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工会工作

工会工作

工会工作



  【综 述】 2007年,全区各级工会创建星级职工之家活动,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提升工会干部素质,全面提高工会工作水平。由地区总工会、科协、妇联、团委等部门联合在全区实施“家庭致富工程”。组成推进组到基层调研指导。先后两次在新林区召开全区推进“家庭致富工程”现场会。各级工会把发展职工自营经济作为实施“家庭致富工程”的主要载体。全区从业户数34 370户,从业人员47 042人,实现产值6.5亿元,同比增长11%,上缴税金2512万元。开展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双十佳”及模范班组创建活动,促进职工思想道德、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模、学习劳模、关心劳模的风尚。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地区总工会筹集助学资金10万元,基层工会筹集助学资金21万元。开展“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兴安巾帼建功立业工程”、“女职工爱心帮扶工程”。组织“安康杯”竞赛,集中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配合行政部门对事故隐患进行检查整改。在全区推进“五小专家”活动,建立职工依法维权“五小专家”队伍。探索民主管理新形式,坚持职代会报告制度,落实职代会职权。非公有制企业建立职代会制度工作取得初步进展。全区建立基层工会组织1003个,发展会员 143 000人,完成省总下达的工作目标。新建企业建会率100%,入会率96.93%。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双爱双评”活动。创建星级职工之家活动从县级工会向场科级工会、向机关事业单位、向私企工会延伸发展。23个县级工会取得五星级职工之家资格,四星级以上工会占县级工会总数的69%。在全区工会系统开展 “提升工会干部素质年”活动,举办全区工会主席理论研讨会,对如何当好工会主席、开展好工会工作进行探讨,表彰16名优秀工会主席。各地工会加强工会干部业务培训,围绕重点工作开展调研活动,调研报告、理论文章和信息的上报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采用率普遍上升。地区总工会理论研究工作、信息工作被省总工会评为先进单位。地区总工会被评为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区信访工作优胜单位。 (赵 清)
  【提升工会干部素质】 全区各级工会开展“提升工会干部素质年”活动,制发《大兴安岭地区总工会“提升工会干部素质年”活动方案》和《提高工会干部能力实施方案》。训练全区工会干部理论功、调研功、策划功、协调功、服务功。充分发挥工会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教育群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作用。组织全区各级工会主席开展“如何当好工会主席”大讨论, 开展评选优秀工会主席活动。 6月,举办全区工会主席理论研讨会。 结合全区工会“星级职工之家”的创建,在地总机关开展以“创新思想、创先工作、创优作风”为主要内容的“三创”活动。5个部门被评为最佳部门,3个部门被评为达标部门。地区总工会被中共黑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获全省工会组建和发展会员工作一等奖,被授予全国农林水利系统“模范职工之家”称号。                (李长军)
  【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 下发《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通知》,将11月定为“全区领会贯彻十七大精神学习月”,“学习月”活动结束后,地总机关组织全员考试,每人撰写一篇学习十七大精神心得体会文章。11月 6日,地区总工会组织召开各界职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座谈会。20余名工会干部、职工、劳模和女职工代表参加。各界代表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结合本行业、本岗位的特点,谈学习十七大精神的感受和下步打算。12月 4日,全区工会系统的干部代表70余人参加由地区总工会组织的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交流宣讲会。总工会主席张海峰作题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工会各项工作实现新的跨跃》的宣讲报告。并进行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心得交流发言。                (李长军)



  【“创争”活动】 在全区职工中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西林吉林业局被评为全省“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优秀单位,韩家园林业局、电力工业局、地区邮政局被评为全省“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先进单位,营林局林木种苗管理站工程师刘岩、林科所工程师徐永波被评为全省“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先进个人,大兴安岭职业学院医学护理系、加格达奇区第一中学政教组、网通公司网管中心被评为全省“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先进班组。  (李长军)
  【职工体育工作获得嘉奖】 大兴安岭地区总工会、大兴安岭十八站林业局工会获黑龙江省职工体育工作先进单位;阿木尔林业局工会副主席王金峰、漠河县总工会宣教部长史云平等同志获黑龙江省职工体育工作先进个人;新林区工会主席李景贤同志获全省支持职工体育工作优秀党政工领导干部称号。地区总工会被省总工会评为全省百万职工“迎奥运”健身活动月系列活动优秀组织奖。 (李长军)
