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加格达奇区

加格达奇区

加格达奇区



  区委书记 董树范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洪艳茹(女)
  区  长 高文祥(5月任)
  区政协主席 王云峰
  【综 述】 2008年,加格达奇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困难,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区完成生产总值 16.9亿元,完成目标的103.1%,同比增长12.8%。其中,第一产业0.95亿元,同比增长24.4%,第二产业2.9亿元,同比增长9.3%,第三产业13.0亿元,同比增长12.8%。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9亿元,完成目标132.5%,同比增长47.6%。一般预算收入8494万元,完成目标117.6%,同比增长29.4%。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155万美元,同比增长8.8%。招商引资签约项目8个,签约额7.9亿元,到位资金4.4亿元,完成目标104.6%,同比增长48.5%。城市人均收入9927元,同比增长7.7%。农民人均纯收入4004元,完成计划101.1%,同比增长7.2%。工业增加值18 445万元,同比增长9.0%。其中,丽雪、恒友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13 525万元,同比增长10.0%,省控规模以上地方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税总额517万元,完成年计划103.4%。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实现58 000万元,同比增长26.1%,税金实现9900万元,同比增长99.9%。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实行“一个项目,一个方案,一套班子,一条龙服务”的“四个一”专题工作推进机制。投入资金36万元,聘请国内专家,对城区总体规划进行修编,重点进行城市立面、绿化、旅游产业等规划设计。投资 300多万元,对街路人行步道、路边石、下水井等进行全面维护。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广良种化工程和标准化生产技术,良种覆盖率 95%以上。肉、蛋、奶产量同比增长11.3%、5.9%和33.4%。山野菜、野生浆果采摘量1004吨,产值 700多万元。全区10万亩耕地,15个品种的农产品在 6月通过国家绿色食品管理机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产品认定。争取项目资金108万元,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230户,改造两乡泥草房 300户,完成两乡硬化道路 1.6公里。两乡“以煤代木” 炉灶改造工作全面完成。农村自来水入户483户。农村住房砖瓦化率、有线电视入户、通讯分别达 70%、52%和95%。义务教育实行免费,享受农村教育补贴学生2200余人,补贴资金124余万元。农村困难群体享受最低保障人口 1184人,发放低保资金60余万元。社会治安稳定,全区发案率同比下降0.2%。投入资金 267万元,用于校舍维修,投入 234万元,用于多媒体数字化校园网建设和购置教学仪器设备。继续实施“阳光工程”,全年救助1188人次,救助金额421 885元。职业介绍成功 1264人,实现新就业2896人。发放《再就业优惠证》3109本,申办小额担保贷款下岗失业人员329人,放贷658万元。为4853户、9524人发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1481万元,对困难家庭 308人实施医疗救助,发放救助金48.7万元。发放低保取暖补助金473万元。组织全区职工群众为四川灾区捐款526 720元。投入资金7400万元,改造棚户区,改善低收入群众居住条件。



                 社区办公楼外景
  【城市规划】 投入资金36万元,聘请国内专家,对城区总体规划进行修编,重点进行城市立面、绿化、旅游产业等规划设计。确定铁路以北老城区为商业、餐饮、娱乐功能区,铁路以南新城区为办公区,甘河南岸半砬山以西为新型开发区,东部出口路为新兴工业园区,甘河以南为教学科研区。
