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格达奇林业局加格达奇林业局 局党委书记 李风阁
局 长 候瑞昇
【综 述】 2007年,加格达奇林业局结合地区“企业管理年”和“项目建设年”活动,围绕生态建设、产业发展、职工增收三大主题。重点抓好体制改革、资源管护和产业结构调整。柞蚕养殖实现产值38.5万元。旅游实现综合产值25万元。林下资源采集职工增收20万元。企业增效14.8万元。实现营林三项费用节支100万元。职工人均实现增收 4419元。完成林企总产值10 387.6万元,其中,多种经营完成9713.6万元。营林生产完成1100万元;职工自营经济完成463.2万元。
【体制改革】 体制改革全面完成,机关由22个科室改为 16个,压缩机构14%,精简管理人员214人,占37.2%。全局有职工1908人,管理人员242人,二层机构管理人员119人,管护、防火人员1547人。富余职工和混岗职工一次性安置工作完成。
【资源管护】 新建管护站67个,对重点地段实行马队巡护;开展“绿剑行动”、“绿盾二号”行动,对11起违法破坏林地行为进行打击;制定《加格达奇林业局吸收农民参加森林资源管护实施方案》,对符合吸收农民参加管护工作的东风、跃进、白桦、江边、罕诺河、葫芦岛、古利库七个单位进行区划;实施“以煤代木”工程,制定《加格达奇林业局烧柴管理实施细则》、《家庭式烧柴站暂行办法》,在人口比较集中的东风、跃进、白桦、翠峰建立烧柴站4个,对“以煤代木”示范单位翠峰林场居住的235户居民的 385个炉灶和局址内单位的锅炉全部进行改造;规范林下资源管理,出台《林下资源保护和利用管理办法》,通过各种保护措施,有效保护森林资源。
【森林防火】 针对天气干旱少雨,火险等级高的实际,建立局场两级领导包片责任制,防火外站、检查站、瞭望塔及野外作业点四层责任制;构筑宣传教育、火源管理、区域联防三道防线;出动宣传车105台次,发放宣传单4.5万份,对全局35个重点入山岔路口,进行重点管理,与加区、林田、农委、大杨树农工商等防火责任单位签订《防火责任状》,明确任务和责任;强化三支队伍建设,专业队伍在500人的基础上,增加到583人,非专业队伍固定为 300人,后备森林消防队伍确定为 220人,对扑火设备、设施进行重新装备;林业局统一印制警旗、袖标、责任状,免费为农户办理野外作业手续,有效缓解林农矛盾;配合地区完成全国扑救重特大森林火灾演习任务,得到国家林业局、地区领导好评。
【营林生产】 营林生产实行招投标制,实施法人责任制和目标化管理,工程质量由监理公司全程监理, 营林生产质量处于全区领先水平。针对营林生产任务不足的实际情况, 成立“大兴安岭成林营林绿化有限公司”,参与工程招标,获十八站火烧地恢复造林5556亩等工程项目。在完成营林生产任务的同时实现营林产值1100万元,造林成活率均达到国家标准。
【招商引资】 围绕四大产业,采取扩大宣传、搭建平台、落实责任、改善投资环境等措施,招商引资完成计划指标1500万元。与福建银子凹公司签订北药原生态规模生产项目,对规模化发展北药起到龙头带动作用。
【产业结构调整】 重点发展柞蚕示范养殖,举办 4期养殖培训班,制定养殖扶持政策,编发《柞蚕养殖手册》,加强规范化管理,放养90把剪,实现产值38.5万元;先后投资19万元对多布库尔漂流景点进行绿化,改建、扩建,进一步改善服务环境,提高服务档次,7月 13日,举办2007年多布库尔河首漂仪式。全年接待游客1万多人次,实现综合产值 25万元;在巩固北药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基础上,加强对野生北药的抚育和管理,建立大黑山、葫芦岛管护区野生药材保护基地,扩大新特品种栽植成分,培育美国蓝莓3万株,栽植蓝莓 20亩;加强林下资源采集管理,制定《林下资源采集管理办法》,对采集权实行有偿转让,严格执行“三证”制度,严把采集、运输手续审批关。采集蕨菜82.39吨,都柿53.549吨,职工增收 20万元,企业增效14.8万元。
【企业管理】 结合“企业管理年”、“项目建设年”活动,按照改制要求,对各项制度进行补充、完善,形成《规章制度汇编》。加强费用支出管理,实现营林三项费用节支 100万元,局机关车辆、电话及日常办公费用等节约9.4万余元;实行“政务、企务公开”制度、“行政问责制”、“服务公示制”,增加工作透明度,广大职工干部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增强。
【精神文明建设】 创新文化建设载体,发挥文化中心阵地作用,创作歌曲“历史作证”等文艺作品;开展“森林之声文化周”活动,举办加林局“第十一届美术、书法、摄影展”和“第九届职工球类运动会”,加林局篮球队在全区篮球赛中获第一名。
【环境建设】 投入210万元,对房屋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 林场、管护区办公环境明显改善。4月下旬对 10个检查站、56个管护站、5个派出所进行美化、 绿化,栽植云杉、榆树墙45 000株,管护站大苗造林5000株。
【增加职工收入】 针对职工收入偏低实际,林业局确定职工年人均增收2400元目标。建立从加林局跃进林场到古里林场70公里职工增收致富示范带,制定增收致富具体方案,把职工致富工作纳入全局总体目标考核,作为一项否定指标,与领导政绩挂钩。把致富项目作为载体,重点抓好山野果、山野菜采集、北药种植、柞蚕养殖、笨鸡养殖、职工承包造林、服务行业、庭院经济等8个项目。有增收致富项目的职工人数达到单位在岗职工总人数55%以上。其中有自营经济项目1048人,实现增收463.2万元,人均实现增收4419元。
【信访稳定工作】 制定《加林局新时期信访工作责任制度》、《加林局新时期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包保制度》和《加林局信访案件责任包保签单制度》。落实信访工作领导包保责任制,对各自包保对象进行反复梳理,做到合理诉求合理解决、无理缠访稳控到位;实行信访工作目标单项考核制度,与各基层单位签订信访工作目标责任状,明确各项责任,按责任目标完成情况实行奖惩;总结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新经验,采取有效措施,做到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理得好,确保“人不回流、事不反弹”;坚持24小时值班和“零报告”制度,各单位安排一名领导带班,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保持全局稳定、和谐的工作局面。
(张晓源供稿)
责任编辑:郝克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