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格达奇林业局加格达奇林业局 【综 述】 2006年,加格达奇林业局不断巩固基础工作,加大改制力度,调整产业结构,把工作重心转移到资源管护上,突出资源管护主导地位。进一步明确责任,使资源部门、各林场、管护区真正起到监督管理作用。把资源管护的好坏,作为考核基层领导干部的一项硬指标。结合“绿剑行动”,开展严厉打击破坏资源的大会战,对森林草原、湿地、土地进行综合管理。重点加强防火工作,有效控制流动火源。坚持营林体制改革,部分生产实行招投标制。推进重点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发展旅游业和北药开发,发展复合型经济项目,全面进行企业改革,有效地推动企业发展,共完成产值1.436亿元,完成增加值9839万元。多种经营收入1.041亿元,营林产值3943万元,职工自营经济收入3215万元。常规造林完成2787.8公顷,农业播种10万亩。
(张晓源)
【调整组织机构】 按照大兴安岭行署批复的《加格达奇林业局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加格达奇林业局根据新的职能,调整组织机构。将原有的8个林场和8个管护区,划分为 5个林场,6个经营所,5个管护区。机关由22个科室改制为16个科室。对编制和岗位进行重新核定,核定的编制和岗位共计1908个。对科级干部、机关科员、基层管理人员及二层机构管理人员实行竞聘上岗。
【生态建设】 投资86万元对厂址进行维修,美化、绿化、硬化。沿加卧公路建造 9个生态文明型检查站。制发《林下资源管理办法》,规范林下资源采集行为。加强湿地保护区建设,争取嫩江源湿地保护及恢复工程项目。加大对破坏生态违法案件的打击力度。开展“严厉打击破坏资源的大会战”及“绿剑行动”、“绿盾行动”等活动,对毁林开荒等违法行为,进行打击。对施业区金矿、煤矿进行全面治理,对采金船进行集中清理。全年查处涉林案件11起,刑事案件8起。
【森林防火】 加大防火宣传力度,重点对施业区农户、养殖户、野外作业点以及外来打工人员进行宣传,共印发防火宣传单4万份,彩旗标语270面,出动宣传车 200台次,建防火宣传一条街21条,设置横幅标语54条,制作永久性标语牌8个,对 10个有国电的防区安装防火宣传扩音设备。加强火源管理,共清理闲散人员 410人。落实防火责任制,签订防火责任状3410份,加强队伍建设,装备森林消防队伍 500人。支援扑打砍都河山火,受到国务院前线指挥部的表彰。
【营林体制改革】 结合复合型林业经济建设,实行沟系经营。对部分生产任务实行招标制,体现营林生产商品化管理。对营林资金实行专款专用,确保资金不流失。按着“预防为主,科学防控”的原则,科学地对病虫害进行预防监测。2006年完成营林产值 2766万元,3年造林回收率在80%以上。
【招商引资】 10月末,引进两个外资项目和一个内资项目,两个外资项目是,和加拿大雪诺资本有限公司签订拟投资5000万美元,在加格达奇林业局建设皇家国际度假乐园。和韩国统一农园株氏会社签订拟投资 200万美元,开发中草药项目。内资项目是,大连福人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大兴安岭北药、山野产品加工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资金到位1000万元。全年,招商引资2450万元,完成计划102%。
【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旅游业,对全局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申请建设古里山庄为重点的旅游景区项目,在东风林场开辟回龙滩漂流景点,完善多布库尔河漂流配套设施。继续扩大北药种植规模,种植面积 5005亩。进行新特品种的试验性种植,种植长白山人参、600株美国蓝莓、7000平方米平贝,都取得成功。完成白桦苗圃北药种植基地项目的扩建。与黑龙江省中药材GAP研究中心签订《北药种植科技依托合同》。对职工发展养殖业给予扶持。养牛 6707头、养羊51 590只、獭兔1024只。
【柞蚕养殖】 在加卧公路40公里道南和翠古公路20公里道北进行养蚕,占地11公顷,历时2个月,生产蚕茧1800公斤,共收入18 000元。扣除蚕种3500元、场地清理费 1000元、蚕场消毒200元、其他用品400元,纯收入12 900元。由于放养经验不足,部分蚕茧发生出蛾现象,少收入5000元。大黑山试验性柞树养蚕取得成功。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落实局、场两级领导包保责任制,逐级签订安全工作责任状,对全局 4次联合检查。及时处理职工群众来信来访案件,稳控知青工买断职工集体访。林业公安局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治安案件立案12起,查处违纪人员13人;刑事案件立案12起,查处犯罪嫌疑人12人。 (张晓源供稿)
责任编辑:邵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