  【市政设施维护】 总投资 300多万元,对加区的部分沥青路面、人行步道及路边石进行维修,修复下沉路面10处,维修人行步道板及边石99处,清掏下水管道 8.4公里,清掏排水沟3000延长米,维护更新路灯140盏,步道板3000平方米,新建中巴街路标志牌 20个,更换污水井盖10个,清理过道涵8座。
  【物业小区试点工程】 投入500万元,对安悦小区墙体及楼梯间内全部进行粉刷、 对小区道路硬化、步道板铺设、绿化、屋面、楼梯间内玻璃、声控灯、电子程控门、平台漏雨、监控、小区封闭等进行维修改造。改造区域面积11万平方米,19栋居民楼,受益居民1200户,受惠人口约4000人。
  【城市保洁】 对黑色路面和居民区巷道实行全天保洁,主要街路保洁时间为早 4时至晚8时;开展爱国卫生和城乡环境整治月活动,累计完成春城路、小桥西路、长青大街等 40条街路平房区及城区内铁路沿线积存的垃圾、污冰清理工作;以步行街、商场为重点,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治理,环卫处全年累计清运垃圾15万吨,清运污冰6500斗,积雪7100斗。
  【城区绿化】 完成甘河大坝、原加区医院景观绿化、林田门前绿化改造工程、物资局门前等27个景区绿化工作,共栽植乔木252 185株,灌木4764丛,小榆树 10万株。群众义务植树栽植5940株,对卫东社区、红旗社区等十家单位进行庭院绿化栽植灌木7000丛。
  【棚户区建设】 按照地委、 行署棚户区改造的总体要求, 加格达奇棚户区改造工程于2008年3月25日正式启动。建设地点位于生态家园小区,占地面积 21万平方米,一期工程开工建设8万平方米,竣工5.3万平方米,完成投资8100万元,安置777户。
  【泥草房改造】 按照省泥草房改造计划,加区两乡草房改造 300户,每户投入资金5000元。白桦乡在双河村、五叉沟村开始试点工作,加北乡在加北村试点。成立泥草房改造推进工作组,采取走村入户方式进行政策宣传。全年完成泥草房改造342户,其中,加北乡完成160户,白桦乡完成182户。
  【房产工作】 成立房产交易大厅,推行“一站式”服务,提高工作效率,截止11月末累计受理房屋产权初始登记2351件;受理商品房抵押登记399件;受理房产交易 1430户,动迁审核近800件。
  【物业管理】 制定《加格达奇区物业小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议事规则》、《物业管理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性规则》、《加格达奇区创建“四位一体”社区共建体系工作实施方案》。完成生态家园小区、安悦小区前期物业服务企业招标工作。
  【议政建言】 区政协围绕加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组织委员开展议政建言活动。以“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经济”、“如何科学发展”为议题,举办 3次委员议政日活动。经过政协各专门委员会梳理,以“议政建言”形式反馈给有关部门,引起重视,促进问题解决。全年收到委员提案80件,立案80件,全部办复。
  【阳光工程】 实施“阳光工程”健全贫困生资助体系,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全年救助1188人次,救助金额421 885元。其中,政府救助577人次,救助金额 266 625元;社会救助183人次,救助金额137 500元;校内师生救助 422人次,救助金额15 560元;领导包扶6人,救助金额2200元。
  【学校建设】 区政府投入专项资金 267万元,对全区学校校舍进行维修。争取到国家和省为建设特殊教育学校校舍和购置设备专项资金280万元。区政府为加区一小等学校投入234万元资金,用于购置教学仪器设备。学校布局调整后对教学设备进行统一调配,使加区四中、加区一小的名校创建工作在软、硬件建设上有所提高。
  【理论学习】 区委宣传部对理论学习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两级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建立完善学习制度12项,两级党委中心组成员结合自身实际撰写学习体会120余篇。织宣讲团到19个基层党委,举办十七大理论培训班4期,培训人员 500余人。举办全区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训班,培训科级干部300余名、理论骨干200余人。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撰写心得体会300余篇。在地级以上报刊发表理论文章和调研报告7篇。
