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商联合公司经营管理农工商联合公司经营管理 【综 述】 2008年,农工商联合公司实施科学规划、科学育种、科学施肥、科学管理,农业生产获丰收。实现总产值5741万元,完成计划109.1%;实现企业增加值2673万元,完成计划120.95%;上缴款50万元,完成计划100%;落实农业播种面积 14.2万亩,完成计划100%;实现招商引资1050万元,完成计划105%;推广试验等离子种子处理新技术7000亩;优良品种扩繁面积3000亩,储备良种50万公斤;有机食品种植面积 760亩。综合物流园三期工程竣工,在原有一条铁路线基础上,新建第二条铁路专用线800米,两条铁路线罩棚15 408平方米,煤场6600平方米,硬化地面28 896平方米,门卫房 95平方米、工人休息室103平方米,电子信息设备和监控设备各一套,在职职工人均年收入 16 614元,同比增长14%。公司获“大兴安岭地区劳动模范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在全区直属企业评比中获“先进单位”,通过省级“文明单位标兵”检查验收,信访工作获全区优胜单位。
【生态农业科技】 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根据10个农场(所)不同类别地块,提供施肥配方44个,降低种植户成本,提高作物产量;推广和试验等离子种子处理新技术,完成7000亩耕地种子等离子处理工作,平均亩产增加 7公斤;继续做好大型农机具推广工作,全面完成第一轮深松浅翻任务,承办全区春耕生产标准化现场会,为全区实施农业现代化、集约化种植起到示范作用。
【绿色食品生产管理】 制定《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管理办法》、《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建立健全生产管理档案,详细记录地块、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各环节情况,2008年,有机食品种植面积760亩,生产有机小麦 16.1万斤,加工有机面粉11.3万斤,生产有机大豆7.3万斤。
【种业基地建设】 加强良种管理,制定《种子管理方案》,监管种子质量,规范种子生产、管理、经营档案,保证公司所属农户用上放心、满意良种,发放良种补贴 100万元;农科所成功召开大豆品种鉴定会,新品种推广得到种植户认可;成立兴农种业有限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初步形成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科技推广、种子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种业发展模式,2008年,优良品种扩繁面积3000亩,储备良种50万斤。
【综合物流园建设】 综合物流园三期工程竣工,累计投资1759万元。建成办公及客户用房883平方米,暖库750平方米,钢结构仓库4467平方米,在原有一条铁路线的基础上,新建第二条铁路专用线800米,两条铁路线罩棚15 408平方米,煤场6600平方米,硬化地面 28 896平方米,门卫房95平方米、工人休息室103平方米,电子信息设备和监控设备各1套,以及排水沟、围墙等配套附属设施。综合物流园被哈尔滨铁路局批准为“大杨树战略储运装车点”,与齐齐哈尔铁路多经总公司签订铁路运输方面相关协议,初步解决制约物流园运输的瓶颈问题。2008年,实现利润40万元,同比增长60%。
忙碌的物流园
【基础设施建设】 公司投资700万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机关总部硬化地面及道路2934平方米,维修农业六场、七场库房 807平方米,硬化农业三场、六场、七场麦场5775平方米,维修龙山农场道路8公里。建温室大棚262平方米。
【和谐企业建设】 在职职工人均收入 16 614元,同比增长14%。加强低保工作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全年累计发放低保金36.3万元。安置混岗职工673人,发放一次性安置费504万元。处理历史遗留挂帐457.8万元,资产负债率降到44%。“两节”期间走访贫困职工 109户,发放慰问金6.7万元。“家庭致富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
【文明创建】 开展“提高职工素质,优化人文环境”主题活动,各级领导干部撰写心得体会209篇。编辑制作《农工商宣传》、《农工商简报》各12期,举办1期“构建和谐农工商”主题图片展,制作电视专题片6部,在大兴安岭日报发稿53篇,电台播发稿件 23篇,电视台播发新闻21条。公司通过省级“文明单位标兵”检查验收。机关有10个科室和基层单位获地级先进单位,15名职工获地级先进个人。公司班子建设、廉政建设,在全区县处级考核评比中全部优秀,信访工作获全区优胜单位。 (鲁文友供稿)
责任编辑:翟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