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
【综 述】 2008年,全区档案系统加强档案管理,组织重点项目档案归档,积累历史资料。制定《大兴安岭地区旅游档案工作实施方案》,对全区“大冰雪、大界江、大森林”开发项目档案进行业务指导,整理归档“北极光节”和历届“冰雪汽车挑战赛”文件资料。全区各级档案馆共接收文书档案3600卷,会计档案4579册。提供档案资料6100卷(册),1400人次。按照《重点项目档案归档管理办法》,对漠河机场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建立 252卷机场项目档案、719卷文书档案、149张照片档案,全部收进漠河县档案馆。制定《大兴安岭地区档案业务人员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规划》、《大兴安岭地区档案人员持证上岗和继续教育制度》,选派全区执法人员参加省档案局举办执法培训班。按《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举办地林直培训班。地区档案局接收档案资料 2 070件(册)。对进馆档案进行分类、编号、编目、排列上架。提供利用档案资料 2053卷(册),123人次。接收地区税务局、劳动局、社会保障局和地纪委等单位现行文件20份,对接收文件进行微机录入。组织档案学会会员开展学科研究,在《黑龙江档案》发表论文3篇。
【法制建设】 完善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目标体系,对所辖区域档案工作进行执法检查,形成《档案行政执法笔录》。在全省档案执法目标检查中获优秀。下发《2008年全区档案系统行政执法责任制通用目标》,调解案件2起,避免越级上访事件发生。
【《档案法》宣传】 开展《档案法》和《黑龙江省档案管理条例》纪念活动,采取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单、组织文艺演出等形式宣传档案法律法规。制定《大兴安岭地区档案业务人员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规划》和《大兴安岭地区档案人员持证上岗和继续教育制度》。选派执法人员参加全省档案执法培训班。举办地林直《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培训班。
【基础建设】 把档案资源建设纳入工作目标,加大接收力度,扩大接收范围,建立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内容丰富、有林区特色档案馆藏体系。全区各级档案馆接收文书档案3600卷,会计档案4579册。为各级各界提供利用资料6100卷(册),1400人次。制定进馆档案单位名册,接收档案资料2070件(册),其中,档案1914件,资料156册,录像 143盘,电子档案1盘。对进馆资料分类、编号、编目、排列上架。
【新兴领域档案工作】 依据《重点项目档案归档管理办法》,到现场指导漠河机场建设项目档案建设。验收机场建设项目档案252卷、文书档案719卷、照片档案 149张,全部收进漠河县档案馆。制定《大兴安岭地区旅游档案工作实施方案》,对全区“大冰雪、大界江、大森林”开发项目档案进行指导,整理归档“北极光节”和历届“冰雪汽车挑战赛”文件材料。完善社区、社保档案,依照《黑龙江省社区档案管理办法》,到社区指导检查,全区44个社区,13个社保机构全部建档。
【现行文件查阅】 加快现行文件中心建设,加大文件接收和征集力度。接收地区税务局、劳动局、社会保障局和地纪委等单位现行文件20份,对文件进行微机录入。将地林直机关现行文件上报工作纳入全区档案工作目标管理。
【学会工作】 按《2008年全区档案学会工作要点》规定,对档案学会工作进行总体部署,对全区档案系统进行档案学会会员重新登记。组织开展档案理论研究,在《黑龙江档案》发表论文3篇,全区评选学会优秀论文9篇。 (张翠玲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