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综述

野生动植物保护

综述



  2011年,全区野生动植物保护系统重点在项目资金争取、湿地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执法检查、疫源疫病监测、鸟类环志和林下资源保护利用、资源馆管理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年内争取项目资金3357万元。新增多布库尔、绰纳河自然保护区等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使全区林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增加到5个,总面积增加到720 124公顷。开展“金雕行动”,联合相关单位开展“兴安三号”打击破坏森林资源专项行动,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先进集体”称号。全区共出动人员4351人次,出动车辆1696台次,检查市场39处、个体业户1425户,检查过往车辆5000余台,清理非法入山人员172人,拆除猎捕窝点3处,收缴锁套、铁夹、粘网2744件,收缴林蛙、狍子、野鸟等野生动物及其制品5200余只(个),放飞活鸟1260只,救助金雕2只、鸳鸯1只。全面启动大兴安岭地区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工作。加强湿地保护宣传,新建国家湿地公园4处,获批国际重要湿地1处。制定《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十二五”规划》,为大兴安岭地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建设提供中长期发展项目规划。年内环志鸟类2000余只。推进林下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完成林冠下资源经营权转让承包工作,各地共将42.41万公顷富集区的蓝莓、红豆和偃松资源全部转让给6705户职工经营,转让地2964块,户均转让面积63.26公顷。印发《大兴安岭林区野生蓝莓等主要利用林下经济植物集约化管理办法》,全区共确定集约化经营试点地块1239公顷。严厉打击破坏性采集行为,全区共出动执法人员约1575人次,收缴破坏性采集工具360个,处置调解掠青采集事件19起,清理违规入山人员1331人。资源馆年接待参观团体609个、847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