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专家人物

专家人物

专家人物






  【编 审】 刘庚正,男,汉族,黑龙江省巴彦县人,1949年 5月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大兴安岭地区地方志办公室调研员。
  1969年11月在空军364部队服兵役,历任直属队文书、班长、副排长、代理排长等职,1975年 5月退伍在大兴安岭地区长途线务站任线务员,1976年12月调入大兴安岭地区公安局任内勤、侦察员、预审员等职,1987年5月调入大兴安岭地区行署任秘书,1991年8月调入现单位任编审科副科长、科长,1996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函授本科,同年9月任大兴安岭地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2000年9月晋升副编审,2006年11月任现职,2007年9月15日经黑龙江省人事厅批准晋升编审。刘庚正从事地方志工作17年间,持之以恒地学习与研究通史、地方史、专业史及史志鉴理论,系统学习掌握了历史学、民族学、历史地理学、方志学、年鉴学等专业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累计摘记各类卡片记学习笔记360余万字,先后发表专业论文 18篇,学术会议交流9篇,获奖12篇。主编《大兴安岭年鉴》2000至 2006卷、《大兴安岭地区志》、《大兴安岭史志鉴编纂与研究》及11部地区专业志,他直接承写 300万字。2000年,编审和总纂《塔河县志》获省一等奖;论文《主编要增强自身素质》获省一等奖;2001年,独立编审《大兴安岭纪律检查志》,论文《呼玛县志及续志得与失》获省优秀论文一等奖;2003年,主编 210万字《大兴安岭历史编年》获省三等奖,主编90万字《大兴安岭概况》(上下卷)获省佳作奖,独立编审《大兴安岭地区财政志》、《大兴安岭森林经营技术推广站志》,主编《大兴安岭年鉴》2000卷、2003卷获省二等奖;2004年,独立主编《历史丰碑》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年,独立主编《大兴安岭地区邮电通信志》、《大兴安岭地区金融志》、《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防火志》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年,独立编审《大兴安岭林管局农工商联合公司志》、《韩家园林业局志》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2004至2007年,独立创编《大兴安岭历史地图集》方志出版社待出版。刘庚正在清苦、艰苦、辛苦的地方志工作岗位上,十几年如一日,甘于奉献,淡泊名利,带病坚持工作,节假日从不休息,每天工作到深夜。由于他工作成绩突出,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地史志战线先进个人,1998、1999年被地委记三等功,1999年被评为大兴安岭地区优秀共产党员、地级“十佳公仆”,获黑龙江省“十佳公仆”提名奖 (省级劳动模范待遇)。



  【教 授】 刘云兴,男,汉族,黑龙江省肇东市人,1958年 6月生,大学学历,现任大兴安岭职业学院人事处处长、“九三”学社大兴安岭地委副主任委员、大兴安岭地区政协委员、加格达奇区人大代表。
  1974年下乡,1975年参军,曾任班长、校外辅导员,1979年4月退伍。1983年7月毕业于齐齐哈尔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分配到大兴安岭广播电视大学任教师。1985年12月任大兴安岭广播电视大学文科副科长,1988年任教务处副主任,1994年任大兴安岭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学院文科教研室副主任,1999年任教学处主任,2002年 1月任大兴安岭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2003年3月任现职,2007年9月 1日经黑龙江省人事厅批准晋升中文教授。刘云兴从教20多年来,主持开展过省级科研课题研究,曾获地区优秀教师和地区“十大名师”等称号。先后开设大学文科类课程十余门,总计授课超过1万学时,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作品近20余万字。1990年,《山鬼》形象赏析获大兴安岭地区科研成果奖。1996年,《浅谈“发散思维”与“收束思维”在写作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刊载于《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谈电大“普专”学员的几种不健康心理及其矫正》刊载于《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读袁枚“鬼买缺”和“枯骨自赞”》刊载于《学习与探索》期刊。2005年,《高职高专院校招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刊载于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杂志。2007年,主编《应用文写作综合教程》一书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论文《看长恨歌评王安忆笔下王琦瑶的悲惨人生》刊载于《“今日科苑”期刊;论文《活着不管你有一个什么样的父亲——〈我弥留之际〉中的父亲形象》刊载于《就业教育学院学报》;论文《历史向前走了,时间却停留在他们的笔下——箫红与张爱玲比较》刊载于《林区教育》期刊;论文《苍凉在侧——与安娜相比艾玛的命运走向》、《关于高职高专院校招生问题的几点探索》、《浅谈高校学生如何转变就业观》刊载于《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学报》。



