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媒
新闻传媒
新闻传媒
【广播电视综述】 2007年,行署广播电视局围绕地区“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构建和谐兴安,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工作思路,服务大局,做好新闻宣传,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舆论支持。 电台、电视台开辟 《贯彻“十七大”精神,构建和谐兴安》、《贯彻“两会”精神,构建和谐兴安》、 《落实 “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构建和谐兴安》、《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构建和谐兴安从我做起》、《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兴安》、《好日子》等专栏,连续播发《生态篇》、《文化篇》、《发展篇》、《社会和谐篇》、《政治和谐篇》、《产业篇》、《党建篇》等系列报道,分别从全区生态建设、文化事业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社会风气改善、重点产业发展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化和谐兴安宣传报道。两台开辟专栏,全方位多角度进行森林防火宣传,建成全区电视新闻稿件远程回传系统。全年播发各类新闻10 052条,其中,中央电视台发稿 19条,黑龙江省电视台发稿104条,地区电视台发稿4745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稿13条,黑龙江省人民广播电台发稿 170条,地区人民广播电台发稿4407条。省级以上获奖作品31个。
【“十七大”宣传报道】 两台开辟《创造新成就,迎接“十七大”》专栏,宣传全区各行各业和各条战线取得的新成就、创造的新业绩以及全区迎接“十七大”召开呈现出的良好精神风貌。“十七大”召开之际,两台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报道,新闻记者到社区、学校、商场、军营等地报道全区收听收看“十七大”情况。大会闭幕后,两台开设《贯彻“十七大”精神,构建和谐兴安》专栏,全面报道各级党委和基层认真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结合实际谋划工作情况,全年发稿363条。
【“两会”专题报道】 做好以地区“两会”为主要内容的大型会议和重大活动宣传报道,先后开设《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构建和谐林区》、《贯彻“两会”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和《解读“两会”》专栏。完成大会开幕、闭幕、新闻特写、“两会”特别报道等报道任务,相继报道全区各地各部门贯彻“两会”精神,精心谋划 2007年工作的做法,全年发稿886条。
【“构建和谐兴安”报道】 4月13日,电视台推出 《构建和谐兴安》专栏,以构建和谐兴安、“六大和谐”为主要内容,采用演播室访谈、小片加随机采访、典型事例及成就报道、批评性报道等形式。节目时长服从具体内容,弹性掌控,控制在10至30分钟,在《全区新闻联播》之后顺延播出,播出频率每周 3期,每周一、三、五首播,二、四、六重播。电台、电视台相继开辟《贯彻“两会”精神,构建和谐兴安》、《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构建和谐兴安》、《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构建和谐兴安从我做起》、《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兴安》、《好日子》专栏,连续播发《生态篇》、《文化篇》、《发展篇》、《社会和谐篇》、《政治和谐篇》、《产业篇》、《党建篇》等系列报道,分别从全区生态建设、文化事业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社会风气改善、重点产业发展情况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化和谐兴安宣传报道,全年发稿564条。
【关注民生报道】 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电台“科普大篷车”专栏向观众介绍身边的科学小常识。电视台与基层台联合推出12期联办节目,《今日播报》节目改版为《关注》,重点围绕和谐兴安建设进行深入宣传。电台《畅行天下》节目配合“5·6”火灾20周年,与团地委、地防指等单位联合发起“骑车走千里踏寻绿迹”活动,在交通节目中连续直播5期。
【森林防火宣传】 春秋森林防火期,两台及时开辟专题、专栏,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重点报道、典型报道和警示教育等。在防火戒严期内,防火布告、防火公益广告、防火规定等每天滚动播出,组织策划“5·6”大火反思日系列重点报道和全区森林防火专题片展播,做到森林防火宣传广播天天有声,电视天天有影。9月16日,两台出动 46人,首次使用电视直播车,高质量完成全国秋季现场会实况报道和防火演习现场直播工作, 得到与会领导好评, 全年发稿1669条。
