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
【综 述】 2008年,大兴安岭地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为46 185名企业退休人员调整养老金。落实《关于将未参保城镇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1177名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纳入社保。与税务部门配合,为税务部门提供养老保险费征缴计划,全区征缴养老保险费42 793万元。全年实拨养老金55 947万元,同比增加19 729万元,增长率54%,确保全区 49 519名参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加大扩面工作力度,至年底,全区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119 968人,同比净增 1760人,增长率1.5%。内控和稽核工作取得进展。地局成立内控自查工作领导机构,加大养老金冒领查处力度,全区稽核领取养老保险待遇47 209人,稽核率96%。全区稽核参保90 749人,稽核率70%。核查举报、上访事件12件。档案管理工作实现零的突破,地局成立档案管理科,组建地县两级专兼职档案员队伍,建立健全档案收集、整理、鉴定、利用、销毁、移交等相关制度,档案管理工作列入目标考核内容,全年建立业务档案150份,离退休人员档案 4000份。个人账户管理规范,地本级业务处理中心、新林局、加格达奇分局三家单位,作为个人帐户管理情况抽检单位,代表大兴安岭接受省个人帐户管理检查组检查,获99.75分。
【组织机构】 2007年1月, 大兴安岭地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实行省级垂直管理。领导班子实行双重领导,以省劳动保障厅管理为主,地委协助管理。大兴安岭地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机构规格为副处级,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依照公务员管理。内设办公室、党办、人事教育科、养老保险科、基金财务科、稽核审计科、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科、信息统计科、档案管理科、业务处理中心、帐户管理科11个副科级机构。外设呼中社保分局、松岭社保分局、新林社保分局、加林局社保分局、十八站社保分局、韩家园社保分局、阿木尔社保分局、图强社保分局、大杨树农工商社保分局、加格达奇区电力工业局社保分局10个派出机构。大兴安岭地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现有编制数86人,实有86人。
【养老金发放】 全年实拨养老金55 947万元,同比增加 19 729万元,增长率54%,在支出大幅增长情况下,确保全区49 519名参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在历次政策性调整养老金过程中,没有发生拖欠养老金现象。
【社会化管理】 遵循“积极稳妥,分步实施,平稳推进,逐步到位”原则,开展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社区管理服务率100%,比省下达的年度社区管理计划指标高出 5个百分点;建立健全社会化管理信息库;采用指纹认证技术对企业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进行认证;按照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属地化管理”原则,区内或区外退休人员全部纳入所在街道、社区进行管理。
【征缴工作】 各经办机构以未参保的民营企业、个体劳动力、事业单位编制外人员、企业混岗知青身份已经认定人员为重点,加大扩面征收力度。漠河社保局与漠河电视台合作录制“养老保险宣传专题片”宣传养老保险政策。十八站、阿木尔社保分局工作人员经常下林场、企业,宣传社会保险政策法规。至年底,全区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119 968人,同比净增1760人,增长率1.5%,超额完成全年扩面任务。
【基金经费管理】 履行基金征缴、拨付财务审核、领导审批手续,制单人、审核人、领导审批人签章齐全。各经办机构严格执行行署下达的征缴计划,与税务部门配合,为税务部门提供养老保险费征缴计划,确保基金按时征缴到位。全区实际征缴养老保险费42 793万元,完成省局当期征缴计划124%,年补缴计划168%。年内未发生基金安全案件,没有挤占挪用基金现象。
【统计工作】 按照省厅、省局要求,按月、季、年定期或不定期及时上报业务、财务、稽核等各类统计报表,上报数据齐全、准确,平衡关系、逻辑关系无误,纸质报表、磁盘、电子邮件齐全一致。文字说明简明扼要。分析报告对汇总数据进行动态对比,真实反映全区养老保险工作开展情况,对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建议和采取措施。未出现拖延上报现象,并做到印鉴、签字完整,装订规范。
【信息化建设】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省信息工作的通知》精神,岗位权限设置为业务层、审核层、管理层和监督层四个层面,业务分为“征缴一般业务受理”、“征缴一般业务审核”等角色,并根据不同的角色签订养老保险系统授权书;加强特殊业务管理,做到专人负责经办、专人负责审核;在业务需求变更及后台业务处理工作中,按照《关于加强“金保工程”需求变更申报工作管理的通知》要求,统一填写“金保工程软件及业务需求变更申请表”上报省局信息部。地局成立信息统计科,配备工作人员 2名。各县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指定专人担任信息员,建立健全信息技术人员基础资料档案、计算机及相关设备档案、业务数据整理。大兴安岭地区比全省其它地市提前六个月开展数据整理工作,成立业务数据整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建业务指导小组及错误信息修改小组,调整补充数据 9922条,整合帐户人员数据347条。
【内控稽核】 地局成立内控自查工作领导机构,下发《关于开展大兴安岭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自查自纠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推进内控制度建设。加大养老金冒领查处力度,全区稽核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人员 47 209人,稽核率96%。稽核出冒领养老保险待遇人员499人,占被稽核人员1%,查出冒领养老金103万元,追回 103万元,到帐率100%。全区稽核参保人员90 749人,稽核率70%。稽核出少、漏缴养老保险费11万元,追回 11万元,到帐率100%。核查举报、上访事件12件。
【档案管理】 地局成立档案管理科,组建地县两级专兼职档案员队伍。制定《大兴安岭地区基本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健全养老保险档案收集、整理、鉴定、提供利用、销毁、移交等相关制度。重新修订《大兴安岭地区养老保险系统目标考核方案》,将档案管理工作列入目标考核内容。绝大部分经办机构,对业务材料进行归档、移交,整理上架或妥善保管。地区局协调筹建“档案托管服务中心”,自筹资金解决档案存储场所,购置密集档案柜、计算机、扫描仪、刻录机、打印机、复印机等设备,建立健全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借鉴使用鸡西社保局档案管理软件模式,编制管理程序,拟对全区离退休人员档案及地本级业务档案进行管理。2008年末,管理业务档案150份,离退休人员档案4000宗,全部建立机读目录。
【个人账户管理】 地本级业务处理中心、新林局、加格达奇分局等三家单位,作为个人账户管理情况抽检单位,代表大兴安岭接受省个人账户管理检查组检查,获 99.75分。全区企业为所有参保职工建立个人账户,账户项目齐全,记账及时,全程实现计算机管理,基本能够达到省相关要求,在全省社保局长会议上受到表扬。 (于晓东供稿)
责任编辑:李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