  【出版发行《主人翁风采》作品集】 10月,由张海峰作《序》,地区总工会编辑的反映林区工会工作的《主人翁风采》作品集出版发行。作品集以反映大兴安岭地区工运活动为主线,收入大兴安岭地区各级工会各项工作和人物通讯 189篇,稿件来自新华社、工人日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妇女报、黑龙江日报、黑龙江工人报及省工会网等新闻媒体发表过的文章,地区总工会与 《大兴安岭日报》开设的“职工天地”专栏刊发的文章。 全书设“工运创新篇”、“时代先锋篇”、 “情系职工篇”、“创业致富篇”、 “岗位争先篇”、“产业推动篇”、“一线风采篇”七个篇目。从不同视角反映大兴安岭林区各级工会组织贯彻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思想和努力为林区经济发展建功立业的精神风貌。          (李长军)
  【第二届“力量杯”职工乒乓球赛】 12月17日,由总工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区“力量杯”职工乒乓球赛在加格达奇高山乒乓球俱乐部开赛,12月20日下午结束。各县区局及地直机关、驻加企事业 28个单位的30支代表队148名队员参加比赛,比赛进行男女团体赛82场,男子、女子单打比赛192场。经过274场比赛,塔河县总工会代表队、加格达奇区工会代表队、新林区总工会代表队和十八站工会代表队分别获团体赛前四名;张军、鄂志刚和刘立新分别获男子单打前三名;刘淑新、王雪峰和于丽双分别获女子单打前三名;漠河县总工会、加林局工会、广播电视局工会等11个单位获优秀组织奖;韩家园工会、地委党校工会等 7个单位获体育道德风尚奖。                                  (李长军)
  【广场文艺演出】 5月26日,由地区总工会主办的 “创业者之歌”广场文艺演出在新世纪广场举行。共演出12个节目。突出工会特色,宣传劳模、劳动者风采,展示林区职工新形象,《赞兴安》、《工会扶贫到咱家》、《声声把咱工人赞》、《兴安岭上走一走》、《快乐童年》等节目贴近林区职工群众,受到现场观众欢迎。                (李长军)
  【举办全区职工演讲大赛】 5月24日,大兴安岭地区总工会举办 “重森防、保生态、促和谐”为主题的全区职工演讲大赛。全区有14名选手参加演讲。参赛选手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运用大量实例,全面阐述做好森林防火宣传工作的内涵,歌颂森防第一线广大职工群众的先进事迹,表达广大职工开拓创新、全力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愿望和决心。新林区张红波、十八站林业局刘超、 呼玛县李晓辉分别以《绿色生命的恩赐》、 《让碧海让蓝天永驻兴安》、《牢记血的教训,构建和谐兴安》为题,获全区职工演讲大赛第一名;漠河县黄桂华、加格达奇区张晓静、松岭区扈雅娟、地直机关王春竹4人获大赛第二名。        (李长军)
  【“金秋助学”受助仪式】 8月21日,地区总工会举行全区工会系统 “金秋助学”受助仪式。向5名贫困学生代表每人发放 5000元助学金。地委副书记刘文波出席受助仪式并就“金秋助学”活动提出要求。地区总工会主席张海峰主持受助仪式。特困学生代表进行表态发言。地总筹集助学资金10万元,基层工会筹集助学资金21万元,资助中小学生 120多名。其中,资助62名学生上大学。                            (李长军)



  【开展征文活动】 地区总工会与大兴安岭日报社联合开展“我为构建林区和谐社会做贡献”征文活动,大兴安岭日报在“职工天地”专栏编发18期86篇稿件。《映日荷花别样红》等3篇获一等奖、《托起希望》等5篇获二等奖、《高扬风帆搏激流》等10篇获三等奖、《带领职工走上致富路》等8篇获特别奖。 (李长军)
  【财务管理】 学习贯彻全总“一改三策”,加大经费收缴力度,超额完成省总下达的上解经费任务。经费使用坚持服务基层,发展民生,重点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用于“送温暖”、捐资助学等资金占工会经费总支出的 20%以上。开展全区工会财务大检查, 对基层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调整工会专、兼职财会人员岗位补贴。 地总获2007年度上解省总工会经费先进单位、中华全国总工会市级工会财务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霍 华)
  【组织建设】 把建会和发展会员工作作为工会重点工作。至2007年 9月底,全区建立基层工会组织1003个,发展会员143 000人,完成省总下达的工作目标。新建企业工会327个,发展会员24 792人,其中,私营企业 308个。新建企业建会率100%,入会率96.93%。工会组建和发展会员工作被省总授予一等奖。                      (张治民)
  【农民工维权工作】 成立全区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组织领导机构,设立办公室,落实工作职责。元旦春节期间,在全区组织开展农民工平安返乡行动。配合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相继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全区建筑施工企业劳动用工情况专项执法检查和以小砖窑、小煤矿、小矿山、小作坊为重点的农民工合法权益专项检查。农民工王键、马凤国被省总评为全省十杰农民工。                          (张治民)
  【县级工会标准化建设】 以县级工会 “五好”(领导班子好、干部队伍素质好、工会职能履行好、经费收缴和财务管理好、办公现代化建设好)为目标,确定在漠河、塔河、呼玛3个县开展县级工会标准化建设。漠河县总工会被省总评为县级工会标准化建设达标单位。 
                                     (张治民)
  【干部教育】 制订《全区“十一五”期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举办两期工会干部岗位培训班,100多人得到培训。组织基层工会主席和地总机关干部 20多人,赴经济发达地区学习考察。全区各级工会培训工会专兼职干部400多人次。             (张治民)
