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概况】 整合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将呼中区、新林区、松岭区、塔河县四所技工学校整合,组建大兴安岭技工学校,承担全区技工教育、技术等级培训和鉴定工作。根据大兴安岭地区特色产业调整设置职业教育专业,召开专业设置协调会,确定中职骨干专业设置。召开“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研讨会和校企合作洽谈会,到金马、恒友、云冶公司等大企业进行调研,制定《校企合作方案》,下发《关于开展中职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工作的通知》,呼玛、塔河、漠河三县职业技术学校开展校企合作活动。举办首届全区中等职业学校师生技能大赛,检验和展示全区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教学成果。制定职业技术学校教学管理规程和综合评估方案,强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选派49名骨干专业课教师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培训;举办全区中职学校专任教师通识培训班,开展论文评比活动,全区培训“双师型”教师 110人。组织职业教育学习考察活动。通过发表署名文章、报纸设专版并加印5500份、开通手机彩铃、电视专题展播、中职宣讲团宣讲、学校及街道悬挂条幅、设置宣传专栏、到基层督办等措施,加大中职招生宣传力度。在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开设森林管护与扑火专业,将全区1217名扑火队员纳入招生范围,占招生计划53%。招生 2275人,完成招生计划134%。依托职业学校、社区教育基地,配合有关部门,完成各级各类技能培训14 918人次。漠河县、塔河县和加区代表团到北京参加中华职教社举办“实施温暖工程,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成果展览会”,漠河县、塔河县、呼玛县及加区、呼中区成立中华职教社。10月26日,由地区教育局、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共同主办,塔河县教育局承办,在塔河县职业技术学校举办大兴安岭地区首届中等职业学校师生技能大赛。涉及计算机、旅游和文秘3个专业类别6个竞赛项目,教师参加计算机课件制作和旅游2个项目。共评出一等奖9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16个,优秀指导教师 5名,塔河县职业技术学校获优秀组织奖。4月23日,行署召开全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研讨会。3月11日,地区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召开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协调会,确定呼玛县、塔河县、漠河县职业技术学校、地区技工学校和职业学院中专部骨干专业设置。其中,漠河县开设大旅游专业(饭店服务与管理、烹饪、花卉种养植等);塔河县开设采矿技术和大木材加工专业 (家具设计与制造、木艺加工等); 呼玛县开设商贸俄语和大农学专业(种植和养殖、畜牧兽医等);地区技工学校开设汽修、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机械维修专业;职业学院中专部开设计算机应用、学前教育、护理专业。                         (王怡敏供稿)                       
   
  【技工学校综述】 2008年,经大兴安岭地委、行署、林管局批准,依托大兴安岭地区职业技术学校进行技工教育资源整合。将呼中区、新林区、松岭区、塔河县四所技工学校整合,组建大兴安岭技工学校,承担全区技工教育、技术等级培训和鉴定工作。学校秉承以市场为导向,在“十一五”期间,为四大工业园区、五大基地、六大接续产业提供培训人才基地,为落户大兴安岭地区招商引资企业订单培养技术工人,鉴定工人职业技能、再就业及农民工转移培训,根椐企业用工需求, 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合格落地型技能人才。技工教育资源整合工作从6月开始,10月结束。技工学校按设计规划,历时4个月, 维修、改造校园工程全部结束。教职工采取全员竞聘上岗形式,以公开、平等、择优原则,打破干部、工人和职级界限,使能干事、肯干事的人走上管理岗位,有专任教师 123人。招生工作以订单培养为突破口,定单培养计划1500人,招收新生1053人;不断扩大培训领域,实现开门办学,年内完成各类技工培训9305人;根据企业实际需求,经过调研论证,开设机械运用与维修、汽车驾驶、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应用、电焊、森林管护、旅游服务与管理、市场营销等13个专业,在校学生1640人,设27个班级。毕业学生 146人。技工学校实行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制定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教育资源整合】 经地委、行署、林管局决定,整合地区技工教育资源,建一所规范化技工学校。将呼中区、塔河县、新林区、松岭区技工教育进行全面资源整合,成立大兴安岭技工学校。业务隶属于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办学形式为技工教育。2008年9月5日,将大兴安岭地区职业技术学校更名为大兴安岭技工学校。  
