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老区建设促进会工作

老区建设促进会工作

老区建设促进会工作



  【综 述】 2008年,大兴安岭地区老区建设促进会以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改善革命老区人民生产生活条件为工作重点,开展家庭致富工程、老区农村实施扶贫项目效益情况、大兴安岭老区基本情况三项调查工作,召开地区老促会第10次成员(扩大)会议,对加快老区发展提出新建议。加大包村帮建力度,争取包扶项目资金 108.3万元。老促会成员单位捐赠帮扶资金17万元。改造泥草房500户,地栽黑木耳900万袋,发放救灾款36万元。宣传革命老区精神,发表署名文章 6篇。调正、充实地区老促会领导班子,韩忠南任大兴安岭地区老促会会长。在农委开发扶贫办加挂大兴安岭地区老区工作办公室牌子。
  【调查研究】 全年完成三项调研工作。 7月初,由会长张广权带队到松岭区、新林区的小扬气、劲涛、碧洲、翠岗四个老区镇考察《家庭致富工程》。调研林区改变以伐木为主的单一产业,非林产业发展,增加老区人民收入情况。向地委提交《关于对松岭、新林两区四个老区镇实施“家庭致富工程”考察报告》和《翠岗镇发展黑木耳产业的经验》调研报告;由韩中南带队,到呼玛老区对农村实施项目扶贫效益进行调查。从2003年至2007年共争取省级有关部门扶贫项目5个,落实省投资金207.9万元,自行匹配资金 (自筹)40.93万元向地委提交《呼玛县老区农村实施项目扶贫效益情况调查报告》;以老促会为主,地、县统计、农经部门协助,历时一个月,完成对大兴安岭老区基本状况调查,全区有革命老区1县2区,11个乡镇,54个行政村,人口140 365人,其中,农村人口22 538人,占全区人口4.2%,占全区农业人口55%。老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呼玛县10857元;新林区10 820元;松岭区14 497元。老区村 54个,其中,贫困村(人均年收入2000元以下)2个 (即:宽河村、日升利村),占老区村3.7%;老区富裕村(人均年收入5000元以上)4个 (新河村、玻璃沟村、金山村、江弯村),占老区村7.4%;老区农民人均年收入4186元。共调查11大项,74小项。向省填报调查表5张56项。  
  【工作会议】 3月10日,召开《地区老促会第10次成员(扩大)会议》。 会议主要落实中央对老区工作提出“一个加大,两个提高”的大政方针;回顾地区老促会成立十年来的工作,安排落实2008年工作任务。老促会全体成员,各县、区老促会会长参加会议。地区老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郝敬江作《关注民生,加快发展,全面推进革命老区建设进程》报告,会长张广权就地区老促会成立十年的工作做回顾。会议强调,全面加强党对老区工作的领导。在政策上多向老区倾斜,切实帮助老区村解决好发展生产中的关键问题,要继续加大政府部门和老促会成员单位包扶老区村工作力度,要从组织上为老区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证。有三个成员单位介绍包扶老区工作的经验。呼玛县在大会上发言。
  【包村帮建】 地区老促会与行署农委、地区新林区新农村办公室建立联系制度,加强对老区扶持力度。2008年度老促会成员单位对老区包村帮建以扶持致富项目为主,发展绿色产业、养殖业和薄弱基础项目。老促会成员单位年度投入帮扶资金17万元。行署财政局帮扶韩家园镇十七站村建混凝土晾晒场900平方米,连续三年扶持韩家园镇发展地栽木耳900万袋,已成为该镇的主导产业。帮扶5万元资金为新华村乡办企业扩大面粉厂生产能力。行署水务局投入8万元帮扶新华乡新民村解决自来水工程资金问题。行署交通局投资 96万元,为6个老区村修通村公路硬化路面3.2公里。解决改造革命老区泥草房问题,省、县按1:1匹配资金,省财政已下拨40万元,县财政预拨200万元。计划改造农村泥草房入住500户,30 060平方米。每户按5000元标准执行。已入住 214户。行署建委为改造泥草房编制建设规划、绘制新住宅施工图纸。行署农委投资72.3万元,安排呼玛县三个重点老区贫困村的建设项目,用于公益事业和基础建设。行署民政局向呼玛县下拨救灾款36万元,解决老区人民灾后恢复生产。 
  【宣传老区】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年之际,地区老促会署名撰写《革命老区的巨变—呼玛县改革开放30年纪实》文章在省老促会《开发研究与老区建设》刊物发表。全年在省、地报刊发表地区老促会撰写宣传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署名文章6篇,2万余字。写实照片一组6张。 
  【班子建设】 12月15日,地委决定:张广权不再担任地区老促会会长职务,韩中南任地区老促会会长,李嘉林任地区老促会常务副会长,王雨晨任地区老促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胜君任地区老促会副秘书长。根据省编委,《关于省政府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加挂老区工作办公室牌子的通知》,在农委开发扶贫办公室加挂大兴安岭地区老区工作办公室牌子。                
                                  (王雨晨供稿)
                                 责任编辑:迟玉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