  【土地执法检查】 制定巡查方案,及时发现并依法查处各类土地违法行为。建立巡查台帐,将巡查发现的土地、矿产情况及时记录。建立健全区、乡、村三级执法监察网络,在两乡、六个小区聘请国土资源信息员,监控违法用地行为。全年,实施执法巡查30多次,发现制止土地、矿产违法行为6起,立案查处3起,清欠出让金100多万元。
  【治理“三乱”】 加区交通局在全系统开展以治理整顿弄权勒卡、服务态度差、乱设卡、乱收费、乱罚款为主要内容的行风工作,加大对公路“三乱”的打击力度,全区未私设一个站卡,无搭车上路检查现象发生。
  【优抚安置】 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及时发放各类优抚定补金。定补62人,发放定补金18万元,残疾军人78人,支付抚恤金47万元,三属定补 20人,支付抚恤金8万元,在乡复员军人42人,支付抚恤金 9万元。全区接收退役士兵54人,本着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安置原则,主动与相关部门协调,实现应安尽安、全员安置,达到退役士兵满意、家属满意、用人单位满意的效果,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农村低保】 农村低保1月、7月两次提标后,每人每月增加补助20元,比2007年度年人均400元提高164元。全区有农村低保697户1184人,发放农村低保资金 61万元,其中区财政配套8万元,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国税收入】 加区国税局本着循序渐进、稳步提高的宗旨,加强征管力度,全力服务纳税人,狠抓征管质量,强化税源控管、坚持依法征收,全年收入总额、年增收额、超计划增收额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税收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全年组织入库税款10 964.4万元,其中,增值税8666.7万元,消费税5.5万元,企业所得税1569.1万元,个人所得税723.1万元,为2007年同期187.73%。
  【冰雪活动】 区文体局、教育局联合制定《全区2008年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方案》。全区15所中小学校有14所浇冰场(第二中学就近使用地区体育馆冰场),从11月15日起相继开展冰上课。小学适龄学生会滑率达62%以上,中学生会滑率达80%以上。区文体局获“上冰雪”先进单位,区第十小学、第六中学被评为省级“百万青少年上冰雪”、“冬季户外体育活动”先进学校。加区第一小学、第三小学、第十小学列入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行列。
  【春节文化活动】 把秧歌表演、彩灯展、冰雕展、焰火燃放等活动做为春节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组织15支秧歌队分期分批走上街头为广大人民群众献艺。彩灯展突出反映大兴安岭特色和全区改革开放30年来发展变化及喜迎2008北京奥运会等主题内容,各参展单位运用声、光、电等科技手段创造出彩灯作品 100余展。冰雕展以美丽和谐兴安、冰雪奥运首府为主题,规划面积11 000平方米,大小景观 100余件。正月十五元宵节秧歌巡游表演、新世纪广场彩灯展、焰火燃放及冰雕展等系列活动。农历二月初二,在新世纪广场举行全区秧歌大赛,14支参赛秧歌队参赛。
  【审判工作】 全年受理各类案件1063件,结案 1021件,综合结案率96%。其中,受理各类刑事案件108件,结案108件;民事审判一庭案件564件,审结 560件;民事审判二庭案件128件,结案128件;行政诉讼案件21件,结案21件;各类申诉案件 7件,结案5件。受理各类执行案件207件,执结128件。
  【检察工作】 全年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案件4件6人。侦查终结玩忽职守案件1件1人。受理提请批准逮捕案件98件143人,批准逮捕87件127人,不批捕11件16人。受理移送起诉案件97件139人,提起公诉96件136人,不起诉1件1人,报送分院4件4人。受理民事申诉案件 8件,提请抗诉3件。
  【司法工作】 全年调解各类民事纠纷228件,法律咨询解答50件,办理公正业务686件。开展各种法律宣传9次,发放宣传单 5000余份。对33名刑事释放人员全部做到书面接茬帮教,达到无漏管,无重新犯罪。
