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漠河县(西林吉林业局)

漠河县(西林吉林业局)

漠河县(西林吉林业局)



  县委书记 王秀国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钱 鹏
  县  长 计 斌
  县政协主席 黎永修
  【改革开放30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漠河县经历了初期林业开发建设、“5·6”火灾洗礼、森林恢复、旅游城市创建、生态林业兴起,经过不断改革发展,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出现重大跨越。建县初期,全县工业经济类型结构以公有制(国有和集体工业)为主体,国有工业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竞相发展的格局。全县非国有工业发展缓慢、尚未形成规模。1978年,全县GDP为 5753万元。城乡储蓄存款仅为28万元。商品购销基本按照国家计划经济体制,实行统购统销。198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若干政策性规定》,个体私营商业开始起步。全面推行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集中劳动、统一分配”的集体经济管理。1985年,农村进行第二步改革,采取联营生产,发展农村经济,农业总产值达10 632万元。贯彻经济调整方针。整顿企业、推行生产经营承包制和厂长负责制,实行一系列城镇改革措施,促进工业发展,全县工业总产值达2895万元。1987年 5月6日,发生特大森林火灾,公私财物直接损失5亿元人民币。火灾扑灭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抢采抢运烧死木”、“恢复森林资源”的计划安排。1988年10月,全面完成灾区复建任务。之后,商业进行调整所有制结构、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改变对农副产品的购销制度等一系列改革,促进了社会主义商品市场发展。199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361万元,工业总产值5674万元,农业总产值37 868万元。1991年后,林业面临资源和经济危困,按照地委提出的“避危兴林”战略,调整林业产业结构,摆脱计划经济束缚,以市场为导向,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1996年,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162家,社会消费品总额突破1.9亿元。1997年,GDP实现64 566万元。1998年,实施“天保工程”,森林工业发展缓慢。开始推行小企业改革,全县完成33家小企业改革。1999年,确定对外招商发展战略,累计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9 040万元。2000年,GDP实现 68 252万元。2001年后,随着“天保工程”实施,木材限量采伐,关停部分木材加工业,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推进“中国旅游城市”的创建,加大对外经济合作,扩大招商引资,到2004年,GDP实现112 405万元。2005年,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养殖业,全县农业实现产值8926万元,畜牧业实现产值6002万元。全县工业经济类型结构呈现国有工业和非国有工业共同发展,非国有工业经济发展较快,国有工业产值实现23 683万元,占工业总产值52%,非国有工业产值22 643万元,占工业总产值48%。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确定“生态兴县、旅游强县、特色兴县、边贸活县、招商富县”五大战略,推进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GDP实现 94 356万元。2007年,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得到长足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形成产业化,实现农业产值12 126万元,畜牧业产值11 712万元。细化管理增效,建大项目扩财源,工业总产值实现68 164万元。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城乡储蓄增加,储蓄额122 827万元。GDP实现13.3亿元,比1978年增长23倍,年平均增长速度11.8%,财政收入完成 1.03亿元,首次突破亿元。30年改革开放,全县经济总量完成 5个翻番。经济总量实现跨越性发展,在经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体制改革,林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管理机制逐步完善。                 (朱天伟)       



