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航空护林

航空护林

航空护林



  【改革开放30年加格达奇航空护林】 加格达奇航空护林站建于1981年,是目前全国航空护林系统最大航空护林站。管辖巡护加格达奇林业局、松岭林业局、南瓮河施业区、呼玛县、韩家园林业局部分施业区和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东部林区,总巡护面积54 000平方公里,辖区4条航线总长度2406公里,由最初500米土质副跑道发展为1400米混凝土主跑道,固定翼停机坪和滑行道面积4000平方米。2001年修建 5800米机场封闭工程,2005年新建3个直升机停机坪,总面积3000平方米,能同时停机16架。拥有 3500平方米综合楼1栋,600平方米食堂1栋,300平方米化灭库1栋,180平方米导航台1座,航油储备量450吨油库1个,成为办公现代化、管理规范化、食宿宾馆化、站区园林化新型航站,在1987年“5·6”特大森林火灾、2003年“草甸森林火”、2005年“10·23”森林火灾等扑火中,为大兴安岭森林防灭火事业做出突出贡献。1981至2008年,加航站对辖区内431个火场实施机降灭火,空运扑火队员 4374架次,56 885人次,安全飞行3953:22小时。2001至2007年被评为全国森林防火先进单位,1997至2007年连续11年被评为省级森林防火先进单位,1994至2007年连续14年被评为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防火先进单位,2002年被评为地级精神文明先进单位,2006年被评为地级精神文明标兵单位。
  【综 述】 2008年,加格达奇航空护林站按照“加强管理,提高素质,完善制度,美化环境,服务林区,保证安全,完善服务”工作思路,落实地区“两会”精神。结合航站实际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进落实行政问责制、“管理年”、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年和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成立文明单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创建活动年初有计划,月月有活动,年终有检查。加强航站安全保卫和综合治理工作,改善航站办公条件,完善基础设施,扩建停机坪,在站区植树、种花、种草,站容站貌明显改观,职工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增强,为航空护林安全飞行提供可靠保障。全年租用飞机37架,安排飞行777架次,1614:49小时。其中,机降作业140架次,164:58小时,机降194人,吊桶作业48架次,30:29小时。
  【党建工作】 组织干部职工进行政治理论教育和普法学习54次,召开站党支部会议18次,党支部民主生活会2次,召开支部党员大会4次,上党课12次,中心组学习12次,每周坚持党小组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图片展览,观看党员模范先进人物教育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站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整改,提高自身素质,职工群众对党员和班子成员满意率100%。
  【航空护林作业】 提升航空护林保障 6个能力,即调度值班中心环节“枢纽”能力,观察员巡护预警预报监测能力,空中安全管制能力,地面保障综合能力,后勤保障能力,安全保卫能力。防火期做到 5个到位,即站领导班子值班到位,调度值班到位,保卫人员值班到位,观察员值班到位,制度落实到位。参与扑救韩家园施业区森林火灾, 站长带领观察员每天早4时起飞进行火场观察,日飞行7至8个小时,通讯人员克服5级、6级大风不利因素,准确接收航站前指和火场前指飞行通讯信号,航管人员指挥13架火场作业飞机安全飞行,加油车每日为作业飞机加油13至15吨,电源车每日启动作业飞机20余次,圆满完成山火扑救工作。全年租用飞机37架,安排飞行777架次1614:49小时,其中,机降作业140架次164:58小时,机降194人,吊桶作业48架次30:29小时。
  【后勤保障】 为机组宿舍更换所有备品,配备有线电视和电话,接通宽带,设置健身房,配置各种球类活动场地。食堂设备和厨具燃油化、电气化,就餐环境洁净化,职工办公条件现代化。
  【安全保卫】 严格落实值班值宿制度,保卫科人员昼夜值班,不定期对更值及保卫人员进行检查督促。与各科室签订综合治理责任状,加强对机场、油库、导航台等重点部位安全保卫工作。全年进行安全检查24次,协助综合治理办检查4次。        (吴 岩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