  【机构设置】 学校设置机械运用与维修专业教研室、机电应用专业教研室、计算机应用专业教研室、森林管护专业教研室、旅游(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教研室、市场营销和物流管理专业教研室、木材加工专业教研室、教育教学研究室、职业技能培训科 9个专业教研室;设置教务科、学生科、招生就业办公室、实训基地管理中心四个教学管理科室;设置党政办、财务科、总务科、保卫科四个行政管理科室。  
  【全员竞聘上岗】 按照整合技工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内部结构、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管理和竞争上岗要求,制定《大兴安岭技工学校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大兴安岭技工学校竞聘上岗工作实施方案》、《大兴安岭技工学校未聘人员分流工作方案》。全员竞聘上岗本着公开、平等、择优的原则,打破干部、工人界限,打破职级的界限,学校选科室负责人,科室负责人选工作人员,任职实行动态管理和试用期制。8月 19日,召开全员竞聘上岗动员大会,公布岗位及任职条件和岗位职责。专业教研室和教学管理科室负责人通过个人竞职演讲,竞争科室负责人,经评委打分产生;行政科室负责人通过个人竞职演讲,群众投票产生。9月4日,公布教师和工作人员竞聘程序和方法,研究科室副职聘任办法。通过个人申报、科室选聘、党政联席会议讨论确定等程序,完成123名专任教师全员竞聘上岗工作。    
  【校园维修】 地委、行署领导对技工学校整体规划和维修工程提出明确要求,聘请甲级工程监理公司(哈尔滨航空工程建筑监理总公司)对维修工程进行全方位监督和指导,保证维修工程进度和质量。维修工程于6月开工, 10月完工,对行政办公楼、教学楼、宿舍楼、食堂、体育馆等建筑进行维修改造,竣工后,基本满足目前办学条件。  
  【实训楼竣工】 6086平方米实训楼,自2007年8月 4日开工兴建,投资 1000余万元,于2008年8月竣工,购置部分实训设备。新学期交付使用。  
  【招生工作】 坚持办学方向,以订单招生培养为突破口,与各大中型企业对接,制定订单培养计划,首次实现定单培养计划1500人;暑假期间,派出10个工作组到各县、区、局、林场、乡镇、社区、村屯以及周边内蒙古地区,全方位开展招生工作,把招生简章送到各家各户。2008年招收新生1053人,完成招生计划70.2%。
  
  【培训工作】 发挥技工学校职业技能培训主阵地作用, 实现开门办学。 年内完成培训9305人。其中,失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5334人,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培训 5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1135人,建筑行业上岗操作培训1225人,富余人员职业技能培训 736人,职业技能鉴定培训 375人。与各林业局合作,由林业局提供办学和实训场所,学校负责招生和师资以及学生注册学籍、培训、考试考核等工作。采取到用人单位现场办班方式办学,订单培养森林管护和防火专业技能人员,改善森林管护人员、扑火队员文化水平偏低和专业技能较差的局面。  
  【专业设置】 技工学校结合大兴安岭实际与企业需求,开设机械运用与维修、汽车驾驶、电工电子、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应用、电焊、人造板制造、木制品制作、森林管护、旅游服务与管理、酒店服务与管理、市场营销和物流管理等13个专业。采取模块教学方式,突出技能性、实践性,课程设置围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题,将课程与培养目标及专业能力有机结合,筛选出学科中与培养职业能力直接有关、使用频率较高的专业知识内容,配合实践性教育环节,形成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的的职业技能模块教学体系,文化课开设服从服务于技能教学需要,以适用和够用为原则。  
  【师资队伍建设】 以培养专业课教师、“双师型” 教师为重点,选派4人参加国家级培训,22人次参加省级培训;充实 7名大学毕业生,改善教师队伍年龄老化和知识结构单一现状。聘有实践经验的技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提高实习指导教师队伍水平,改善师资队伍整体结构;利用网络教育、到企业实践、向行业技术能手、专家学习,转换角色以适应工作需要。  
                                   (王文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