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业局
电力工业
电力工业局
电力工业
【综 述】 2008年,电力工业局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强化企业管理,加快电力、热力建设步伐。截止年末,实现工业总产值 18 416.8万元, 加格达奇区集中供热面积188.54万平方米;发电量实现 491 112千·千瓦时,同比增长22.37%;供电量实现 410 989千·千瓦时,同比增长25.57%;供热量实现 2 867 602吉焦,同比增长31.55%;厂用电率实现16.31%,其中,发电厂用电率实现11.64%,同期下降2.15个百分点,供热制热率 8.01千瓦时/吉焦,同期降低0.57千瓦时/吉焦;发电标准煤耗率429.03克/千瓦时;供电标准煤耗率 512.66克/千瓦时;销售收入18 416.8万元,其中,电收入13 114.8万元,热收入5302万元;累计上缴税金2060.2万元,实现利润197.2万元。
【经营管理】 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每季度对经济运行,发电生产、燃料消耗、设备运行、电量损失和成本核算情况进行全面细致分析,合理调配机组科学化运行,采取小指标竞赛措施,实行节能降耗燃油84吨,发放节油奖金19.4万元。组建热费收缴大队,清回陈欠813.4万元。
【电力建设】 2008年,铺设供热管线 290延长米,新增棚户区供热站及兴安饭店供热站,新增棚户区供热面积5700多平方米;对阳光小区、电业局住宅楼、电厂4号楼、营林2号楼进行管道改造,有效解决部分住户室内温度过低问题。
【节能减排】 4月15日,5台锅炉进行烟气脱硫改造,工程总投资1501万元,其中,烟气脱硫工程1347.6万元,在线自动监测装置153.45万元。改造工程已全部完工,11月18日,通过省环保部门专项验收。
【安全生产】 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和“安全隐患治理年”活动,保人身、保机组、保设备,2008年,全局开展4次安全隐患大检查,发现隐患86起,当场整改 82起,限期整改4起,并对整改结果进行复查和抽查。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制定《电力工业局供热优质服务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管理制度》和《电力工业局供热职工文明服务行为规范》。从转变机关作风入手,对机关工作人员实行岗位服务卡制度、逐级请假制度和首问负责制度,对机关工作纪律和工作作风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发生。设立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服务热线和举报电话,成立便民服务队和应急义务抢修队,24小时受理用户在用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2008年,为用热户义务抢修紧急事故91次,受理用户投诉135起。
【精神文明建设】 以“提高职工素质、优化人文环境”为载体,利用广播、板报、标语、内部刊物宣传 20字基本道德规范,全年编发《电力宣传》12期,刊登稿件150余篇,在大兴安岭日报、大兴安岭电视台、广播电台及大兴安岭信息港发稿 149篇。在电视台与主持人进行面对面交流,对百姓关注的集中供热问题进行现场答疑。注重及时了解职工思想动态,全年发放思想问卷调查1500份,有针对性解决问题,保持职工队伍稳定。 (刘淑华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