  【教 授】 李学,男,汉族,黑龙江省望奎县人,1960年12月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大兴安岭职业学院林业管理系主任、党总支书记。
  1983年 7月毕业于东北林学院,分配到大兴安岭林业干部学校,历任教师、教研室生产技术组组长、林业教研室负责人。1990年4月任大兴安岭林业学校林业教研室副主任, 1998年12月任教育处主任、党支部书记,2003年2月在现单位任现职,2007年9月 1日经黑龙江省人事厅批准晋升教授。李学担任领导职务后,从整章建制、常规教学、联合办学、教学交流及日常管理等方面入手加强学院教务教学管理。从教多年,先后在国家级和省级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副主编、参编6篇论著,主持2个省级科研课题研究,获多个奖项。1995年,论文《解决林区烧柴之我见》刊载于《中国林业》,《浅论调整教与学两个主导因素》刊载于《中国林业教育》,《浅析林业课教学过程中三个基本因素》刊载于《黑龙江中专》,《森林资源消耗不可轻视烧柴用柴量》刊载于《林业经济参考资料》。1996年,副主编《森林防火与防火机械》一书由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出版,论文《对寒温带园林绿化树种选用的浅见》刊载于《林业月报》,《谈谈帽儿山林场森林土壤分布规律》刊载于《黑龙江林业调查》,《寒温带绿化树种选用之我见》刊载于《中国林业》。2001年,《森林资源管理专业2000级教学改革试点方案》获地区教育学会科研成果二等奖,论文《调整教学计划改革教学手段》刊载于《林区教学》,《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几点浅见》刊载于 《中专天地》, 《浅谈人工造林与管护》刊载于《省森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副主编《森林防火学专论》一书由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出版,《探索教学改革突出能力本位》获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学会科研成果一等奖。2005和2007年,主编论著《林学概述》和《林业技术导论》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主持《高职教育校内实践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获省教育厅科研成果三等奖。



  【教授】 王瑞娟,女,汉族,内蒙古海拉尔市人,1954年11月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大兴安岭职业学院艺术体育系主任、党总支书记。
  1978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分配到大兴安岭师范学校任教师,2004年9月晋升副教授,2007年9月1日经黑龙江省人事厅批准晋升教授,任现职。王瑞娟28年来一直工作在教育一线,她教授声乐和钢琴专业课,教学中因材施教,采取“一对一”教学方式。1992年,中央电视台《同一片蓝天》节目组专程录制大兴安岭地区普及素质教育音乐教学片断,同时播放在央视1、2、3、4频道。多年来,所教学生通过全国钢琴业余考试十级若干名,创作的声乐作品多次获省级奖项,指导的声乐学生在黑龙江省中等学生声乐大赛中获一等奖。2004年,王瑞娟编导创意大型五幕音乐剧《为了绿色的永恒》获黑龙江省大学生艺术节大赛三等奖,编导的表演获大兴安岭地区模特大赛一等奖,代表大兴安岭向省级领导作汇报演出。2007年,编导的大型晚会《魄力兴安》教育部专家组给予高度赞扬。1999年担任大兴安岭职业学院女子军乐队主要指导,职业学院女子军乐队在全区军乐大赛中获一次一等奖、三次二等奖,2004年女子军乐队获A组最佳服饰奖。2006年9月,女子军乐队代表职业学院赴哈尔滨参加黑龙江省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表演(全省唯一参演乐队),为两届大兴安岭地区教师节大型文艺汇演担任总编导。多年来,撰写大量学术论文,5篇在国家级期刊发表,6篇在省级期刊发表,2005年出版专著《声乐适用教程》。2006年 3月,主持《鄂伦春民歌的开发与研究》科研课题项目研究,填补了大兴安岭少数民族民歌艺术的研究空白,被确立为省高校科研课题。2007年,主持《大兴安岭旅游工艺品的研究与开发》科研项目进入结题阶段。2003年被评为大兴安岭地区第十届劳动模范,连续几年被评为大兴安岭职业学院先进工作者。