                   城镇建设
  【综 述】 2008年,围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工作中心,克服金融危机和雪灾等不利因素,在项目建设、改善民生、保护生态等方面,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6亿元。财政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实现 1.6亿元、7400万元。其中财政收入首次实现两年翻一番的目标。 省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和税收分别增长4倍和13倍,分别占全区总量53%和77%。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9336元,增长速度位全区首位。农民人均纯收入6003元,同比增长42.8%。开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违纪行为,查处违纪案件 14起。规范林下资源管理,对林下资源13 533公顷林地推行经营权有偿转让。进一步推进“以煤代木”工程,加强森林火源管理,增设防火检查站卡10个,实现全年“无人为火灾”目标。加大对外旅游宣传,参加北京、广州等地旅游推介会,在中央电视台播放旅游广告和风光专题片。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建成四星级金马酒店投入使用,新增旅行社8家,北极村家庭宾馆 14家。全年旅游景区收入560万元,同比多收入500万元。全年接待游客21.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1.5亿元,同比增长65.9%,实现旅游业增加值5236万元,对第三产业贡献率同比提高 13.6个百分点。漠河县被纳入全省沿边开放带城镇建设规划,兴安口岸被列入国家西部地区重点口岸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漠河机场顺利通航。全年引进项目16个,到位资金4.5亿元,同比增长53.6%。累计投入1093万元,提高职工和退休职工工资。争取和自筹资金2257万元, 扩建医院用房 2500平方米、教学楼增加 1万平方米。建立社会综合救助体系,将民政、劳动、卫生等专项救助纳入县救助中心统一管理,制定特殊群体救助办法,全年发放各类救助款 144万元。投入帮扶资金2000余万元,发放帮扶贷款 587万元,全县2200户贫困家庭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行基本药品零加价制度,全年减少群众药费支出20万元。       (朱天伟)       
  【发展畜牧业】 肉牛存栏2386头,奶牛存栏42头,羊存栏5428只(其中绒山羊3422只),猪存栏7358头,禽存栏24 040只,狐存栏5500只,貂存栏520只,獭兔存栏8920只,鹿存栏507只。肉牛出栏350头,猪出栏6760头,羊出栏1823只,禽出栏36 870只,獭兔出栏 30 563只,鹿出栏46只,种狐出栏4598只、打皮30 410张,种貂出栏320只、打皮2010张。肉类总产量774吨,禽蛋产量340吨,鲜奶产量110吨,毛皮产量62 983张。实现畜牧业产值3935万元,其中狐貂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40%。                        (张海燕)                                 
        
  【旅游宣传】 围绕“旅游兴县”发展战略,打造“神州北极旅游品牌”,通过展会、节庆、媒体、社会和网络等扩大宣传面。参加“2008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和北方十省市旅游交易会,在北京、哈尔滨、郑州、济南、杭州、上海、广州等地进行旅游推介,散发旅游宣传单2万余份。在哈尔滨制作高层楼体广告 1处。以“北极光节”、“ 冰雪节”、冰雪汽车挑战赛“为契机进行宣传。                           (张海燕)                  
     
  
  【旅游景区建设】 按照“优先建设标志性景点、优先建设基础设施的原则”,投资7980万元,完成李金镛祠堂、古墓葬遗址、“五六”火灾纪念馆等改扩建工程;完成《中国北方民族园》主体工程建设。协助省旅游局完成豪华游船和北极村高档别墅前期工作。 (张海燕)     
  【漠河机场通航运营】 6月18日,漠河机场正式通航, 航线为漠河—哈尔滨—北京。担任首航的是南方航空公司空客A320客机,可乘坐156 名乘客。航班执飞272架次,运送旅客22 056人次,其中,进港旅客11 149人次,出港旅客 10 857人次,航线平均客座率52.3%;进港货物4640千克;保障正常航班135架次、专机5架次。收入2104万元。         (张海燕)     
  【基础设施建设】 社会投资2500万元,开发建设商品房 2万平方米;基础设施投资2860万元,完成镇内供水、供热增容改造、桥北给水工程、镇内电网改造及亮化工程、北极村给排水及道路改造等;公共事业投资2670万元,完成第一中学、第三中学、第二小学、第三小学、县医院、北极乡卫生院、北极乡文化站等改扩建和维修;工业园区投资3590万元,完成园区道路、电网、亮化、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                  (张海燕)
  
  【棚户区改造前期工作】 制定《漠河县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和《漠河县棚户区改造补偿安置实施细则》。开展棚户区调查工作,涉及居民722户,人口2527人,面积 51 423平方米。办理房屋初始登记、变更登记和抵押登记1136户。              (张海燕)     
  【景区收入】 至12月31日,北极村风景区、胭脂沟风景区共接待游客40 808人次,其中,散客27 433人次、组团游客13 375人次;总收入262.9万元,其中,门票收入182.6万元、电瓶车收入22.1万元、观音山售香烛58.2万元。                                
      