【冰雪文化宣传】 宣传全区冰雪文化和冰雪活动开展情况,相继推出冰雪活动节目《挑战冰河,南北传递友情》、《冰上任驰骋》等系列报道,完成第四届中国漠河国际冰雪汽车越野拉力赛暨全国四驱拉力赛——漠河站比赛、黑龙江省初冬热身滑雪月大兴安岭开幕式和第四届中国·加格达奇国际冬泳邀请赛相关报道。
【增加文艺节目内容】 新开辟 “音乐方舟”、“心理咨询热线”、“阳光花季”3个栏目,4月1日开播,每天播出8小时40分钟。
【广播主持人大赛】 9月19日至22日, 黑龙江省广播主持人大赛大兴安岭分赛区比赛在地区电台举行。行署广播电视局成立领导小组,组成专家评委。全区93名选手参赛,经过 4天比赛,42名选手进入决赛。11月 2日,10名选手代表大兴安岭参加全省总决赛专业、业余和中学生组赛,获团体组织奖1个,二等奖2个,最佳人气奖2个,新人奖6个。
【公开招聘】 9月6日,按照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要求,本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行署广播电视局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电视男播音员1名,女播音员1名,电台男主持人1名,招考经结构化面谈、现场试镜和社会展示3个环节。
【对外宣传】 强化对外宣传和对上报道,提高报道质量。全年电台、电视台发稿 306条。其中,黑龙江省人民广播电台发稿170条,黑龙江省电视台发稿104条,中央电视台发稿19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稿13条。省级以上获奖作品31个,其中,国家级三等奖 1个,省级一等奖4个,省级二等奖6个,省级三等奖20个。
【事业建设】 自筹资金50万元,建成全区电视新闻稿件远程回传系统,解决县区局电视新闻向地台传送稿件和外出记者回传稿件问题,增强新闻时效性;开通大杨树农工商联合公司《大兴安岭新闻》传输通道,解决大杨树看不到地区新闻问题;争取省广播电视局资金47.5万元,修建电视发射台柏油路1.02公里,对电视发射塔进行防腐处理,对锅炉房进行维修;争取省广播电视局广电设备、资金近1000万元。其中,包括发射铁塔7座,机房6个,调频、电视发射机21部,测试仪器及配套资金等;电台安装第二套直播设备,电视台安装硬盘播出磁盘陈列和GPS自动校对系统;争取行署支持资金192万元,购置电视转播车和相关编采设备;11月23日,将黑龙江省电视台5套节目下传至各县区局;投资 80万元,进行有线电视网络光缆化改造,加区新增有线电视光接点28个;8月 10日,按照国家和省广电局要求,全区广电系统提前完成转星工作,共调试卫星地面接收天线874座,其中,系统内99座,系统外775座;全年有线电视创收324万元,广告创收37.86万元;经过近3个月的研究,9月,制定完成《大兴安岭广播电视技术平台五年发展规划》,首次将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纳入规范化管理。
【落实行政问责制】 开展行政问责制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加强领导,深入学习,认真查摆,梳理出 7个问题,进行有效整改。制定完善《行署广播电视局行政问责暂行办法》,明确和细化领导干部、各科室和工作人员职责,制定文明服务、热情服务、高效服务、依法服务、便民服务、廉洁服务具体措施,在职工大会上进行公开承诺。窗口科室建立健全服务事项公示制、代理服务制、限时办结制、失职追究制等问责制度,将制度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推进行政问责制工作落实,提高服务水平。
【行政执法】 在元旦和春节前加大对境外卫视接收现象整治力度,及时协调工商、公安、安全等有关部门,对加格达奇范围内电器销售商店进行集中执法检查。落实全省依法打击网络淫秽色情活动通知精神,联系地区信息产业局、公安局对全区所有网站进行监看,每周向省局报告一次大兴安岭地区广播电视系统打击网络淫秽色情专项行动的宣传部署、行动进展和网上监听监看情况,组织专人开展广播电视有线网非法传递境外电视节目专项整治行动,确保全区广播电视安全优质播出。
【创建活动】 和谐创建与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科室、文明个人争创活动和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开展文体活动,职工常年坚持做早操。 6月,举办全区广播电视系统首届“万里杯”职工乒乓球赛。实施家庭致富工程。完成地区组织的扑打山火和植树造林任务,继续保持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创建成果。
【队伍建设】 加强党的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思想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主要领导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行署广播电视局被评为全区发展型领导班子建设优胜单位和优秀领导班子。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开展“争、促、建”、“创先争优”、“我是大兴安岭人,我爱大兴安岭”和“和谐机关建设”活动,牢固树立“五种精神”。 (马云汉供稿)