  【打击刑事犯罪】 加区公安局以“打黑除恶”为龙头,以“侦破命案”,打击“两抢一盗”、“秋风行动”,禁毒人民战争等为重点,严厉打击杀人、抢劫、盗窃、爆炸、伤害、涉毒及偷漏税,信用卡恶意透支等违法犯罪。采取专项行动、刑侦协作、信息研判、网上作战、串并案件等措施,全年侦破各类刑事案件511起,其中,重特大案件298起,打掉犯罪团伙 5个,抓获刑事犯罪人员189人。为国家和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90余万元。通过网上比对等措施,抓获网上逃犯77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组织召开较大规模的宣传动员会,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简化报销程序,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参合人数由2007年7069人增加到8326人(其中低保户1176人),参合率由2007年 98.76%上升到99.15%。筹集资金总额74.9万元,其中,国家补助资金 33.3万元(每人每年40元),省补助资金21.2万元(每人每年25.5元),区财政补助资金6.1万元(每人每年4.5元),农民个人缴费资金 14.3万元(每人每年20元)。全年累计为466名住院患者报销医药费49.97万元,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进一步得到缓解。
  【税务稽查】 对建筑业、房产开发业、保险业、烟草、林业、文教、卫生等 7个行业开展专项税收检查,截止11月,稽查查补入库税款 166.13万元,占税收入库总量2.52%,罚款和滞纳金27.13万元,占查补税款16.48%。
  【养老保险】 全区参加养老保险统筹企业离、退休人员1568人,社会化发放养老金1119万元,社会发放率100%。机关事业离、退休人员257人,社会化发放养老金515万元,社会化发放率100%。
  【就业工作】 实现城镇新就业2896人,完成目标103%;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目标1500人,完成2212人,完成目标147%;职业介绍目标1100人,完成1264人,完成目标115%;再就业培训目标800人,完成799人,完成目标99%,创业培训目标140人,完成 75人,完成目标54%;劳务输出目标1300人,完成1279人,完成目标98%,小额担保贷款目标200人,发放 329人,完成目标164%,城镇登记失业率3.8%。办理《再就业优惠证》3109人,年检《再就业优惠证》12 537人。
  【职业介绍】 举办3次再就业活动,1月15日至2月 15日,开展再就业援助活动;与地区局联合举办“春风行动”活动,学习《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为农民工劳务输出前普及法律知识;与劳动保障监察部门配合,到企业送政策、送法律、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为66家企业做空岗调查,有岗位2260人,登记招聘人数2577人,求职人数2727人。
  【马铃薯种植】 在龙头企业和外埠市场拉动下,马铃薯种植面积近 6万亩,占播种总面积56%。年产量9万吨,优质脱毒马铃薯种薯年外销 3万吨,远销山东、河北、江苏、四川、云南等十余个省,丽雪精淀粉公司收购6万吨,年实现销售收入 2300万元,农村人均增收近2000元。加格达奇区在马铃薯高产创建活动评比中名列全省第二名。
  【绿色食品】 全区有4家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生产通过国家认证的绿色食品标识 28个、有机食品标识55个,5大系列80个品种。绿色食品产量560吨,实现销售收入1800万元。全区10万亩耕地,15个品种的农产品, 6月通过国家绿色食品管理机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产品认定。全年山野菜、野生浆果采摘量1004吨,产值700多万元。
  【消费者权益保护】 在全区 7个商场、10个市场、15所学校、6个社区、7个自然屯建立12315消费者维权服务站,将12315维权网络向基层延伸,形成快捷、畅通的电子数据信息传输通道。12315维权体系具有 “相对集中受理、分工协作办理、应急指挥调度、信息汇总分析、进行消费提示”5种功能相结合的行政执法监管体系。全年受理消费者投诉申诉案件 45件,成功调解42件,调解率95%,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6万元。