  【教 授】 胡雪芬,女,汉族,浙江省杭州市人,1958年 5月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大兴安岭职业学院医学技术系副主任、学科党支部书记、大兴安岭地区医学教育学科带头人。
  1975年7月在吉文林业局药场参加工作任知青,1978年3月考入大兴安岭卫生学校中专班护理专业,1980年 2月毕业留校任教师,1993年自考哈尔滨医科大学护理专业,1994年在黑龙江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函授学习,1998年任大兴安岭卫生学校基础学科副主任,2000年任学科主任、高级讲师,2002年在大庆职工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就读获学士学位,2003年在现单位任现职,2005年取得全国执业药师资格, 2006年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晋升副教授,2007年9月1日经黑龙江省人事厅批准晋升教授。胡雪芬从教 20多年来,讲授过微生物学、免疫学、寄生虫学、药理学、卫生学、卫生保健等十几个专业课程。2003年 3月,组织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子课题研究《“体验型”课型在高职院校医学基础护理课程体系教学中的应用与推广》获优秀课题组奖、研究成果一、二、三等奖、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主编《护理技能操作指南》,2007年主编《基础护理课改实践考核与评价》。多篇论文在黑龙江医学职业教育研讨会上获奖、在省级期刊发表。2006和2007年,论文《沙眼衣原体感染的诊断进展与应用》、《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护理教学》在《中国伤残医学》国家级期刊发表。2003至2006年间,胡雪芬先后获第四届地级“十佳公仆”、地区“三八”红旗手、兴安十大女杰提名奖、大兴安岭地区优秀教师、优质课教师、黑龙江教育工会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和黑龙江省高校名师等称号。



  【主任医师】 李东,男,汉族,辽宁省海城市人,1966年10月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医学学士学位,现任大兴安岭地区医院外一科主任,大兴安岭地区普外专业学科带头人。
  1987年 8月毕业于大兴安岭卫生学校医疗大专班,分配到大兴安岭地区医院外一科任医生。1996年7月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学专业本科毕业后,回现单位任外一科主治医师,2002年9月任外一科副主任医师,2007年9月1日经黑龙江省人事厅批准晋升普外医学主任医师,任现职,兼任黑龙江省专家库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截瘫研究会黑龙江省分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黑龙江省抗癌协会第四届理事、黑龙江省抗癌协会乳腺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第二届创伤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医师协会胸外专业委员会委员、大兴安岭地委党风廉政监督员、大兴安岭地区计划生育委员会早期教育专家、大兴安岭劳动能力鉴定专家等职。李东从医20年如一日,恪尽职守,勤奋敬业,积累了丰富的普外专业临床经验,先后在国家和省级期刊发表医学论文9篇、医学论著1部,获奖多项。1999年,论文《颈部淋巴结切除48例体会》刊载于《黑龙江医学》,《肝外伤56例治疗体会》刊载于《黑龙江医药》,《管状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中的应用技术》被评为大兴安岭地区新技术一等奖,论文《腹部多发伤86例诊治体会》、《急性坏死性胰腺炎37例诊治体会》刊载于《伤残医学杂志》,并在2000年被评为大兴安岭地区自然科学技术优秀论文二等奖和三等奖, 《肝巨大囊肿在B超诱导下的介入治疗技术》获大兴安岭地区新技术一等奖。2002年,论文《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的诊断与治疗》刊载于《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3年,《腹腔镜在胆囊良性疾病中的应用技术》和《大肠癌术后门静置管化疗预防肝转移技术》获大兴安岭地区科学技术三等奖。2005年,论文《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38例临床分析》刊载于《中华综合医学杂志》。2006年,论文《腹部多发伤治疗分析》、《小切口胆囊切除术30例体会》、 《抗生素在外科急腹症手术中局部应用274例报告》刊载于《中华综合医学杂志》, 任编委的 《实用外科学》一书由黑龙江人民医院出版社出版。李东1999年被地区科协授予全区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02年被大兴安岭地委、行署授予第四届地级“十佳公仆”称号,2003年被评为大兴安岭地区第十届劳动模范,2005年被评为大兴安岭地区第六届“十大杰出青年”,2006年被授予大兴安岭地区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称号。