【大兴安岭日报社综述】 2007年,大兴安岭日报社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新闻宣传坚持“三贴近”(近百姓、近家庭、近生活)原则,围绕地委、行署中心工作,服务大局,面向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着力拓展报道内容,创新报道形式,提高新闻宣传实效。全年编发各类消息、通讯、特写、言论等各类体裁新闻16 830余条,新闻图片2160余幅,专版108块,彩报 52期。重点报道贯彻落实“十七大”和地区“两会”精神、“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构建和谐兴安,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资源保护、招商引资、园区建设、森林防火、管理年、党建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及全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动态和经验,发挥地委机关党报的功能作用。大兴安岭日报社获地级以上奖励9项,个人获地级以上奖励56项。在黑龙江省第 34次报纸质量检测认定会上,《大兴安岭日报》被评为优质产品,全省地市级党报中名列第五名。
【“十七大”宣传报道】 “十七大”召开期间,《大兴安岭日报》开设《创造新成绩,迎接“十七大”》专栏,设立《“十七大”专讯》、《“十七大”特刊》,刊发“十七大”专稿、消息、通讯、社论、特写及评论等各类报道 165条,刊发与“十七大”相关的新闻资料图片67幅,彩报10期,专版21块。
【“两会”专题报道】 贯彻落实地区“两会”精神,成立以总编辑为组长、副总编辑为副组长的“两会”报道组,运用消息、专访、侧记、言论和图片等形式,抓动态、抓典型、抓经验、抓成就,全方位、多角度地对贯彻地区“两会”精神进行综合立体报道。开辟“贯彻地区‘两会’‘精神,构建和谐兴安”等专栏,刊发各类体裁文字稿件150余篇,图片60多幅,理论文章24篇,联合版彩报8期。
【省十次党代会报道】 4月23日,省十次党代会召开, 大兴安岭日报社派文字和摄影记者赴哈,利用即时通讯软件获得大会开幕通稿和照片,及时报道会议开幕的消息,在《大兴安岭日报》头条采用通栏标题套红,报道大会消息,配发图片,在一、二版开辟《省党代会专题报道》专栏,刊发专稿50余篇,图片40余幅,言论20篇,彩报3期。
【加格达奇新闻专版】 《大兴安岭日报》首次开办地方新闻专版《加格达奇新闻专版》,全面准确集中地报道兴安首府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取得的新成果,刊发稿件96篇,专版8块,图片16幅。
【重点工作报道】 重点报道全区“管理年”活动、殡葬改革、“以煤代木”工程、家庭致富工程、“三个基本”、“六大和谐”等重点工作,推广和介绍全区在推进落实重点工作过程中的新情况、新经验,刊发稿件420余篇,新闻图片163幅,开辟专栏107个。
【关注民生报道】 全年开辟“致富工程”、“百姓家事”、“关注民生”、“构建和谐兴安”等相关专栏61个,发稿241篇,新闻图片84幅。
【一线人物报道】 加大生产、工作一线各类先进人物宣传报道力度,全年刊发各类先进人物事迹200余篇。报道十佳道德模范、 “十佳公仆”,尹静等5名全省百名道德模范, 全省“十佳和谐之星”塔河县依西肯乡卫生院院长祁月英和图强女子军乐队、加格达奇北极熊冬泳队等模范先进集体和个人事迹,起到典型引路作用。
【校园专版】 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每周一期,每期刊发各类体裁稿件20余篇。开辟《习作园地》、《慧海拾珠》、《轻松课间》、《作文辅导站》、《校园拾零》、《班主任手记》、《烛光曲》、《知识窗》、《咬文嚼字》等栏目20余个。刊发学生习作 200余篇、教师教学心得100余篇、来信100余件,刊发言论100余篇,图片100余幅,通讯50余篇,关注贫困女童系列报道50余篇。
【“构建和谐兴安”报道】 重点刊发地区领导及地林直、县区局和县级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撰写的学习 “十七大”精神体会文章,编发专版12期,刊发理论文章 72篇,在理论上对“构建和谐兴安,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进行深刻阐述,回答“什么是和谐”、“构建和谐兴安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怎样才能实现和谐社会、共享和谐成果”,全方位、多角度,深入报道全区各地推进构建和谐兴安重点工作的新方法、新举措和新经验。围绕“六大和谐”建设,在一版连续推出 7篇“构建和谐兴安”系列评论,全年编发相关文字稿件和新闻图片 460余篇(幅)。
【文明创建宣传】 宣传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坚持以“我是大兴安岭人,我爱大兴安岭”、社会主义荣辱观、新时期大兴安岭精神教育、家庭致富工程、“三个基本”等为宣传报道素材,重点报道提高公民文明素质10项系列活动及和谐社会建设成果,连续报道《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区各地贯彻地区文明委在全区开展“讲文明,促发展,创和谐兴安”活动情况,报道全区63个全省文明创建先进单位事迹,刊发稿件200余篇,配发言论25篇,开设专栏4个,编发专版6块,图片240余幅。
【《大兴安岭日报·周末》改版】 12月29日,《大兴安岭日报·周末》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全方位改革,由对开八版大报改为四开16版小报,彩色印刷。贴近百姓、贴近家庭、贴近生活,新开辟《周末帮您办》、《要闻》、《生活周刊》、《兴安探秘》、《关注》、《纪事》、《理财》、 《以事说法》、《影视》、《时尚》、《健康》、《体育资讯》、 《白桦林》、《休闲园》、《神州博览》、《环球时讯》、《旅游》等专栏、专版20余个,百姓关心的供热、供电、供水、小区物业等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森林防火宣传】 加大春秋森林防火宣传力度,防火期内版面天天设有防火专栏,刊登防火警示口号,防火知识、法律法规及全区各地防火的好经验、 好做法典型介绍。编发专版8块,刊发各类稿件987篇,图片205幅,防火警示语200余条。
