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外干部工作
党外干部工作
以换届为契机,做好党外人士的安排工作,为党外人士发挥作用铺设台阶。协调地委组织部、地区编委办推进地级领导班子增加领导职数工作,经向地委汇报并向省委争取,在换届之际,政协大兴安岭地区工委配备1名党外副主任,结束了大兴安岭地区历史上无党外厅级领导干部的历史。结合县区换届人事安排,相继向地委集中推荐14名党外干部,经考察有8名党外干部被择优配备,保证了换届时党外领导岗位全部实现应配尽配的要求。结合人大、政府、政协、工商联换届,全区共对624名党外人士进行政治安排。党外干部的教育培养工作扎实开展。配合组织部门选调10名党外干部参加全区女少非青干部培训班,为实现民主党派政治交接和换届人事安排做好人选准备。选派4名民主党派副主委分别参加全省民主党派领导干部培训班,进一步提升了民主党派专职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和领导能力。换届前,与地委组织部共同开展副处级党外后备人选的补充推荐工作,经推荐考察有4名党外干部补充到后备干部队伍中,进一步扩大了党外后备干部的队伍。培训基地建设有效推进。落实中央办公厅下发的《2010~2020年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制定《大兴安岭地区贯彻落实意见》,提出加强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具体措施。协调有关部门推进地区社会主义学院的组建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地委同意在地委党校挂牌成立地区社会主义学院,增设1名副院长领导职数。全年共提拔使用党外领导干部13名,全区现有副处级以上党外干部47名,创下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