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物(事件)新闻人物(事件) 【“精彩兴安”获奖团队】 漠河机场建设总投资 2.4亿元,为黑龙江省“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2006年 6月21日破土动工。从机场立项、编制可研到落实初步设计方案,从申请相关报批手续到办理场址土地审批手续均体现高速度。提前一年办完林地审批手续,为机场节省建设资金3800万元;原材料直接从厂家进货,减少支出1000多万元;与地区石油公司签订月结算合同,一年节省几十万元燃油费。机场公司员工起早贪晚,没休过一个节假日,舍小家为大家,战严寒破冻土,两年间在高寒冻土带建成颇具规模机场,被专家誉为“大兴安岭速度”。2008年6月18日,漠河机场正式通航。机场总占地面积158.7万平方米,跑道长2200米、宽45米,航站楼、航管楼及附属设施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航管、导航、助航、灯光、通讯、供电、供油等配套设施齐全。飞行区技术人员等级为4C级,设计2015年旅客吞吐量12.2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720吨,飞机起降3588架次。漠河机场是祖国最北端、北纬 50度以上在永冻土质条件下建成的首个民用机场,在机场建设史上创下奇迹,体现大兴安岭精神。漠河机场建设公司被评为电业杯“精彩兴安”2008年度获奖团队。
【“精彩兴安”获奖团队】 2006年起,全区开始大项目建设工作, 3年间,建成加格达奇、塔河、漠河、呼玛工业园区,启动对俄经济贸易合作园区开发建设。 4个园区引进项目23个,计划总投资27亿元,累计到位资金 7.3亿元。11个入园项目进入生产和试生产阶段,生产企业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033.3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207万元,实现利税 147.4万元,安置就业人员876人。全区确定重点推进项目100余个,超亿元项目29个。其中,投资百亿元中国电力投资总公司和大连实德集团煤电化项目,30亿元云南冶金集团铅锌冶炼项目,21亿元大唐黑龙江发电有限公司塔林西水利枢纽工程项目,10亿元辽宁虹京钼业集团钒钛磁铁项目, 8亿元浙江金马集团蓝莓基地开发与蓝莓加工项目等超大型项目陆续兴建投产。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完成民生项目棚户区改造工作,2085户居民迁入新居。完成2083户乡村泥草房改造及加格达奇西小河一期工程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建106个沼气池。完成 10处农村饮水工程,解决1825户农村居民安全饮水问题,全区农村自来水入户率 51.4%。推进交通、环保、生态等项目建设,接通国电,漠河机场通航, 6条高等级公路竣工通车,漠河、呼玛、塔河集中供热工程相继建成。项目建设拉动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推进林区产业结构调整提档升级。行署园区建设办公室被评为电业杯“精彩兴安”2008年度获奖团队。
 |
|
 |
|
【“精彩兴安”获奖团队】 2007年10月,行署民政局在全区实施殡葬改革。投资2808.8万元,在新林、呼中、塔河和呼玛县新建殡仪馆5处、殡仪服务中心10处,购进6台火化炉和10辆殡仪车,清理城镇周边和铁路、公路两侧坟墓9400余座。制定《全区殡葬改革实行火葬政策补贴实施意见》,低保户、困难户办丧事给予补贴,适当减免遗体接送费、火化费等。全区每年死亡3200人左右,殡改前除加格达奇区每年火化近 900具遗体外,其余2300多具遗体均为土葬。全区因上坟烧纸引发火情占人为火发生总数2%,每年清明县区投入大量防火经费。实行火葬以来,全区遗体火化率100%,每年少消耗木材9200立方米,恢复植被 115 000平方米,上坟烧纸人为火发生比率减至0.1%。防火经费投入减少。县区新建殡仪馆和殡葬服务中心,统一修建公共墓地,对坟场进行统一管理,祭祖人在公共墓地亲人墓穴前献花寄托哀思,呼玛、图强、阿木尔等地有了树葬、江河葬等生态葬记录,传统丧葬礼俗正在改变。殡葬改革利国利民,为大兴安岭地区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做出贡献。行署民政局被评为电业杯“精彩兴安”2008年度获奖团队。