  【招商引资】 通过网络、招商会议、电话咨询、上门走访等形式,接待招商引资来信来函(电)80余次,引进各类投资项目16个,其中,木材深加工项目2个、房地产开发项目3个、矿产类项目3个、工业项目4个、宾馆服务业项目2个、其他项目 2个。总投资8023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44 530万元,完成年计划108.61%,同比增长53.6%。           (张海燕)         
  【广播电视宣传】 县广播电视局围绕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宣传招商引资、冰雪汽车挑战赛、汽车森林拉力赛、机场通航、北极光节、冰雪文化节、城乡建设、旅游、国家大项目投资建设等重点工作。全年在中央电视台发稿14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联播播发新闻13篇;省电视台发稿39篇、省广播电台发稿75篇;地区电视台新闻联播发稿 333篇、地区广播电台发稿240篇;县电视台播发稿件1736篇。制作电视专题片 26部,其中,为地区以煤代木办制作电视专题片《大兴安岭生态话今朝》。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五六”大火“四不烧”之谜》,在中央电视台十套《走进科学》栏目连续播出4集,对大兴安岭地区 20年来资源恢复状况进行科学定位。配合台湾中天电视台制作 6集系列纪实片《台湾脚逛大陆》,在台湾电视台播出。与中央电视台、呼伦贝尔电视台合作在中央五套体育频道和广东卫视直播《中国漠河国际冰雪汽车越野赛暨2008年中国汽车越野系列赛》实况。与黑龙江交通广播电台合作,现场直播漠河机场通航庆典暨十八届中国漠河北极光节开幕式。邀请黑龙江电视台文艺频道制片人李冬妮编导、节目主持人邓辉、姜多主持《首届中国漠河北方少数民族服饰展演大赛颁奖晚会》。                
                                     (张海燕)
  【中国“四极”生态旅游论坛】 6月22日,在中国漠河第十八届北极光节期间, 举办第二届“2008中国‘四极’(抚远、三亚、喀什、漠河)生态旅游论坛”,黑龙江省旅游局、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三亚市人民政府、三亚市旅游局、喀什地区旅游局、佳木斯市旅游局、抚远县旅游局、大兴安岭地区行署旅游局、漠河县人民政府等地领导,中国发展研究院、北京大学、黑龙江省政府研究室、黑龙江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等专家学者参加论坛。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旅游报等多家大型媒体记者和10余家旅行社总经理应邀参加论坛。论坛主要目的探索旅游业发展新形势,研究如何增加“四极”旅游内容,扩大旅游合作范围,交流发展经验,强化中国极地旅游新形象。“四极”城市代表签订《“四极”旅游发展框架协议》。                   
                                     (张海燕)     
  【中国·大兴安岭漠河第十八届北极光节】 6月21日, 漠河县举办第十八届北极光节暨漠河机场通航庆典。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曹玉书,全国政协人口环境资源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矿业联合会长李元,省领导王巨禄、衣俊卿、申立国,首都机场集团顾问倪德喜,地区领导宋希斌、岳君、李廷祥、王金满、张立君、刘杰、王怀刚,国家林业局驻大兴安岭资源监督办专员孙国吉等出席。庆典暨开幕式由林管局副局长李英瑞主持。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驻哈尔滨特派员办事处,长城资产公司,国家林业局驻福州专员办有关领导;东北民航管理局,南航黑龙江分公司、中航油总公司,东北公司,黑龙江分公司等单位领导及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友邻地市、吉林森工集团、内蒙古森工集团领导,沪浙老知青代表,相关企业负责人,部分旅行社负责人和各界嘉宾参加庆典暨开幕式。 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经济日报》、《中国旅游报》、《香港文汇报》、《香港大公报》、黑龙江电视台等60余家媒体对庆典暨开幕式进行报道。节日期间举办中国“四极”生态旅游论坛,邀请俄罗斯圣·索菲亚国家级歌舞团专场演出,女子军乐队巡回展演,兴安武术学校学生表演,国家摄影创作基地揭牌仪式,李金镛祠堂揭牌仪式,大兴安岭“五六”火灾纪念馆开馆仪式,中国漠河国际摄影大赛启动仪式,在黑龙江边举办篝火晚会和放江灯等活动。                 (张海燕)   
                 
