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综述

气 象

综述



  2011年,全区气象系统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完善防灾减灾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气象社会管理和公共气象服务职能,加快全区气象现代化建设步伐。全区2011年测报错情率0.0‰,地面自动站数据可用率99.98%,达到国家99.64%平均标准。10部闪电定位监测和41个雨量站上传信息及时率93%,大白山自动站和改造后的7个无人值守站运行正常,传输质量高于往年。酸雨上传信息及时率100%,在全国酸雨样品质量考核中为优秀,雷达业务可用性99.78%,达到国家98.33%标准,每月初及时向省气象局上报全区探测环境调查表和八方位照片。全区通过全国质量优秀测报员竞赛250班6人,全省百班质量竞赛19人。全年气象局共制作和发布森林火险预报183期,森林火险预警信号65次,接收、处理卫星图像415张,制作和发布预警信号10次,短时临近预报21次,《重大气象信息专报》8期,《春运气象信息专报》15期,《气象信息》52期,《蓝莓节专题气象服务信息》7期。出台《大兴安岭气象局业务优质竞赛奖励办法》。各站选派人员到省局参加“灾情直报系统及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送”培训班学习。气象局选送2名为机场气象服务保障人员到哈尔滨进行为期一年的岗前培训。全区业务人员参加省局主办的各类业务实地培训会议12次,网上培训学习3次。制发《大兴安岭区域自动站、无人自动站管理办法》,切实做好大兴安岭地区区域自动气象站、无人自动站的技术装备保障管理工作。气象技术装备运行良好,全区没有使用超检仪器现象。全区各站配合完成CMACast(CMACast系统是中国气象局重点建设项目,替代原有PCVSAT、DVB-S、FENGYunCast广播系统,担负发送气象预报预测服务数据资料的重要任务)小站安装、调试与试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