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天然林保护工程

天然林保护工程

天然林保护工程



  【改革开放30年生态建设】 1978年以来,大兴安岭地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逐步得到重视,自然保护区建设,数量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功能从单一到综合,特别是实施“天保”工程后,不断完善符合林区实际的发展思路,对保护林区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1988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9年,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成立自然保护区筹建处,开始筹建工作。1992年,正式成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即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截至2007年底,保护区总面积 1 068 707公顷,占全区国土面积的12.80%;湿地面积 1 055 471公顷,占经营面积12.64%,占全国湿地总面积3.91%。有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7处、省级 13处,监测点338处。多年来,保护区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内部管理不断规范,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类型较为齐全、功能较为完备的保护区网络。2008年,重点进行森林资源管理、培育、保护。严格控制“三总量”,重点抓好采金迹地、火烧区和矿区森林植被恢复,培育后备资源,全面推行林下经济植物资源经营权有偿转让,有序开发利用林下资源。再次主动调减活立木产量。投入 1亿元用于生态建设,重点完成矿区治理1602公顷,退耕还林2.9万亩,火烧区植被恢复 3.99万亩。全面完成“以煤代木”工程,彻底停止樟子松采伐。2008年全区有包括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等多种类型的保护区8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 5个。分别为呼中、南瓮河、双河、岭峰、北极村、多布库尔、绰纳河、盘中自然保护区,大兴安岭通过生态示范区建设全面验收,被确定为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区、中国最大的生态示范区。



                  原始樟子松林
  【综 述】 2008年,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坚持“生态立区、工业富区、项目兴区、打造园区、富民强区”的工作思路,围绕“生态建设、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三大主题,深入实施“天保”工程。国家拨付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财政专项补助资金90 132万元,资金完成率100%。 继续合理调减木材产量,林业集团公司实际木材产量 138.44万立方米,比方案多调减75.96万立方米。继续以职工家庭承包管护、 管护大队巡护和木材检查站驻点检查为主的“三道防线”管护森林资源。安置富余职工2232人,安置混岗职工36 809人。承办“天保”工程后续政策高级研修班暨“天保”工程示范点建设工作座谈会,大兴安岭图强林业局成为第二批全国“天保”工程示范点。下发《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档案管理办法》8月26日至 29日,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在大兴安岭林区进行调研并作重要指示。
  【资金使用】 2008年,国家拨付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财政专项补助资金90 132万元,其中,森林管护事业费18 814万元,社会性支出补助26 017万元,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补助14 778万元,职工分流安置费22 570万元,基本医疗保险补助费、失业保险补助费、工伤保险补助费和生育保险补助费7453万元,职工培训费500万元。截止年末,,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完成率100%。
  【调减木材产量】 2008年,“天保”实施方案核定木材产量 214.4万立方米,国家林业局下达计划141.59万立方米,集团公司实际产量138.44万立方米,比方案多调减 75.96万立方米。



                 长势良好的人工林【森林资源管护】 自实施“天保”工程以来,结合大兴安岭林区实际,建立职工家庭承包管护、成立管护大队巡护和木材检查站驻点检查为主的“三道防线”。建设管护站点 378座,落实承包管护户1426户,管护人员24 957人。
  【新增工程年报统计报表】 2008年,国家林业局“天保”管理中心新增加2007年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年报统计报表,按照报表制度要求完成年报审核、汇总工作,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统计年报通过审核。
  【“天保”信息工作】 向国家林业局“天保”中心报送大兴安岭林区“天保”工程实施情况相关信息42条,在国家“天保”管理中心动态信息上刊发信息18条。
  【年度核查】 配合核查组完成对林业集团公司2007年度“天保”工程年度核查和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省”考核各项工作,通过核查。
  【后续政策高级研修班】 9月20至24日,全国 “天保”工程后续政策高级研修班暨“天保”工程示范点建设工作座谈会在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图强林业局召开,这是国家林业局天保管理中心第一次在林业集团公司举办全国性会议,会上为图强林业局等18个“天保”工程第二批示范点单位进行授牌。 大兴安岭地区及重庆、吉林、 内蒙古森工集团的有关人员分别就《国有森工企业接续产业与政策要求》、《深化改革,促进天然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吉林省“天保”工程现状及发展趋势》、《内蒙古政企分开改革与政策需求》作主题发言。大兴安岭地区、湖北、重庆、云南、陕西各地与会人员对“天保”工程相关政策进行交流研讨。
  【塔河林业局森林资源保护】 采取三项制度保护森林资源。伐区清理工资单列制度。冬运生产时,生产部门根据清理验收标准,清理合格后,开据伐区清理验收单,经主管局长签字,财务科以现金形式付清费用;责任追究制度。对林场(所)未发现的林政案件,林业局资源科或公安局森保科发现的,直接追究林场资源林政管理第一责任人和主管领导责任;上级部门在林业局施业区发现林政案件而林业局资源部门未发现的,直接追究局主管领导、部门领导及林场资源林政管理第一责任人和分管领导责任;监督员驻厂制度。林场、资源监督站、派出所分别对所在辖区加工厂派一名监督员驻厂,层层签订责任状,对加工厂实行全天24小时监督。实现三转变,资源管护由“人制”向“机制”转变。利用智能巡护打卡系统,通过计算机监督管护人员工作情况,并将管护情况与工资挂钩。包片领导干部严格落实责任,创新火源管理措施,成立马背防火巡护队,充分发挥马匹载人巡护灵活、机动、方便、快捷效能,对车辆和管护人员难以到达地段用马匹载人进行巡护。
  【全面停止采伐樟子松】 大兴安岭林区是目前中国连片面积最大国有林区,有林地面积约 650万公顷,樟子松是大兴安岭寒温带针叶林区少有的几种珍贵常绿乔木之一,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北部海拔400至1000米山地,是寒温带特有一种常绿乔木,株高可达 30米,树形美、材质佳。樟子松根系发达, 是固沙造林树种。与开发初期相比,樟子松面积减少54.9%,蓄积量减少63.4%。为保护和培育后备樟子松资源,从2008年8月起,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决定全面停止采伐樟子松。对樟子松树种实行单独调查、单独统计、计入保留木;在林木采伐过程中加强对樟子松保护,严禁采伐樟子松,对破坏和采伐樟子松行为按乱砍滥伐处理。
  【呼中林业局建立黑木耳养殖科技示范园区】 走实验、示范、推广的路子,引导职工大户带小户、 老户带新户的方法走发展黑木耳,采取政策扶持,边扶持边发展, 累计投入资金300余万元,规划建设占地24万平方米标准化养植园区。2008年,呼中林业局有1521户 5000多人从事黑木耳生产,黑木耳产量5000万袋,创产值 1亿多元。由于呼中木耳胶质含量高,被黑龙江绿色食品领导小组评为“有机食品黑木耳养植科技示范园区(基地)”,成为黑龙江省唯一一家黑木耳养殖示范基地。
  【韩家园林业局发展林下资源】 成立发展林下资源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党政全面领导、各方紧密配合、职工全员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制定林下资源发展近期、中期和长远规划。近期规划与传统养殖业相结合,发展林下养牛、养鸡、鸭、鹅等投资少、见效快项目;中期规划与特色种植业相结合,重点发展林下特色种植,在全局推广黑木耳养植,长远规划与利用和发展森林资源相结合,保护野菜、野果资源,合理采集。推广北五味子、红豆杉等项目。
                                   (聂石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