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联工作
侨联工作
侨联工作
【改革开放30年侨联工作】 建会初期,地区侨联确定“立足国内、面向海外、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工作思路。1988年 5月,第一家“侨”字号企业,大兴安岭地区华侨商贸经销公司成立,安置12名归侨侨眷就业。1990年,地区侨联提出将 “五个一”活动(打一个电话、联系一外海外来人、传递一个信息、推介一个项目、引进一部分资金)做为经常性工作, 采取有效形式,招商引资,招贤引智。1993年,协同地区农委,帮助贫困归侨韩敬祥在大子杨山56公里处建立“归侨农场”,累计为农场贷款 5万元,集资1万元,捐款1万元,韩敬祥成为全区归侨侨眷脱贫致富的典型。 6月,澳大利亚梅林公司总经理、侨青社总编郭群捐赠给地区侨联蓝鸟轿车一部,这是大兴安岭地区首次接受捐赠。1998年开始,地区侨联对政治上有影响、经济上有实力的重点人员,先后建立“新移民重点人联系档案”、“全区归侨侨眷重点人联系档案”64份,实施动态管理。1999年,日侨候玉珉在呼玛县三卡乡捐资15万元,建立“启旭”奖学基金,120多名学生受到资助。2000年,全区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会议召开后,兴办侨属企业2家、归侨、侨眷个体工商业户增加到28家。地区侨联逐步建立信息联络网点,实现“侨务资源共享”。本着“横向联动,形成合力,彼此配合,互助互利”的工作方针,与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双鸭山、鹤岗、鸡西 6市侨联建立“友好侨联会”。各地侨联组织依照有关政策,协调解决归侨侨眷在住房、子女升学、就业、出国留学、劳务输出、民事纠纷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接待来信来访500余人次,95%以上的问题得到回复和解决。《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及《实施办法》颁布实施后,组织开展“关注侨界民主,深入宣传《侨权法》”、“宣传法律知识,服务各界群众”等活动,通过媒体宣传报导、散发宣传资料、开展知识竞赛、组织归侨侨眷参加专题讲座等方式宣传,印发宣传资料12 000余份。2005年,组织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观林城新姿、促侨界和谐”活动, 为改善投资环境,推进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2006年,以“进一言,办一事”活动为载体,组织、联合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基层,收集信息,反映侨情民意。配合“侨联进社区”工作,建立社区调解机制,协调处理涉及侵权事件24起,参与民事调解15起。2007年,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和香港韵利公司、澳大利亚侨青社、黑龙江省华商会等12个企业、社团组织建立联系,接待来访华侨华人280余人。在全省“迎奥运、庆回归”乒乓球比赛中,获得男单第一、女单第二、总分第一。在第八届、第九届“世界华侨华人小学生作文大赛”征稿活动中,收到参赛作品102件、7件作品分获二、三等奖。参加全省侨法知识竞赛活动,3人获省侨联表彰。截止 2008年,全区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交提案、议案120余件。41名归侨、侨眷受到省、地侨联有相关部门表彰。 30年来,全区各级侨联组织,在团结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反映侨情民意、为侨服务、参政议政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综 述】 2008年,全区各级侨联组织,开展“调研创新年”活动,在关注民生,服务侨众、对外宣传,参政议政,营造优良发展环境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通过侨联网站、刊物、联谊、特色活动和文化交流,宣传全区侨界先进典型,宣传全区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和林区和谐社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以亲情、乡情、文化渊源,引导全区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了解祖国、热爱家乡、凝聚侨心、共促和谐; 树立 “大侨务”观念,广泛联络,全年接待来访华侨华人33人次;充分挖掘、开发侨界群众资源,组织参加“第九届世界华人小学生作文大赛”,开展乒乓球比赛等文体活动;积极参政议政,深化维权工作,组织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调研,反映侨情,为服务民生,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建言献策,各地侨联组织有针对性的参政议政调研活动6次,提交反映社情民意的意见和建议 22条;健全基层侨联组织网络,重点抓好侨联组织“五有”建设和侨联干部培训工作,开展基层侨联建设评比活动,全区有11个街道社区成立归侨侨眷联系活动小组。地区侨联被评为2008年度全省侨联工作先进集体。
【维护侨益】 落实《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和涉侨法律法规,开展维权宣传。组织侨界群众参与全国侨联和省侨联《侨联章程》修改建议征集、侨务法律法规知识竞赛等活动,发挥侨联法律顾问作用,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与地县两级公、检、法部门沟通,实行《涉侨案件情况通报侨联组织制度》。组织侨界法律服务人员到基层,收集信息、反映侨情民意,面对面解决归侨侨眷生产生活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做疏导稳定工作,及时化解矛盾。扶持侨资侨属企业发展,帮助企业协调关系,解决困难,为侨属企业投资创业创造外部环境。加格达奇区 1户企业被评为全省优秀侨属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开展“一帮一、侨帮侨”、“献爱心、送温暖”等扶贫帮困活动,全区侨联组织为 168名归侨侨眷解决生活、工作上的实际困难。
【“调研创新年”活动】 开展“调研创新年”活动,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联系实际,力求突破,深入调查和研究侨联工作的热点、难点、盲点问题,努力探索推动侨联工作创新发展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的工作目标。制定《关于在全区侨联系统进行侨情专题调研的通知》,地、县两级侨联形成15篇调研报告,内容涉及招贤引智、维护侨益、工作创新、科学发展等层面, 5篇理论文章收入省侨联“纪念改革开30周年,创新侨联工作”征文集。
【联络联谊】 开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年”活动,挖掘利用侨务资源,提出创新联络联谊工作,当好“联络员、宣传员、服务员”。加强与中国侨联、省市侨联、南方发达地区侨联的友好往来关系。实施“一个问候”工程,在重大节日前夕,向海外侨胞发送贺卡;在海外人士事业取得成就,获得荣誉或寿诞时,发贺电祝贺,在其本人及其家庭遇到困难时,发慰问电(信)。 以邀请海外华侨华人参加北极光节活动、建立内蒙呼伦贝尔盟 “友好侨联会”和参加“黑龙江省―—香港联谊会”等为契机,宣传大兴安岭地区资源优势、绿色产品和优惠政策,营造招商引资、招贤引智氛围。全年接待来访华侨华人33人。
【世界华人小学生作文大赛征稿活动】 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第九次世界华人小学生作文大赛征稿活动,此次活动由中国侨联、全国台联、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快乐作文》杂志社共同主办。大兴安岭参赛区收到作品 117件,经初审上报大赛组委会65件。获“第九届世界华人小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作品1件,二等奖作品2件,三等奖作品3件,获鼓励奖12件,地区侨联被中国侨联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王少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