  【主任医师】 解波,女,汉族,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人,1962年12月生,九三学社社员,大学学历,医学学士学位,现任大兴安岭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所所长。
  1982年 8月毕业于呼伦贝尔盟卫生学校,分配到大兴安岭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科工作,1993年3月晋升预防医学主治医师,1995年8月任疾控中心计划科副科长,2002年 1月任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所副所长,完成黑龙江省委党校经济管理函授本科学业后,同年 9月晋升预防医学副主任医师,2003年5月在现单位任现职,2004年3月进修大庆职工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06年获医学学士学位,2007年9月1日经黑龙江省人事厅批准晋升预防医学主任医师。解波在疾病预防控制战线工作25年,撰写论文29篇,省级刊物发表24篇,国家级刊物发表 5篇。2002年,论文《大兴安岭地区麻疹流行病学分析》刊载于《中华临床实用医药杂志》,《大兴安岭地区2001年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调查》和《大兴安岭地区1994至2001年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刊载于《中国综合医药杂志》,副主编《传染病监测》一书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年,论文《大兴安岭地区鄂伦春族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刊载于《中华临床中西药杂志》,《大兴安岭地区结核病防治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浅谈》刊载于《中华综合医学杂志》,任编委的《新编临床诊疗与护理学》一书由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结核病防治科普图片被评为省防痨协会第三届科普作品最佳设计奖。2002、2004和2006连续 3年对塔河十八站乡和呼玛白银纳乡鄂伦春族,加格达奇加北乡、白桦乡、加格达奇发电厂重点人群进行结核病普查和流调,为大兴安岭地区治疗和预防结核病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解波2000年被地区妇联评为先进少儿工作者,2002年被省卫生厅评为全省计划免疫先进个人,2006年被卫生部评为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先进个人,2007年任黑龙江省防痨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任医师】 唐晓云,女,汉族,黑龙江省五常县人,1965年11月生,大学学历,现任加格达奇区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
  1987年7月毕业于绥化地区卫生学校医疗班, 分配到加格达奇区人民医院眼科工作,1993年晋升医师,1994年考入牡丹江医学院大专班临床医学专业,1997年晋升主治医师,1999年10月参加黑龙江省《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县级医院眼科培训,2002年毕业于齐齐哈尔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同年9月晋升副主任医师,2006年 12月进修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2007年9月1日经黑龙江省人事厅批准晋升主任医师。任职以来,唐晓云能独立承担眼科预防、保健及治疗全部工作,参加有关科室的会诊及讨论,有效组织急重病人抢救,熟练掌握疑难杂症诊断和治疗技术。2002年通过学士学位英语全省统一考试。论文《挫伤性前房出血20例临床分析》、《老年性玻璃体积血及手术愈后分析》、《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葡萄膜炎32例分析》刊载于《中华实用医药杂志》,参与编写的《现代实用医学概论》一书由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主任医师】 刘文,男,汉族,内蒙古牙克石市人,1967年 8月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加格达奇区人民医院外科主任。
  1988年8月毕业于大兴安岭卫生学校医疗大专班,分配到现单位任外科医师,1993年3月任普外科医师,1995年9月任普外科主治医师,2000年9月在齐齐哈尔医学院普外科脱产学习,任现职,2002年8月晋升副主任医师,2007年9月 1日经黑龙江省人事厅批准晋升主任医师。刘文参加工作十几年来,积极钻研探索外科病知识理论,努力提高外科专业基本技能,救治外科病人3000余人。1991年、1992年两次进修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普外、胸外科。能够进行胃大部切除术、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直肠癌根治等外科疑难病症的治疗。2003年开展的胆、肠吻合术填补了区医院空白,被地区卫生局授予“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讲医德,正医风,展白衣天使风采百名标兵”称号。2005年被地区总工会授予“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知识型职工标兵称号, 《大兴安岭日报》和大兴安岭电视台3次报道刘文先进事迹。2007年,参与编写《实用外科治疗与护理》一书(《急腹症》和《周围血管疾病》章节)由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论文《老年人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66例临床分析》、《疝环充填或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体会》刊载于《中华医学探索杂志》,《老年人急性胆囊炎手术的临床治疗》刊载于《中华临床医学杂志》,《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9例临床分析》刊载于《中华临床实用医药杂志》。