  【劳动模范管理】 “五一”前夕,评选省十届劳动模范21名,先进集体 5个。评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1人。“五一”期间组织16名省级以上劳模赴京参加劳模表彰大会并赴南方观光考察。针对全区省级以上困难劳模的生产、生活状况,劳模的疗休养、政策落实和劳模管理等问题,进行调研,形成调研报告。采取听汇报、查看原始凭证、走访劳模等形式,对全国劳动模范“三金”发放使用情况进行检查。通过省检查组的检查验收。元旦春节期间,对全区全国劳动模范和生活困难省劳动模范进行走访慰问,发放全国劳模慰问金5.66万元,省劳模慰问金3.5万元。               (张 彬)
  【经济技术创新活动】 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推荐全国林业系统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优胜企业4个,优秀组织单位1个,优秀项目28项,优秀组织者 3名。地区总工会被国家林业局和全国农林水利工会授予全国林业系统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优秀组织单位称号。评选推荐“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振兴杯劳动竞赛”先进集体1个,先进个人2名。评选推荐全省“创新杯”竞赛活动优胜单位1个,创新示范岗2个,创新能手10名,创新成果10项,“创新杯”竞赛先进单位1个,受到省总工会等4家单位的联合表彰。地区总工会被授予全省“创新杯”竞赛活动先进单位称号。评选推荐全国优秀护林员12名,受到国家林业局和全国农林水利工会表彰。与地区公安局、地区劳动局、团地委等单位联合开展“保安员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评选推荐保安服务企业先进个人和先进保安企业。在全区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中,全区职工提合理化建议2754件,实施1728件。技术攻关、技术开发102项,技术革新327项,技术发明58项。总结推广先进操作法55项,参加职工技术比赛10 349人,技术培训20 060人,参加劳动竞赛30 044人。
                                     (张 彬)
  【劳动保护工作】 评选推荐全国“安康杯”竞赛活动优胜企业1个,省 “安康杯”竞赛活动优胜企业 2个,优秀班组2个,优秀组织单位1个,先进个人 2名。地区总工会被授予全省“安康杯”竞赛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称号。贯彻执行全总重新修订的《劳动保护“三个条例”实施细则》和《黑龙江省总工会劳动保护实施<三个条例>细则》,建立健全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劳动保护工作中的监督检查作用。冬运期间,与行署安监局在全区木材生产企业联合开展“除隐患,保安全,促冬运”竞赛活动。对活动中涌现出的 9个先进集体、34个先进班组、44名先进个人和5个优秀组织单位进行表彰。在全国 “安全月”期间,举办全区安全科普知识竞赛,设立安全咨询台,散发安全知识传单,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宣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安全知识等。          (张 彬)
  【审计监督】 派出审计组对8个县级工会 2006年度工会经费收支情况进行审计。提出34条审计意见和建议,责成相关部门进行整改。4至9月对县级工会2006年送温暖款、自营经济贷款进行专项审计检查,重点抽查10家单位。做到专款专用,无截留挪用现象。2007年,办理县级工会主席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2项。审计报告得到各级工会及干部管理部门的认可。在对中省直工会进行审计和调研中,贯彻落实全总《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工会经费审查监督工作的意见》,把审计、调研与依法宣传拨交工会经费工作结合,促使3家中省直工会补缴经费4万元。
                                     (武术光)



  【家庭致富工程】 发挥工会组织作用,密切与妇联、团委、科协的联系,共同推进工程的开展。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分别组织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表彰会、领导小组会议。通过跟踪指导,编制致富手册、开展宣传月、举办培训班等一系列措施,调动职工群众创业积极性。2007年,有 1866户一类重点帮扶家庭晋升为二类重点帮扶家庭,357户二类重点帮扶家庭达到富裕家庭标准,被帮扶家庭平均每户增收1923元。全区14个县、区、县级企事业单位帮扶对接阶段目标任务均达到要求比例5%以上。在年终目标考核中,新林区、漠河县、加格达奇林业局、呼中区、加格达奇区、图强林业局获先进单位。                (张 勇)
  【职工自营经济】 2007年,全区职工自营经济从业户数34 370户,从业人数27 024人,实现产值6.5亿元,同比增长11%,户年人均增收3048元,同比增长34.5%。    (张 勇)
  【帮扶救助】 下拨40万元救助资金,全部发放到困难职工手中。开展“金秋助学”活动,筹集32万元,帮助62名上大学。通过立体救助、补贴救助、项目救助、帮扶救助、法律救助,先后救助困难职工家庭1076人次。                      (张 勇)
  【兴安女职工建功立业工程】 将女职工建功立业活动与“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竞赛等形式的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有机结合,以经济技术创新为重点,组织动员女职工参加劳动竞赛、技术比武、技术创新、岗位技能达标竞赛等活动,全区女职工提合理化建议915条,实施 543条;技术攻关、技术开发、技术革新、技术发明154项,参加职工技术比赛3156人次,技术培训6814人次,参加劳动竞赛9185人次。“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期间表彰奖励在女职工建功立业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建功立业标兵岗”、“建功立业标兵”、下岗再就业带头人、先进女职工组织、个人和文明家庭。先进集体典型20个,先进个人典型80名。