  【第八届漠河冰雪文化节】 12月25日,举办第八届冰雪文化节。以“丰富冰雪文化内涵、打造”北“字旅游品牌”为主题。举办首届中国·漠河北方少数民族歌舞服饰展演、中国·漠河“北极之旅”国际摄影展、旅游纪念品展、百余名青少年滑冰滑雪表演、雪地足球、冰上爬犁、冰雕、雪雕游园会等。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摄影报、黑龙江日报、黑龙江电视台等20余家新闻媒体进行报道。                         (张海燕)
  【第五届中国大兴安岭·漠河国际冰雪汽车挑战赛】 3月16日, 举办第五届中国漠河国际冰雪汽车越野赛暨2008年中国汽车越野系列赛。由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中国旅游协会、黑龙江省体育局、黑龙江省旅游局、黑龙江电视台、大兴安岭地区行署主办;黑龙江省汽车摩托车运动协会、大兴安岭地区文体局、大兴安岭地区旅游局、漠河县人民政府承办。国际体育总局副局长于再清,省政协副主席陶夏新,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严建昌,省旅游局局长薄喜茹,地区领导刘文波、徐守乐、赵广君,军分区司令员隋忠礼出席开幕式。赛程分为北极村冰雪超级短道赛,北极村至黑龙江源头(洛古河)68公里冰雪江面往返越野赛,北极村至古城岛152公里冰雪江面越野赛和北极村森林界江单车计时越野赛。 来自全国各地及俄罗斯、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60余辆专业赛车参赛,参赛车手95人。中央电视台奥运频道、广东电视台对赛事进行直播,华奥星空和搜狐网站进行文图直播。来自全国51家 媒体128名记者参与赛事报道和新闻发布,部分摄影和摄像记者乘坐直升机航拍。比赛历时4天,分T1组(改装越野车组)和S组。佳通轮胎东方车队吴大军、长丰汽车华南虎车队刘斌、长丰汽车华南虎车队江惠坚分别获第一、二、三名,吴大军获 T1组1.1级第一名;黑龙江青年赛车队龙之队潘广林获T1组1.2级第一名;呼玛翔龙车队王伟获S组第一名。大赛同时设“组别奖、飞车王奖、巾帼奖、俱乐部杯、厂商杯”奖项。                         (张海燕)     
  【2008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漠河森林拉力赛】 9月5日,举办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第二站比赛—漠河森林拉力赛。由中国汽车联合会、黑龙江省体育局、黑龙江省旅游局和大兴安岭行署主办,大兴安岭地区文体局、旅游局、漠河县人民政府承办。 比赛设8个赛段,在森林道路上进行角逐,赛道全部为砂石路面,全程746公里,特殊赛段长 176.36公里,均为直道高速赛段。22支车队72辆赛车参加比赛。除土耳其车队外,来自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芬兰、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外援加盟贵州百灵、东南汽车万宇、斯巴鲁等中国车队。中国教育电视台、广东卫视、安徽电视台、贵州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大兴安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90余名记者参与赛事报道。比赛历时3天,分国际组和国内组。 东南汽车万宇车队和一汽——大众全动力庆洋车队分别获国际组和国内组车队和车手冠军,万宇车队英国外援大卫·辛吉斯获全赛场第一。 贵州百灵车队魏红杰和刘曹东、 东南汽车万宇车队樊凡分获国际组中国车手前三名;一汽——大众全动力庆洋车队刘斌、秦法伟名列国内组一、二名,上海大众 333车队王睿获国内组第三名。大赛同时设“全场总成绩奖、车手奖、级别奖、俱乐部杯奖、厂商杯奖、千六杯奖、巾帼杯奖”奖项。                             (张海燕)
  【首届中国·漠河“北极之恋”国际摄影展】 12月25日,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大兴安岭行署主办,漠河县委、 县政府承办的首届中国·漠河 “北极之恋”国际摄影大赛暨第二届中国·漠河“北极之恋”摄影大赛启动仪式在漠河举行。大赛设一等奖奖金5万元,二等奖奖金2万元,三等奖奖金5000元。历时一年,收到全国各地摄影爱好者投寄作品3000余幅。经过评选126幅作品入围,其中,漠河县王志远的《染春》、王勇的 《归途》获一等奖;《神奇的北极光》等4幅作品获二等奖;《晨韵》等 20幅作品获三等奖。省政协副主席何晓平、政协地工委主任岳君、中国摄影报副社长张晓蓉、省摄影家协会主席索久林等为获奖者颁发证书和奖金。  
                                     (张海燕)
  【安全生产】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目标承包机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发放宣传单2000份,培训木材生产系统技术工人 980人。结合各类安全工作重点,开展煤矿、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木材生产、木材加工专项治理整顿,查处整改各类安全隐患88项。               (张学君)     
  【传染病防治】 以预防和加强保健网络建设为主线,以防治“禽流感、霍乱、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为重点,落实预防措施,在应急预警、免疫规划、疫情管理、卫生监测、检验评价和健康教育等方面完善疾控体系。全年报告传染病11种263例,其中,病毒性肝炎 39例、痢疾1例、肺结核84例、梅毒6例、腮腺炎28例、风疹30例、手足口病 17例、尖锐性湿疣2例、结核性胸膜炎5例、水痘6例、其它疾病45例,报告发病率309.12/10万。     (张学君)    
  【免疫工作】 根据《疫苗流通管理条例》,对疫苗流通过程的各个环节实行专人负责,建立发放登记制度,落实责任。结合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开展宣传活动,提高群众对免疫防治的认识。按照《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定期检查接种点接种情况。全年应接种疫苗5431人次,实际接种 5386人次,接种率99.2%,其中,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为:卡介疫苗接种率99.7%,百白破混合剂接种率98.5%, 麻疹疫苗接种率100%,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率99.2%,乙肝疫苗接种率100%,百破疫苗接种率95.9%,麻腮疫苗接种率100%, 乙脑疫苗接种率100%,麻风疫苗接种率100%,A群流脑疫苗接种率100%,A+C群流脑疫苗接种率100%。  (张学君)    
  【职工权益保护】 进一步落实《劳动合同法》,加大民营企业劳动监察力度,国有企业职工签订劳动合同3217人,签订率100%;民营企业1424人,签订率92.7%;个体工商户636户,签订率90%。接待职工权益信访案件41件,结案率100%。为263名农民工追讨拖欠工资33.6万元。                                 
                                     (张学君)    
  【档案工作】 按照省地关于加强新农村档案工作的要求,开展新农村档案调查,确定归档范围,收集新农村建设档案5743件。制定《漠河县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收集冰雪汽车挑战赛、北极光节、漠河机场重点工程建设等重点档案,全年收集各类档案2703卷,增加馆藏19 998卷,5083件,照片档案1553张,光盘、录像带266张(本),资料 1374册,抢救修复民国历史档案389卷。                             (张学君)
  