  【主任医师】 孙柏玲,女,汉族,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1953年12月生,大学学历,现任加格达奇区第二人民医院传染科主任。
  1976年12月毕业于南京铁道医学院医疗专业,分配到塔河铁路医院从事内儿科临床工作,1978年1月任内科医师,1980年2月进修南京铁道医学院临床医师基础理论专业,1981年 3月任塔河铁路医院内儿科医师,1987年10月晋升内科主治医师,任内儿科主任,1996年 9月调入加格达奇铁路医院任二门诊部主任,1998年晋升副主任医师,任现职,2007年9月1日经黑龙江省人事厅批准晋升主任医师。孙柏玲从医30年,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医学临床实践中,能熟练进行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诊治和危重病救治及常见感染性疾病诊断、重症传染病诊治抢救等。为适应学科带头人工作需要,孙柏玲钻研妇科、儿科、外科及皮肤科疾病与专业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技术,学习掌握X线、 CT、彩超、MRI、FCT介入诊断及治疗,免疫学基础与临床、与专科疾病及免疫治疗(非特异性及特异性)等边缘学科知识,与哈中心医院肝病研究中心开展技术协作,更新了传统肝病诊疗方法,与省内专科医院及国家级肝病专科医院开展新技术20余项,引进肝病治疗药物20余种。多年来撰写医学论文20余篇,4篇在国家级期刊发表, 11篇在省部级期刊发表及学术交流。进行“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和“长效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疗效观察”等10项医学科研项目研究。2007年,参编 《新编临床急诊学》(编写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章节)由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孙柏玲曾多次被哈尔滨铁路局、分局及本单位评为优秀女职工、“三八”红旗手和劳动模范等,连任两届加格达奇区人大代表。



  【主任医师】 王景超,男,汉族,内蒙古克一河人,1966年 6月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呼中区医院副院长。
  1987年8月大兴安岭卫生学校中专毕业后,分配到现单位任外科医师,1993年9月哈尔滨医科大学专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在现单位任外科主治医师,1997年 5月进修齐齐哈尔第一医院普外、骨外科,1999年5月任呼中区医院外科副主任,2002年9月齐齐哈尔医学院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晋升副主任医师,任外科主任,2005年5月进修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2007年9月 1日经黑龙江省人事厅批准晋升主任医师,任现职。王景超从事外科临床工作20年,擅长普外、骨创伤显微外科、肛肠科、外固定支架治疗各类骨折,在省级以上医学杂志发表论文 8篇,参与著书2部。1994年,论文《直肠癌盆腔清除术》刊载于《黑龙江医学杂志》。 1995年,论文《肠梗阻118例分析》刊载于《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1999年,论文 《前臂逆形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刊载于《中华误诊学杂志》。2000年,论文《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临床分析》刊载于《中华误诊学杂志》。2001年,参编《消化道疾病理论及实践》一书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2002年,论文《髌爪器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作用》、《髁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优缺点》刊载于 《中华临床实用医学杂志》, 《门脉高压症治疗新进展》刊载于《黑龙江医学杂志》。2007年,参编《现代实用医学概论》一书由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主任医师】 王汝梅,女,汉族,山东省泰安市人,1968年 6月生,大学学历,现任呼中区医院副院长。
  1990年8月大兴安岭卫生学校医疗专业大专班毕业后,分配到现单位内科工作,1993年5月进修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内科,任医师,1997年4月任内科副主任,1999年 12月任内科主任,2002年 7月哈尔滨医科大学专升本毕业,进修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急诊内科、ICU,是年9月晋升副主任医师,2004年10月任现职,2007年9月1日经黑龙江省人事厅批准晋升主任医师。王汝梅从事内科工作18年,擅长心脑血管病诊治,能熟练掌握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术、脑梗塞动脉、静脉溶栓术及休克、心衰的抢救技术。2002年以来,成功抢救有机磷中毒、心肌梗塞、上消化道出血、酮症酸中毒、休克心衰等急重患者 300余例。1993年以来开展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术,心梗抢救成功率70%,先后成功溶栓 60多例。2007年,论文《洛泰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高血压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刊载于《中华新医学杂志》,论文《脑卒中合并真菌性脑炎30例临床分析》、《小脑出血12例临床分析》、《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HORRER综合征合并脑梗死98例分析》刊载于《中华临床实用医药杂志》。著书2部,《现代实用医学概论》和 《神经疾病综合征》由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05年,王汝梅被评选为大兴安岭地区“三八”红旗手、中青年专家。



