绿色品牌,建成以北极花牌黑木耳为主的东北黑木耳生产加工营销基地。以北源绿色产业公司为龙头,建立黑木耳等山野产品的营销网络。成立黑木耳协会,先后10次组织会员90余人到绥化、牡丹江、伊春等地学习食用菌养殖技术。引进专业人才50名,产业大户20户,引入资金2000多万元,形成基地加协会加业户的产销一体化体系,全局绿色食品开发业年增长速度达16%。 (赵传玺)
【档案工作经验交流】 3月27日, 全区档案工作会议暨行政执法经验交流会、学术论坛现场会在阿木尔局召开。阿木尔局、漠河县在会上作档案行政执法与企业档案工作经验交流发言,其他县区局在会上进行学术交流, 肯定阿木尔林业局档案工作。会上,评出论文一等奖5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2名。 (戴文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