【“精彩兴安”获奖人物】 张国达,男,1996年 2月生,现就读加格达奇区第四中学一年八班。张国达出生贫困农民家庭,爷爷奶奶痴呆半瘫,母亲在他幼小时离家而去,兄弟 3人都要上学,父亲体弱多病,靠捡拾废品维持生活。艰辛生活环境培养出自强奋进品格,他乐于助人,好学上进,品学兼优,赢得老师同学赞誉。刻苦参加速滑训练,成为学校速滑队员,加格达奇区冰上运动会多次获前3名。2008年5月10日,他入选中国青基会和上海东方卫视“加油!2008”节目(东北三省唯一入选选手,全国入选 10名),“5·12”四川地震后调整为“紧急救灾劝募总动员”节目。张国达等10名选手与10位明星志愿者组合,参加为期两个月系列PK赛,比赛异常艰苦,是体力和智力的较量。他与影视明星翁虹联手闯关,在翁虹 “10进8”比赛失利处于“淘汰待定”情况下,参加选手拯救赛“小铁人五项赛”,率先到达终点拯救成功。张国达、翁虹组合顺利进入 8强,在总决赛中闯过多道难关,夺得全国总冠军,为家乡赢得荣誉,与参赛选手共同为四川灾区重建抗震希望小学募集善款 5亿元。张国达以优异表现展示兴安少年综合素质和能力,被评为电业杯“精彩兴安”2008年度获奖人物。
 |
|
 |
|
【“精彩兴安”获奖人物】 杨爱玲,女,1955年 6月生,黑龙江省伊春市人,高中学历,甄丽英,女,1981年 3月生,辽宁省昌图县人,初中学历。她们是新林区碧洲镇一对普通母女。30年前,邻居刘凤华丈夫意外身亡,无儿无女,身患重病,靠微薄扶养金维持生活,几次有了轻生念头。在她孤立无助时,杨爱玲夫妇给予无私帮助,为她买米面,劈柴,做家务,帮她看病买药,使她重新鼓起生活勇气。30年过去了,杨爱玲夫妇成了老人,女儿甄丽英承担起照顾刘凤华老人重担。她辞掉工作,专心打理老人起居。冬天为老人封窗户,钉防寒被,做棉衣裤,夏天为老人钉纱窗,洗被褥,逢年过节吃团圆饭。2008年老人75岁,杨爱玲、甄丽英把老人接到家中,为其过第30个生日,甄丽英被评为新林区第三届邻居节“爱心之家”。新林区镇领导多次看望慰问她们,号召全区人民向她们学习,镇政府给予刘凤华老人生活补贴,雇请甄丽英作老人专职保姆,林场无偿为其解决烧柴和燃煤。每天甄丽英带着 5岁儿子为老人忙里忙外,让儿子听老人讲她当年听过的故事,用自己言行向儿子传递着一种精神。杨爱玲、甄丽英两代人30年如一日,把无私的爱献给非亲非故老人。杨爱玲、甄丽英被评为电业杯“精彩兴安”2008年度获奖人物。
【“精彩兴安”获奖人物】 尹静,女,1973年 8月生,黑龙江省宁安市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现任漠河县北极村邮政支局局长。1993年 6月黑龙江省商学院毕业后成为北极村邮政营业员,1999年担任投递员,2005年 8月任现职。尹静是北极村有史以来第一位女乡邮员,承担着北极乡5个片区、16个投递点、乡邮路单程18公里投递工作。9年间,她主动将邮路由投递点延伸至用户家,为边防哨所战士传递家书,为当地农民致富增收提供信息服务,代收包裹、代办汇款、代取邮件上千次,复活死信400余件,投递总里程3万多公里,投递邮件报刊30多万件无一差错,人称“中国北极鸿雁”。2002年被评为全国十佳乡村投递员、全国邮政系统“三八”红旗手、全省邮政系统先进个人,2005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投递员、黑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2006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感动兴安”获奖人物,2007年被评为黑龙江省道德模范,2008年被邀参加北京奥运会哈尔滨站圣火传递活动,被评为电业杯“精彩兴安”2008年度获奖人物。其他事迹见《大兴安岭年鉴》2007卷人物栏目。