  【主任医师】 李德龙,男,汉族,河北省涞水县人,1953年 1月生,大学学历,现任呼中区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1971年7月黑龙江省中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现单位药剂科,1978年8月黑龙江中医学院中医医疗专业毕业,在现单位中医科任医生,1982年4月在黑龙江中医学院复训补课,1994年9月晋升副主任医师,2007年9月1日经黑龙江省人事厅批准晋升主任医师。李德龙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多年,运用辩病与辩证相结合方法,处方药味少、药量大,体现中西医双重理论指导学术风格,擅长治疗三叉神经痛、顽固性头痛、神经官能症、阳萎、肾病、口腔溃疡、寻麻疹、针力治疗颈肩腿痛等疾病。2007年,论文《新制温胆汤治疗顽固性寻麻疹37例》刊载于《中国中医药科技杂志》,论文《祛痹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刊载于《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副主编《膝关节疼痛问答》一书由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主任医师】 杨晓丽,女,汉族,山东省莱州市人,1963年11月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塔河县鄂伦春民族医院院长。
  1982年 7月毕业于呼伦贝尔盟卫生学校妇幼医士专业,分配到塔河县医院妇产科任医师,1990年9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专科脱产学习,1993年9月在塔河县医院妇产科任主治医师,1996年10月进修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1999年 9月哈尔滨医科大学本科函授毕业,晋升副主任医师,任塔河县医院妇产科主任,2004年 3月经双推双考任塔河县卫生局副局长,2006年3月在现单位任现职。2007年9月1日经黑龙江省人事厅批准晋升主任医师。杨晓丽从医 20多年,能熟练诊治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症,治愈多例功能性子宫出血、不孕症等病人,独立做子宫全切术、卵巢囊肿切除术、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腹膜外剖宫产术及各种计划生育手术。1993年,论文《TCU——220型宫内节育器250例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青春期功血98例》刊载于《中国医药卫生工作文集——妇产科专集》。1997年副主编《钙·维生素D与生命》一书由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98年,论文 《113例妊娠期宫内感染检测分析》、《计划分娩384例临床分析》刊载于《医学科技进展杂志》。2006年,论文《妊娠子宫破裂 15例临床分析》、《宫颈钳夹宫颈术治疗产后出血208例临床分析》刊载于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妊娠期糖尿病母婴愈后临床分析》刊载于《中华临床实用医学杂志》。2007年,论文《吸入50%N20行无痛分娩临床观察》、 《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120例临床分析》刊载于《中华临床实用医学杂志》,副主编《现代实用医学概论》由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杨晓丽1999年被评为全区巾帼创新带头人,2004年被评为全区先进女职工之友,2005年被评为全省妇幼卫生工作先进个人,2006年被评为全区巾帼建功标兵、全省卫生系统县域农村优秀卫生人才,2007年被地区妇联评为“三八”红旗手标兵,《大兴安岭日报》曾以“守护民族兄弟的健康”和“为了白衣天使的诺言”为题刊登杨晓丽事迹。



