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专卖
烟草专卖
烟草专卖
【改革开放30年烟草专卖】 大兴安岭地区烟草专卖局(公司)自组建起,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加大卷烟打私、打假力度,构建全面访销、全面配送、访送分离、专销结合的卷烟销售网络体系。1985年,大兴安岭地区烟草专卖局(公司)成立,隶属大兴安岭地区商业局,1997年,地区局(公司)实行半上划,全区销售卷烟7653箱,卷烟销售收入2317万元,利润20万元。2001年,构建卷烟销售网络体系。2003年,制定《卷烟销售网络建设文件资料汇编》、《三员工作手册》,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电话访销员、送货员、专卖稽查员“三员”考核内容。与加区六个街道办事处签订“共管社区卷烟市场,共建社区精神文明”协议,开展专卖社区化管理,与社区建立社区化管理组织保障体系,信息监督收集体系、社区宣传工作体系、市场综合监管体系、社区为民服务体系五大体系。11月,全区烟草系统全部上划,实行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体制。2004年,确立全区网建运行模式及控制模式,整合配送路线,调解零售网点,实行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分类管理个性化服务的营销策略。加大卷烟打私、打假力度,地区局查获区域内专卖管理第一案,案值 9万元。在全区开展电话访销业务和电子结算前期工作,安装调试计算机及相关软硬件设备。2005年,开通电话访销系统,配送中心初步实现访销、业务管理自动化。设立 800免费举报电话。2006年,成立统一的卷烟访销、物流配送中心。地区局与公安机关联合,在呼中区查获假冒卷烟 76万支、案值715万元,移交公安机关调查处理。全区卷烟实行统一配送,打破原有行政区域界线,按经济区重新调整配送范围。对塔河县境内倒卖假烟纪某进行公开审理,纪某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处罚金26万元。2007年,与银行协商,全区推行电子结算的资金结算模式,确保零售业户资金结算安全。是年,全区销售卷烟17 034.63箱,销售收入 16 443万元,利润1548万元,分别是 1997年的2.23倍、7.1倍、77.4倍。
【综 述】 2008年,全区烟草专卖系统落实省局“真打不假打、实干不虚干”工作要求,以打击制售假烟网络为重点,以建立诚信守法、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为目标,落实市场监管、内部监管、无假烟社区、舆论宣传和队伍建设等项工作。针对上半年卷烟市场出现的被动局面,开展“百日会战”,开拓市场空间,务实营销措施,全力完成卷烟销量,提升销售结构,全区完成卷烟销售15 950.56箱,实现卷烟销售收入14 505万元(不含税),同比增加451万元,增幅3.2%;实现税收1215万元,同比增加13%。全年查获各类卷烟违法案件93起,端窝点7个,查获卷烟1048.75条,案 值25.16万元。
【专卖管理】 地局专卖部多次联合公安、工商、质监、交通和电视台等部门,开展“打网络、端窝点、清市场”为主要内容的“春季、夏季、百日会战”等专项打假战役。开展创建无假烟社区试点活动,地局专卖部门与加区政府开展无假烟社区创建活动,与卫东社区、零售户签订共建无假烟社区协议书,发放《管理手册》,建立无假烟社区示范户档案及考核系统,与社区、派出所联合对示范户守法经营、亮证经营、明码标价等情况进行考核,对无假烟社区卷烟示范户销售人员进行培训。加强专卖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学习,坚持每月学习一部法律法规,组织全体专卖稽查人员参加全省统一业务知识考试。组织召开卷烟零售网点合理布局听证会,完成全区许可证换发工作。
【百日会战】 全区上半年卷烟销售出现被动局面,地局(公司)党组在全区烟草系统开展“百日会战”,将卷烟销售任务分解到人, 对卷烟销售实行“日跟踪、周分析、月总结”。7月7日,8月4日地局(公司)召开两次“百日会战”推进会议,8月11日地局召开传达贯彻会议精神专题大会,明确“算好帐、跟上趟、不掉队、不拖累”要求。地局(公司)主要领导多次到基层县区开展调研, 各科室做到服务工作重心下移,逐家逐笔算帐,找差距,解决问题。 经过100天工作,全区卷烟销售完成5289.2箱,完成会战计划的100.88%,同比增加4.8%。
【企业管理】 地局(公司)重新修改组织工作纪律、费用报销审批、目标管理考核等84项477条工作制度,重点完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措施、工作程序, 明确职责分工,操作流程,目标要求,考核办法。财务实施全面预算管理,逐笔核算各项成本费用,发挥投资、预算、薪酬委员会作用,强化大额投资金审批、使用等环节的管理。加强卷烟销售货款监管,按访销日通过网上银行逐笔核对。完成行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企业文化建设】 开展宣传发动、调研访谈、问卷调查、深入挖掘、提炼和提升等创建方式,对企业文化理念进行科学设计,初步提炼出大兴安岭烟草“律博”子文化理论,初步形成具有大兴安岭烟草企业特征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收集企业文化小故事,编写企业文化手册,开展理论宣讲、内部培训、文化活动。
【公益事业】 开展助学、济困、赈灾等各项社会公益活动。地局(公司)机关全体党员为地区“春蕾救助计划”育才中学贫困学生张睿馨捐款 440元。为“救助弱势群体”募捐活动捐款1520元。地局(公司)干部职工为汶川震区捐款12 350元。机关全体党员为灾区捐助特殊党费3300元。为四川剑阁灾区捐助衣被20件套,价值2560元。 (周立君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