                                     (刘玉兰)
  【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 有26 579名女职工参加“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素质达标”等活动,1067名女职工学历上一个档次,1397名女职工技术上一个等级。开展健康知识、法律知识、礼仪形象等专题讲座50多场。举办培训班、研讨班47期,培训专兼职女职工干部 170多人次,地区总工会在全总举办的“柯瑞杯”工会女职工工作理论征文活动中获省级优秀组织奖。
                                     (刘玉兰)
  【签订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 地总将推动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作为维权重点,全力推进。在全区组织开展《关于推行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加强女职工维权机制建设》的专题调研;制发《关于推进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工作的通知》,将此项工作纳入工会工作目标考核、星级职工之家创建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阿木尔林业局在省林业工会女职工委员会议上做经验介绍。 9家县级工会下发推行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9个县级工会将此项工作纳入工会工作、星级职工之家创建目标考核中,推动了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的签订。                           (刘玉兰)
  【为女职工办实事】 开展下岗失业女职工就业培训,聘请专家学者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45期,参加培训4000多人次;将困难女职工帮扶纳入工会帮扶体系。将单亲困难女职工作为帮扶重点。帮扶433名困难女职工,其中,单亲困难女职工175人。在助学活动中,为单亲困难女职工子女发放助学金6.2万元,51名单亲困难女职工子女得到资助;地总为100名单亲困难女职工办理女性安康保险。截止年末,全区女职工有 2万多人参加保险,其中,15人患病得到赔偿,赔付金额34万元。                             (刘玉兰)
  【非公企业“五小专家”活动】 在全区非公有制企业中评选“工资集体协商小专家”、“劳动安全卫生小专家”、“民主监督小专家”、“劳动争议协调小专家”、“劳动法律咨询小专家”等“五小专家”活动。经过模拟培训、报告会、宣传演讲、检查指导、总结交流等形式,全区共评选出5个优秀组织单位、5名优秀组织者、10名“五小专家”先进个人。此项工作在全省法律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介绍经验。                   (孙 杰)
  【企业民主管理】 通过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形式,让职工知厂情、议厂事,使职工真正参与到企业管理中来,为企业献计献策,提高企事业单位的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通过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拓宽工会与企业的沟通渠道,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10月,在全省企事业民主管理先进表彰会议上,新林林业局、西林吉林业局、塔河林业局、古莲河露天煤矿等四家单位被评为全省企业事业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徐大敏、王秀国、王涛等三人被评为全省企业事业民主管理工作优秀党委书记;黄安柱、郑怀玉、高恩柱、彭彦武等四人被评为全省企业事业民主管理工作优秀厂长(经理);许雪智、崔科学等二人被评为全省企业事业民主管理工作优秀工会主席。               (董春梅)
  【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 在全区范围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把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作为打造“和谐兴安”的重要内容,地区召开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制定《大兴安岭地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方案》,建立健全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各县区局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创建活动实施细则,初步形成由“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运作、职工参与、社会配合”的创建活动格局。全区已经建立工会组织的 288家企业全部参加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其中,建立职代会制度的201家,建制率70%;建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的企业178家,建制率62%。                   (董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