  【主任医师】 王臻铸,男,汉族,山东省黄县人,1952年 4月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塔河县人民医院业务副院长。
  1969年 8月参加工作,分配到大杨树达拉滨农场,后调入加林局古里林场任营林员,1972年 3月调入大兴安岭地区卫生学校,同年 5月进修黑龙江省卫生学校专攻人体解剖标本制作,1980年5月毕业于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医疗系,任大兴安岭地区卫生学校解剖教员,1982年4月调入塔河县人民医院任外科医生,1988年4月晋升外科主治医师,1990年5月进修上海仁济医院外科,1995年9月晋升副主任医师,1999年 12月任现职,2004年起兼任塔河县计划生育局副局长,2007年9月1日经黑龙江省人事厅批准晋升主任医师。王臻铸20多年来始终工作在临床第一线,能有效治疗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对外科疑难病症和急危重症的抢救治疗有独道创新,撰写学术论文17篇,分别发表于国家级刊物或参加国际和国家级学术交流。1994年,论文《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十二指肠残端大出血的教训与再手术治疗》获全国第二届基层医学理论与实践优秀论文奖。1995年,担任《当代中国基层医疗临床实践》一书编委,自行设计研制成功《探针导引挂线疗法在肛裂治疗中的应用》被林业部科技成果数据库储存。1996年被聘《现代基层医学》编辑部特约编辑。1997年,论文《十二指肠残端再游离重新包埋法的运用与疗效观察》参加德国柏林第二届国际医学优秀科技论文交流会获国际优秀医学论文奖,2001年 8月《健康报》以《胃术后并发顽症难题有解》为题报道该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2004年在全国医药卫生优秀科技学术成果交流会上获一等奖。 1998年,论文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至小肠广泛性淤血坏死的治疗与分析》被推荐参加东西方医学国际交流暨流行性传染病防治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 他被华西医科大学普外学术研究会吸收为会员。 1999年,王臻铸业绩收载于《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第三卷。2000年,被当代中国名医特医选编工作委员会授予“1999/2000世纪名医”称号。2002年,论文 《盘古天然矿泉水可预防高血压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观察与分析》获地级科技进步奖。2003年,被世界好医师协作网、当代中国名医特医选编工作委员会授予“大医精成,医精德馨”称号。



  【主任医师】 姚丽琨,女,汉族,黑龙江省绥化市人,1959年 8月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图强林业局医院副院长。
  1980年7月毕业于山东潍坊医学院,分配到图强林业局职工医院内科工作,1995年4月进修哈尔滨医科大学神经内科,1996年5月在现单位任内科主任,2000年9月晋升内科副主任医师,2002年8月进修齐齐哈尔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2007年1月佳木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任现职,9月1日经黑龙江省人事厅批准晋升内科主任医师。姚丽琨从医27年,刻苦钻研医学业务知识,爱岗敬业,待患如亲,医术精湛,近 7年成功抢救内科急危重病人近千例,接待患者万余人次,心脑血管病溶栓百余例,成功率100%,成为学科带头人,撰写论文30余篇。2006年,论文《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观察》刊载于《中国民康医学杂志》,《肝素葛根素合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普罗帕酮和毛花苷丙转复非膜病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比较》、《参麦注射液对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性损伤的防治》刊载于《中华临床实用医药杂志》。2007年,参与编写《现代实用医学概论》一书中“肾脏内科部分”由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论文《急性无结石性胆囊炎58例临床分析》、《低钾性周期性麻痹86例病因分析》、《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中、高危险组73例疗效分析》刊载于《中华临床实用医药杂志》。2002年,在全区兴安巾帼双文明竞赛活动中被评为先进女职工,同年被评为图强林业局劳动模范。2003年,被评为图强林业局劳动模范标兵,在全区卫生系统“百名标兵”评比活动中被评为先进个人,在大兴安岭地区“巾帼建功”竞赛活动中被评为“巾帼建功标兵”,多次被地区卫生局授予“人民好医生”、“先进个人”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