【法制宣传】 重视发展和谐、环境和谐、政治和谐、社会和谐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工作。在三版开设“构建和谐兴安”专栏,刊发专版,宣传“平安兴安”建设,及时报道地区领导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兴安”创建工作的重大活动以及“五五普法”工作报道,开辟《法在身边》、《法制课堂》、《人间真情》等11个专栏,编发各类法制宣传稿件400条篇,图片100余幅,编发新华社通稿20余篇。
【外宣工作】 报社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赴省进京,做沟通协调工作,长篇通讯《巍巍兴安绿意浓》先后在《黑龙江日报》、《中国绿色时报》整版刊出。“黑龙江省大兴安岭‘5·6’特大森林火灾20周年回眸”4篇系列通讯(近万字)在新华社连续刊发。全年在新华社、 《人民日报》、《黑龙江日报》、《中国绿色时报》等报刊刊发外宣稿件 306篇,其中,新华社发稿41篇,《人民日报》发稿9篇,《中国绿色时报》发稿29篇,《黑龙江日报》发稿 83篇,各网站发稿136篇,其他新闻媒体发稿8篇。
【党建工作】 加强党支部建设,党组织制度健全,委员分工明确。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结合报社实际组织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做到党委有安排部署,支部有行动落实,党员有学习收获。全年召开党委中心组学习会12次,各支部召开支委会36次,上党课24次,班子成员撰写心得体会文章13篇,人均记学习笔记3万字,电化教育和专题辅导6次,整改问题 5个方面、26个,建立长效机制 28项,党支部每月组织2次集中学习。创建学习型报社,每名处级干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参加所在支部的双重组织生活,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规范化、 制度化。年内7名预备党员按期转正,12名入党积极分子在培养中。
【创建活动】 以“创办一流报纸,构建和谐报社”为主要内容,开展“创文明科室,做文明职工”、“爱岗敬业比贡献”、“爱我报社,共创和谐”、“争先锋,促办报,建和谐报社”、“内创一流,外争上游”等系列活动。报社先后有20余人次受到上级部门表彰,记者部主任雷志国获第六届地级十佳公仆和黑龙江省十佳优秀公仆称号。
【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 组织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提高职工道德文明素质系列实践活动,制定活动方案。修订完善《大兴安岭日报社职工行为文明的若干规定》和《大兴安岭日报社职业道德建设“八不准”规定》;开展职工“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做到定对子、定目标、定时限,结对子36对;以学“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反腐倡廉学习读本》等为基本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办报各个环节和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并进行检查和测试。
【普法活动】 开展“五五普法”活动,做到与加强班子建设相结合,坚持党委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提高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依法管理报社能力;与加强队伍建设相结合,加大对编采队伍相关法律知识培训力度,提高新闻工作者依法采编水平;与构建和谐报社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普法、学法活动,积极营造依法办事、共建和谐报社的良好氛围;与报纸宣传相结合,充分利用报纸媒体,广泛宣传“五五普法”活动典型经验,开辟专栏、编发专版。全年党委中心组集中学法6次,干部学法4次,职工普法2次。
【获奖情况】 在黑龙江省第34次报纸质量检测认定会上,《大兴安岭日报》被评为优质产品,全省地市级党报中列第五名。报社记者雷志国、荆学华采写的消息《呼玛县委、县政府倾力打造亲民政府形象,不建办公楼,为民造福祉》获黑龙江省新闻奖报纸消息类二等奖;郭均伦采写的评论《值钱的不是面子》、鲍大鹏、刘慧锋、田澍良、龚皓采写的通讯《瞄准奥运的山里女孩》分别获黑龙江省新闻奖报纸评论类和报纸通讯类三等奖。
【包村工作】 包村呼玛县三卡乡老道店村,在报社编辑、记者五六个人合用一台陈旧老化电脑的情况下,挤出资金为其购买新型液晶电脑和打印机,方便村民通过互联网查询致富信息和种养殖新技术。老道店村送报社一面绣有“真情帮扶结硕果,携手共建新农村”锦旗。
【新闻扶贫】 在二、三版开辟“致富经”、“创新与发展”等专栏,刊发《青山绿水鸭欢唱,致富路上奔小康》等新林区新农村建设稿件130余篇,图片70余幅。 (于 洋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