  【农村经济】 建设特色农业、特色畜牧业,围绕旅游促进服务业发展。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3613.4万元,同比增长28%。其中,种植业收入897.5万元,同比减少14%;畜牧业收入691.9万元,同比增长5%;渔业收入32.6万元,同比增长5%;运输业收入119.2万元,同比增长24%;餐饮服务业收入973.1万元,同比增长135%;工业收入8万元,同比增长14%;其他收入891.1万元,同比增长102.3%。农民人均收入6003元,同比增长42.8%。         (张学君)    
  【产品质量监督】 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开展调查摸底,建立食品生产企业食品情况电子档案70份,建档率100%。与食品生产企业签订食品安全生产协议承诺书,实行动态监管,定期巡查,规范生产行为。查处不合格食品案件4起,捣毁制假黑窝点2个。加大农资产品和食品销售领域执法检查力度,查处没收过期种子500公斤,没收假五粮液、假茅台、假国窖等206瓶。               
                                    (张学君)    
  【昊晟木业公司】 以产品开发和产品质量管理为中心,实行工资激励机制,建立岗位工资和效能工资分配制度,产品质量、产量、销售、成本、安全与职工工资挂钩,层层分解指标,落实责任,实行定期考核,奖罚兑现。实现产值884万元,销售收入828万元,上缴税金56.2元,实现利润11万元。                             (张学君)    
  【最低生活保障】 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规范办事程序,对低保对象实行群众评议,逐级审核,实行社会化发放。全县城镇低保户2742户5905人,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160元,增至每人每月195元,清理不符合低保条件684人。农村低保对象145户338人,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800元,增至每人每年1000元。                    (张学君)
  
  【北极特色农业】 北极乡围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加快旅游基础建设为重点,推动全乡经济发展。以农业科技示范区为龙头,引导农民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和观赏性特色农业,结合气温低、温差大、无污染的地域特点,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种植“铁把青”甜瓜、“就欣1号”西瓜、草莓、以色列西红柿、巨人南瓜等品种,推广“五彩”番茄、“津研”黄瓜、“黄早粘”玉米、“北疆1号“大豆等20多个品种,种植面积10 000多亩。全乡鹿存栏516只,羊存栏320只,牛存栏256头,猪存栏1700头,禽存栏5000只。旅游建设餐饮服务业得到发展,全乡标准化家庭宾馆增至38家,接待游客18万人。全年农村总收入2327万元,人均收入6116元,同比增长45%。                               (张学君)    
  【再就业工程】 落实减免税费政策,引导下岗职工自谋职业;招商引资创办企业,扩大就业再就业岗位;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4050”人员。全年新就业1787人,完成计划119%;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75人,完成计划134%。职业介绍1284人,完成计划107%;再就业培训605人,完成计划101%。                            (张学君)    
  【农村合作医疗】 推进农村合作医疗进程。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由 2007年87.5%增加到99.1%,达到2208人。合作医疗筹资额22.08万元;93人获医疗补偿,补偿金额 13.14万元。
                                     (王久顺)
     