【“精彩兴安”获奖人物】 高俊川,男,1963年 2月生,河北省肃宁县人,民主人士,大专学历,现任呼中区第二小学美术教师。1981年从事艺术创作与教育实践,相继拜中国著名版画大师晁楣、杜鸿年、赵晓澄为师,他创作版画、油画、国画博采众长,以描绘林区生产、人文景色为主题,突出展现大兴安岭秀美山川,形成独特艺术风格,被评为黑龙江省版画创作拔尖人才。作品多次参加林业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版画家协会、黑龙江省文联、黑龙江省文化厅、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等大型美展,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多次展出,50多件作品获奖。版画《桦林暮曲》、《觅》被中国对外艺术展览公司选送国外展出,被中国驻日本大使馆陈列收藏,版画《昨夜的雪》在《工人日报》载发,版画《踏春》在《黑龙江日报》载发。2006年,他在教学中开设版画课,编写《版画教程》和全区第一个学生版画画册《绽放》,10余件学生版画作品刊登《北极光》杂志和《大兴安岭日报》,17件学生作品获全国第六届少儿美术杯年度艺术展一、二、三等奖,6件作品入选第三十九届世界儿童画展。 2008年,地区美术家协会授予呼中二小“少儿版画创作基地”称号,他被评为电业杯“精彩兴安”2008年度获奖人物。
【“精彩兴安”获奖团队】 2006年,行署煤管局按地委、行署部署,开始实施“以煤代木”工程。组织各县区利用各种形式宣传“以煤代木”保护生态重大意义,机关和社区干部组成1680个宣教小组进家入户,发放宣传手册18.8万册、宣传单6万张,设立永久性宣传牌456块,举行报告会618场,出动宣传车9293台次。全区利用烧柴削片11万立方米,出售加工企业3.2万立方米,直接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先后调动5万余人次、车辆近2万台次,对超储烧柴进行集中清理、集中堆放、集中管理,共回收超储烧柴26.7万立方米,免费代储12.5万立方米。在县区局址和各镇场建73个煤炭供应站、49个液化气供应站、91个引火柴供应站,改造居民炉灶14.2万户,改造率100%,改造 462台企事业单位燃木锅炉,给予职工煤木取暖差价补贴。科技人员用锯末、树皮、山场废弃物研制出节能环保新型燃料“型柴”,北极村旅游景区村民全部采用型柴取暖。全区建成型煤推广示范区2个,安装型煤锅炉200台,研制成以林区废弃物为燃料节能炉和煤转气炉,利用农田剩余物推广秸杆沼气和节能炉。通过实施“以煤代木”工程,全区每年减少林木非经营性消耗99.6万立方米,年增加生态效益47亿元,行署煤管局被评为电业杯“精彩兴安”2008年度获奖团队。
 |
|
 |
|
【“精彩兴安”获奖团队】 2005年,按照地委、行署部署,松岭区开展砂金禁采工作。实施“先人后船,各个击破”清理方案,区公安局副局长周恒刚带领百余名干警前往矿区清理。采金者拆掉通往矿区桥梁,干警手柱木棒趟河赶到矿区,近千名采金者手拿铁器、木棒、石头拦住去路,周恒刚等4名干警组成谈判小组与矿主几次谈判,采金者下山。松岭区共有 2000多名非法采金者被分批遣送原籍。区局长带队、400余人清理队伍进驻古利库矿区,对5大林场实行“地毯式”清查,将矿区滞留191条采金船和 18套采金水枪全部运下山,在全地区率先完成非法采金设备清理工作。为巩固砂金禁采成果,松岭区委、区政府加大公共媒体宣传力度,派专人与广西、湖南等地政府取得联系,控制当地金农重返松岭从事采金活动。在通往矿区公路设检查站卡14个,建立联合查防网络;突出动态巡护,开展连续性清理检查,杜绝非法采金人员车辆入山。2007年 6月,实施“恢复矿体植被工程”,启动古利库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完成矿区平整610公顷,修筑简易路4.2公顷,清理河道5.3公里,移植新土 10万立方米,栽树 90万株,古利库矿区生态环境全面恢复。松岭区委、区政府被评为电业杯 “精彩兴安”2008年度获奖团队。
 |
|
