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
防震减灾
防震减灾
【综 述】 2008年,全区地震系统加强地震监测预防、震灾预防、紧急救援和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塔河、漠河地震台建设完毕开始正常运行,在全区建成 9个功能齐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由44名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和 202名农民观测员组成“三网一员”队伍,在塔河和呼玛县建立 2个农村民居抗震安全工程示范村,建成防震减灾标准化住房31栋。设立咨询台,发放地震常识宣传资料1500份,摆放防震减灾知识挂图、展板,开展地震科普和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场镇、进乡村活动。由10支志愿者服务分队、310名志愿者组成全区第一支“抗震救灾”志愿者服务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年和行政问责活动。行署地震局被评为黑龙江省防震减灾工作优秀单位、会商工作优秀单位、地震应急优秀单位和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村建设先进单位。
【党建工作】 开展“当先锋,筑堡垒,创建科学发展首脑机关”活动,制定《党支部工作制度》、《党建工作制度》、《争先创优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等。全年党支部集中学习48次,上党课4次,召开民主生活会2次,组织专项活动3次。
【抗震设防】 完成加格达奇飞机场扩建工程、地区人民银行办公大楼、电业局综合办公楼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对呼玛党政办公大楼地震裂度形成复核报告;推进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在塔河县十八站乡兴建村、呼玛县呼玛镇河南村建立 2个农村民居抗震安全工程示范村。采取村拿一部分资金,县补一部分资金办法,引导农民建造符合抗震标准房屋,已建成防震减灾标准化住房31栋。
【防震减灾宣传】 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增强群众地震认知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设立防震减灾咨询台,发放地震常识宣传资料1500份,在火车站、汽车站、医院等人流密集场所摆放防震减灾知识挂图、展板,利用新闻媒体,在国家防震减灾法宣传普及日(3月1日)和科技活动周(5月20至26日)期间宣传防震减灾法及地震科普知识;开展 “5·12”汶川地震和“7·28”纪念唐山大地震32周年宣传活动,宣传地震基本知识、防御地震灾害有效措施及应急避险自救互救常识;编写《防震减灾工作手册》和《中小学生地震知识教材》,印制32 000份,分发防震减灾志愿者及中小学师生;向农民宣传民居建设工程抗震设防重要性、必要性;组织相关部门和有关单位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场镇、进乡村活动。
【队伍建设】 举办全区地震系统新调入人员岗前业务培训班,重点学习地震前兆观测及数据处理技术。重新筛选、录入全区 “三网一员”工作人员,由 44名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和202名农民观测员组成 “三网一员”队伍,形成全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地震观测网络。成立全区第一支“抗震救灾”志愿者服务总队,由10支志愿者服务分队组成,有志愿者 310名。主要协助地震部门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普及工作,震时协助救灾主管部门开展自救互救及疏散安置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开展灾情民情收集、医疗救护、卫生防疫、通讯联络、信息发布、资料整理等工作。
【震情公告】 据黑龙江省数字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8年6月10日14时05分,在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与阿荣旗交界地区(北纬49.0度,东经122.5度)发生里氏5.2级地震。大兴安岭地区有明显震感,大部分市民出家门躲避地震,并有再次发生地震谣传,地震局领导在第一时间通过媒体向市民发布辟谣公告。 (刘玉涛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