  【卫生监督】 对药品采购、医疗收费、传染病防治、采血供血、行医资质、超范围经营、虚假广告、医疗器械等执法检查1017次,抽检各类药品26批次。没收超期药品和不合格医疗器械29箱,刺五加注射液3050支,取缔违规诊所2家,处罚无证行医3人、违规行医7人。
                                     (王久顺)    
  【伐区验收】 西林吉林业局按国家林业局《国有林区伐区作业质量检查标准》实行百分制验收,其中,采伐作业40分、集材作业10分、伐区清理20分、资源利用15分、环境保护15分,总分85分以上为合格、95分以上为优良、低于85分为不合格。采伐作业实行作业组自检、林场复检、生产科联检和林业局抽检“四级”验收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全局伐区合格率100%,优良率36%。                                 (王久顺)
  
  【外宣工作】 以特色旅游、招商引资、机场通航和工业园区建设为对外宣传主题。分别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闻30分》和 《朝闻天下》栏目宣传1次,在《黑龙江电视台》宣传17次;县(局)工作人员到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开展旅游产品、招商引资、机场通航等项目推介活动9次;在《黑龙江日报》、《黑龙江画报》、《黑龙江经济日报》发表专刊6期,稿件40篇。                               (王久顺)    
  【调研活动】 开展“百名干部下基层,谋求县(局)域经济发展”调研活动。39名处级干部和65名县直机关干部,确定41个课题,到基层一线进行调研。撰写发展特色旅游、工业园区建设、生态建设、营林生产、林木产品精深加工、种植业、养殖业、民营经济发展和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建设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等调研报告 219篇,为县(局)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发展思路。                         (王久顺)    
  【“一帮一”扶贫】 坚持开展“一帮一”扶贫活动。党员干部与贫困户新建帮扶“对子”78对;帮助贫困户选择脱贫项目、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33户,帮助贫困户解决就医、子女上学、住房等困难45户,当年实现脱贫11户。                   (王久顺)    
  【“家庭致富”工程】 县妇联组织全县妇女实施“特色种养业”、“林下资源采集”、“家政服务”、“家庭宾馆”、“手工艺品制作”家庭致富工程。组织49家妇女发展反季节蔬菜种植和畜禽养殖,建大棚、温室28栋,建猪、羊、鸡、兔等牲畜禽圈舍12个,建木耳、蘑菇种植点9处。组织妇女成立113个采集小组,采集都柿148吨,红豆154吨,山野菜、蘑菇、灵芝等33吨,人均收入5500元。建立5支家政服务队,从业妇女110人,平均月收入 600元。举办食品制作、礼仪培训班3期,举办风味食品制作大赛和礼仪服务竞赛2次,在北极乡、西林吉镇新建家庭宾馆17家,带动65人就业。举办柳编、包装盒制作、桦树皮画工艺品学习班 3期,安置就业76人。                                (王久顺)    
  【帮扶困难职工】 县局工会设立帮扶小组 146个,定期了解职工生活情况,建立困难职工帮扶档案。发放困难补助资金34.2万元,发放医疗救助资金3万元。760名职工在生活、子女上学、就医等方面得到帮助。                        (王久顺)    
  【水利建设】 完成北极乡护岸工程建设项目0.76千米;加固乡镇防洪堤坝 8.2千米;安装节水滴灌带230千米、滴灌管5千米、喷灌管线0.4千米、打井 69眼,4000亩农田得到灌溉;古城岛村、黑山村自来水工程完工,151家农户用上自来水。          (王久顺)    
  【矿产资源管理】 成立联合工作组,到老沟、额木尔河、古莲河、大林河、富克山、兴华沟等地清查非法流入漠河采金人员39次,查缴“水枪”16支、采金船 6条、“流槽”13个,清理非法采金人员213人次。                        (王久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