  【环境保护】 清查排污单位653家,符合普查规模要求333家。其中,工业源25家,生活源第三产业 308家。对全区沿街、沿主干线路全面普查,完成数据录入、审核、编辑和汇总工作。全区有18个项目进行“环评”,项目竣工后立即进行验收,杜绝先污染后治理现象发生,“环评”、“三同时”制度执行率100%。
  【审计监督】 计划实施12个专项和8个经济责任计 20个项目的审计工作。实际实施审计22项,其中,专项审计12项,区属部门、单位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10项。
  【廉租住房工作】 上报廉租住房保障对象1119户,其中,无房户 936户,有房但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方米的47户,“三无”43户,棚户区改造回迁93户。经过社区、民政、房产部门、区廉租住房保障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审查,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 962户,其中租赁补贴869户、实物配租93户。全年发放补贴资金499 972元,其中,补贴平房户 326 812元、补贴楼房户173 160元。
  【畜牧养殖基地】 建立肉牛、奶牛、绒山羊养殖小区,进一步发展壮大全区的畜牧养殖业。引进高产优质绒山羊品种3个,改良当地绒山羊 100只,规范养殖技术6项。推广应用黄牛、奶牛冻精改良本地黄牛技术,改良本地黄牛、奶牛485头,使牛品种进一步优化。
  【蔬菜种植】 在加北老道口、白桦村、光明社区等地,引进新奇特蔬菜品种 6个,单位面积产量增产15%,提早上市5—7天,可为农民增加收入约 20万元。推广食用菌栽培技术,扩大袋料栽培数量,全区食用菌栽培510万袋,同比增加11%左右。引进大豆新品种 3个,选育新品种1个,推广面积近4.5万亩。测土配方施肥1.5万亩,为农民节约资金3万元。推广微生物肥料60吨。
  【纪检监察】 全年立案查处违纪案件8起,查处违纪党员干部8人,其中大要案 6起,占全年案件总数75%,挽回经济损失3.55万元。
  【卫东社区就业培训】 为327名下岗人员办理再就业优惠证,为 56人办理小额担保贷款,为 803人办理灵活就业补贴。结合下岗职工实际,改变以计算机专业为主的单一就业培训,与保安公司和北山宾馆携手举办保安技能专业和客户、餐饮、礼仪专业培训班,把实训地点设在企业,采用分岗位、互动教学、情景模拟等形式,培训下岗失业人员 535名。举办下岗职工招聘会,成功为850余名下岗人员介绍工作。
  【卫东社区帮扶解困工作】 为290户503名贫困居民办理低保,为77户“双低”家庭申请廉租住房补贴。通过“爱心超市”发放衣物及生活用品3000余件,1500多人次得到救助。元旦、春节期间,党工委开展“送温暖、解忧难”慰问活动,走访贫困家庭21户,发放慰问金1200元、米面40袋。
  【东山社区计划生育工作】 将计划生育工作任务分解到各个居委会,指标量化,明确责任。举办业务知识培训班 3次,提高委主任业务素质,分阶段组成检查组检查指导委主任工作。各居委会主任克服管片面积大、人口多、入户难等困难,利用早晚、双休日时间入户登记,采集人口信息,全面完成计划生育 WIS人口信息系统录入工作。在2008年加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会上,东山社区被授予计生协会先进集体。
  【东山社区环境卫生整治】 在“爱国卫生月”、“城乡环境整治月”活动中,组织包片单位、党员干部群众开展环境集中整治活动 10余次,组织党员、居民近 8000人次,清运垃圾500余四轮车,清理白色垃圾300余编织袋;拆除东出口加漠公路附近私自搭建的厕所10余个;清理主要街路居民种植菜地约2500平方米;在人民路南侧楼区、铁东大街东侧楼区和社区办公楼前栽种丁香、金老梅、黄槐等灌木480余株。
  【农村党组织活动】 区委组织部根据农民致富需求,投入专项资金10 000元,购置种植、养殖和防疫等55种2000余册图书,组织开展送书下乡村活动。举办全区农村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培训班,邀请省地农业和党建专家就农村实用技术和党建知识进行专门讲座,参加培训人员200余人。在农村党员中开展设岗定责活动,设置政策宣传、科技示范等14个岗位,132名农民党员认领270个岗位。建立党员服务区93个、接受服务农户1447余户,做好事600多件。组建14个专业协会党小组,1个大豆合作社党支部。为各村配齐远程教育设备, 远程教育全面开通。
                                   (付德玉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