【“精彩兴安”获奖团队】 北极乡公安派出所有官兵 12人,辖区人口 3100余人,担负173公里边境线、2380平方公里边境管理区公安边防保卫任务。 推行警力下沉,服务前移,在村屯设3个警务室,实行一区双警、警长负责制。设立 “法律咨询中心”,入户宣传法律常识。开展“乡村青少年维权岗”和“建设平安校园”活动。实行弹性工作制,责任区民警每月走访60户次,每月驻村走访1周,每年每户入户走访2次。开展“1+1”助学、“关爱无助儿童”等活动,每年为每位贫困生捐款300元,与7名孤寡老人、14个贫困户、11个外来户和10名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开展“警官接待日”、“警民相约警务室”等活动,为群众上门办理二代身份证,警车被群众誉为“邮政车”、“货郎车”、“送子车”。坚持群防群治,管防并举,几年来派出所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0余件,辖区 80%村屯实现“零发案”,“两抢、两盗”案件控制率100%,连续9年无重特大刑事案件。2004年以来,派出所先后受省部级表彰8次,地市级表彰30余次,立集体三等功一次。2005年被公安部评为一级派出所,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公安系统青年文明号”,连续 5年被公安部边防局评为基层建设标兵和先进单位。2007年被公安部评为“群众工作标兵单位”,被共青团省委、省公安厅评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2008年被省政府评为“爱民固边模范边防派出所”,被公安部授予“北极模范边防派出所”称号,被省政法委评为“全省人民满意政法单位标兵”,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公安机关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优秀公安派出所”,参加“弘扬大兴安岭精神报告团”在全区巡回演讲。北极乡边防派出所被评为电业杯“精彩兴安”2008年度获奖团队。
 |
|
【高考文科状元】 李清雷,男,汉族,1987年 8月生于漠河北疆,祖籍山东,现为黑龙江大学经济系学生。2005年,李清雷从漠河县第三中学考入大兴安岭实验中学。他出身农民家庭,父母常年在外打工,12岁起带领弟弟独立生活,自己洗衣、做饭,并养成自觉学习、独立完成作业习惯。在校期间,他认真听课,善于思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遇到难题虚心向老师请教,每次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他乐观向上,业余时间打篮球,读课外书。担任班长后,积极组织参与学校各项活动,热心帮助同学,为同学解决学习难题不惜耽误自己学习时间。2008年四川发生地震,他协助班主任组织全班同学为灾区捐款,一人捐出 400元。他的言行得到老师和同学认可,多次被评为大兴安岭地区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2008年在全国统一高考中,以606分成绩获大兴安岭地区文科状元,被黑龙江大学经济系录取。
【高考理科状元】 徐卉,女,汉族,1988年 4月生,内蒙古大杨树人,现为香港城市大学学生。徐卉出生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养成较好学习习惯,2004年考入大兴安岭实验中学。在校期间,她学习成绩优秀,高三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学生干部后,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同学生活遇到困难尽所能帮助解决。她关注特困生、贫困生学习生活及心理状况,帮助贫困生申请勤工俭学岗位。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全班同学开展活动,加强同学间交流,得到老师和同学认可。她学习坚持“今日事,今日毕”原则,主动帮同学讲解疑难问题。勇于创新,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强,学习成绩一直位居全年级前列。两次被评为大兴安岭优秀学生干部、省级三好学生。2008年在全国统一高考中,以 675分成绩获大兴安岭地区理科状元,被香港城市大学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