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站林业局十八站林业局 【综 述】 2006年,十八站林业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全年实现总产值45 375万元,完成计划106.8%;实现利润5196.7万元,完成计划100%;上缴款8940万元,完成计划100%。木材生产完成33.8万立方米,木材综合售价实现 563.3元/立方米, 同比提 高57.3元/立方米。林产工业实现产值18 840万元,实现增加值5840万元,上缴税金 930.5万元。顺利通过国家审计署“天保工程”审计检查和国家林业局冬采检查,收回煤炭经营权,春秋两防无森林火情火警。党的建设、文明建设、社会保障、科教文卫、安全生产、广播电视、人口与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民族宗教等项工作均取得全面进步。
【企业管理】 继续发挥财务大厅作用,对全局各单位的成本完成和费用支出计划按月下达,按季控制,按年决算。实行车辆燃油按计划定量核销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建设贮木信息化管理系统和行政办公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始初步应用,提高了办公效率。
【资源管理】 对江边资源加强管理,打击偷拉私运、滥砍盗伐,重点加强对全局47家木材加工企业的监管。继续实行风险抵押金制度,对每个木材加工企业收取50万元的风险抵押金。采取冬运期间不地拨,实行分类分批地拨。地拨期间由林业局党政领导轮流值班,采取向木材加工企业派驻厂员等措施,依法生产、规范经营。严厉打击烧炭、采金等破坏森林资源行为。
【资产管理】 清产核资,对全局实物资产期末实有量进行全面盘点和核实,并通过资产评估部门核实,保证各项资产真实和准确。对资产采取分类管理,通过招商引资等形式,盘活资产2258万元。总资产报酬率由2003年的1.58%提高到4.05%。
【林产工业】 对现有47家木材加工企业进行整顿规范,运用市场机制,利用价格杠杆,逐步淘汰竞争力弱的木材加工企业。对符合产业导向,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项目按照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初步构建以落叶松精深加工为主,以桦木、杨木精深加工为辅的林产工业格局。2006年,林产工业实现产值18840万元,完成年计划102.4%,同比提高0.8%。
【矿产开发】 请专业机构对鸥浦煤矿生产规模重新进行评审、核定,确定 45万吨/年井型的生产规模。采取委托经营和投标经营的方式,理顺煤矿相关手续,进行生产作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2006年,煤矿生产达6000吨。进一步加大铁矿、岩金矿等矿产的开发力度,正在办理勘探权和采矿权。
【特色种养业】 突出发展大鹅、獭兔和黑木耳为主的特色种养业。从汕头、上海等地引进狮头鹅、朗德鹅、四川白鹅 4500只,成活率78%,平均重量6.5公斤。建立2个獭兔养殖基地,引进獭兔种兔2000只。加大对袋装木耳种植的政策引导和扶持,成立山特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建立示范基地,对木耳制菌、采集、保存等工序进行跟踪指导,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并一次性给予每公斤 2元人民币补贴。探索冷水鱼、林蛙、野猪训化和养殖等项目,发展特色产业。
【北药开发】 继续扩大种植规模,重点抓好红花、甘草种植,形成品牌。2006年,全局北药种植1000亩,其中,春播红花450亩,甘草400亩,二年生北药150亩。收获红花籽 2000公斤,花500公斤,柴胡种子200公斤。
【生态旅游】 对旅游文化进行整理和挖掘,走自主开发和专业化开发相结合的道路,投资40余万元,在三河建造集娱乐、住宿、餐饮于一体的景点。同时,发展以鄂族风情为主的旅游开发项目。
【矿泉水开发】 把多锶纯天然矿泉水作为绿色食品开发的主打产品,加大宣传,强化营销,提高产品市场份额和占有率。2006年,进行瓶装和桶装的试生产,生产能力达8吨/天,年销售16万瓶。
【经济林产业】 充分利用火烧迹地,选择适合十八站林业局气候条件的果树品种,完善工艺,建立4个经济林产业基地,共种植樱桃1.3万株、李子2.4万株、沙果 8000株、山楂2500株,成活率在80%以上。引进俄罗斯大果沙棘1万株、美国大榛子212株在中心苗圃进行试种。
【改善人居环境】 对局址 1个小区和主要街道进行规划和改造,对临街房屋进行立面改造,重新硬化局址道路54 946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33 172平方米,改扩建房屋面积28 463平方米。铺设聚氨脂供暖管道8000延长米,调整配热布局,拆并锅炉 4台套,调整铺设自来水管道1910延长米,高楼供水率实现100%。
【党建工作】 坚持以“争先锋、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活动为主线,将全局30个基层党组织,按照行业和战线的不同分成八个层面,对每条战线、行业的党组织和党员都确立不同的目标和要求。在机关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提升公仆意识、争当谋大计求发展的先锋”;在政法战线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提升公正执法意识、争当伸正义保平安的先锋”;在教育战线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提升教学质量意识,争当教好书育良才的先锋”等。林业局党委被中共中央和省委分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省先进企业党组织”称号。
【“双岗”责任制】 健全完善党员“双岗”责任制,突出党员岗上奉献单位、岗下服务社会的双岗工作理念,制发党员“双岗”活动考评证,实行半年一记实、年终一总评、五年一换证。局址内各单位在职党员主动到社区各支部报到,由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委对党员在 8小时内外的表现进行双向写实认证。组织制定领导班子、领导干部量化考核评价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对考核对象进行分析和评价。强化党员的组织观念、纪律观念、先锋意识和责任意识。
【精神文明建设】 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特色道德实践活动,推进健身强体的体育和文艺活动,提高职工群众整体素质。在中国大兴安岭·漠河国际冰雪汽车拉力赛上,取得B组第一名。以纪念建党85周年和长征胜利70周年为主题,举办 14场文艺演出,观众达5000余人次。林业局跨入“省级文明单位标兵”行列。
【平安创建】 开展创建“平安驿站”活动,巩固和扩大“警民联控、街面巡控、路口堵控、单位守控、邻里协控”为内容的五大治安防范网络建设成果。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及时化解问题;坚持实行领导干部信访接待周制度,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各级调访组织受理信访案件76件。共立刑事案件31起,破27起,破案率87%,发案同比下降16.2%;命案发 2起,破 2起。查处治安案件40起,同比下降2.4%,查处率100%。
【社区建设】 开办“爱心银行”,存储不同层面志愿者的爱心和服务,用于帮助困难人群。“爱心银行”有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不同年龄的“爱心储户”2000多人,由 234名志愿者组成3支服务队,到困难和弱势家庭,送去衣物 575件、烧柴 12车、各种养殖技术书籍325册,调解矛盾纠纷31起,提供便利服务543次。
【党风廉政建设】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采取“教育、制度、监督和惩治”并重的措施,实行分类施教,聘请行政效能监察监督员,建立预警机制和绩效、职责、风险相统一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对监察对象的廉政教育、监督和制约,全局各级党政组织和领导干部的勤政、廉政、惠政意识进一步增强。开展企务公开,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开展党风巡视和述职述廉,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违反党纪政纪行为,增强党员干部的自律意识。
【职工生活】 增加职工收入,职工平均年收入 8376元,同比提高12.3%,其中,教师工资增长42.6%。免收86户困难家庭的收视费、水费、取暖费共计50380元。全部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学杂费、微机费,为641名学生免收教科书费29435元,为92名住宿学生发放补贴4600元。 (唐鹏程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