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下一代工作关心下一代工作 【综 述】 2007年,全区各级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贯彻落实《黑龙江省关心下一代工作细则》,以帮扶弱势青少年为工作主体,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全区青少年帮扶对象2016名。救助贫困生631名、帮助留守生、流动生796名,帮教转化15名劣迹青少年。创建五好社区、六有村屯、四佳学校活动,新林、呼中、十八站被评为创建先进单位。创建学校、家长、社区三位一体的寒暑假学生教育格局。在抗战60周年、建军80周年开展革命传统教育,8.4万青少年听取报告。6.5万青少年参加“中华魂读书活动,征订图书 2.9万册,读书活动向民企、社区延伸。开展学习十七大精神进校园、进课堂活动,编写“中小学生须知20问”发给学生学习。以家庭为基础开展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 120名法制副校长、43名老干部走进学校、社区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工作纳入媒体计划,全年发表稿件126篇。又有5所家长学校达标。在12个乡、23个镇、47个社区、74个村屯普遍建立关工委组织。全区“十大员”1140名。
【学习十七大精神】 开展学习“十七大”精神进学校进课堂活动。编写“中小学生须知20问”,下发给各中小学,做为学习十七大精神的宣传资料。各级关工委发挥驻会人员和“五老”、“十大员”的作用,到学校、社区、村屯、林场做宣讲。新林区老干部周作斌、王珠编写的诗歌、拍手歌、三句半等,用文艺形式宣传十七大。
【开展读书活动】 全区6.5万青少年参加 “中华魂”读书活动。征订书籍29 301册。以“团结友爱互助共建和谐社会”、“知荣明辱从我做起”为主题的读书教育活动,在巩固城乡中小学的基础上,向国企、民企和社区拓展。各中小学校普遍开展读书活动,举办演讲会和征文比赛100余场,参加读书活动演讲的青少年2110名,4.5万青少年听演讲。推荐47人参加地区演讲,评出一等奖3人,二等奖5人,三等奖7人。十八站阳光中学张越 (女)同学获全省演讲比赛一等奖。在全区主题读书教育活动中。评选出读书状元郭佳雯、刘明蕊、孙佳程、刘佳、郑阳。
【青少年道德规范养成教育】 以家庭为基础,以学校为主阵地,以社区(村屯)为桥梁和纽带,开展青少年道德规范养成教育活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向青少年进行荣辱观教育,把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和养成教育36条结合起来,从学习、身边小事、实事做起,组织学生编创儿歌、童谣、三字经、顺口溜,学唱“知荣明辱从我做起”读本中的歌曲,组织“五好”演讲报告团,开展老少共乐、共育共建等活动。塔河县二小孙佳程同学在游泳馆游泳拣到一枚价值5千余元的白金手镯,及时归还失主。
【革命传统教育】 在纪念抗战60周年、建军80周年活动中,关工委组织40多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老同志,向84 320名青少年做“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的88场报告。加格达奇区关工委编写传统报告宣讲材料,请8名离退休老同志到全区 19所中小学做报告,1.2万名学生参加报告会。
【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 6月1日, 关工委联合司法局、 教育局宣传贯彻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120多名中小学的法制副校长、 43名离退休老同志进学校、社区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呼中区关工委制作 220块“不准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的警示牌。各家长学校把学习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做为家长学校的授课内容。各县、区关工委利用电视、广播、板报、手抄报、传单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推广地区育才小学学习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经验。组织未成年人观看《与法同行》、《我跟你说——少年犯的自白》电视节目,使学生和家长共同接受教育。
【帮扶活动】 各级关工委主动配合有关部门重点开展对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青少年给予特别关爱、教育、救助和管理工作。各级关工组织对需要特别关爱的青少年进行走访调查摸底,建立特困生、帮扶生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全区帮扶对象 2016名。救助631名;帮助留守生、流动生 796名;帮教15名有劣迹的青少年改劣从新。漠河县退休干部王世奎多次去民营企业凯平木业公司协调,安排44户贫困学生的家长就业,与21名留守生、流动生的监护人签订奖优协议,为24名留守生寻找代理监护人。呼玛县关工委协调兴安桥矿业公司出资10万元,救助30名特困孩子重新走回校园。新林区老同志舒国帮助 3个落榜辍学生改正了小拿小摸毛病,资助上技校学习。加区、新林、松岭、呼中区、十八站、图强林业局、大杨树农工商公司的关工委,创办42个小课桌,为510名孩子在放学后或寒暑假期间辅导功课,进行品德教育。
【宣传工作】 由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协调各新闻媒体,将宣传报道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计划,在广播、电视、报纸设专题、专栏、专版进行宣传。大兴安岭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在省级媒体发表各种稿件14篇,图片3幅。地级媒体112篇,在参加黑龙江省第二次关心下一代工作理论研讨会上发表6篇文章,有4篇获奖。
【队伍建设】 调整充实县区局和乡镇(林场)关工组织,配齐全区12个县级关工组织常务副主任、办公室主任,现有县、区关工委7个,林业、农工商企业关工委5个,有专职驻会干部27名。在12个乡、23个镇(场),47个社区,74个村屯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织。全区“十大员”1140名。
【创建活动】 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创建五好社区、六有村屯、四佳学校活动。地、县两级在年内对10个项目、47个采分点,采取听汇报、看典型、查材料方式,进行两次考核。新林区、呼中区、十八站林业局被评选为创建先进单位。评选出优秀“十大员”标兵 6名、优秀“十大员”30名、“十大员”队伍建设先进乡镇、社区、林场5个,关爱标兵3名、科技致富能手 2名。创建学校、家长、社区“三位一体”教育格局。在寒暑假期间,由关工委牵头协调,召开会议,具体安排中小学生在假期活动。创建家长学校,在全区 135个中小学普遍开展家庭素质教育,以电化教育播放家教光盘的形式为主,播放 《阳光家庭——365》、《把孩子培养成财富》、《快乐成长》。有6.3万名家长参加学习,2007年又有5所中小学达到模范家长学校挂牌标准。 (赵亚明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