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全国道德模范

全国道德模范






  邰忠利,男,蒙古族,1986年6月出生,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人,高中学历,一级士官,生前是黑龙江省军区边防某团三连代理排长。邰忠利于2005年12月在呼伦贝尔市鄂温克自治旗入伍。入伍后,他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立足本职苦练精兵,扎根边防建功立业,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是一名“立足岗位,自觉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好战士”。新兵下连后,团里组织“学理论、当精兵、作贡献”主题诗歌朗诵比赛,由于平时注重学习积累,邰忠利作为唯一的新兵参加连队的3人代表队,获全团第二名。他被连队确定为理论学习骨干,参加团组织的理论骨干集训。先后精读《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士兵读本》、《党的基本知识题集》、《军营理论热点怎么看》等书籍,摘记笔记、撰写心得体会3万余字,剪报100余篇。他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形象地编出“绝户网不能下,一网打尽网网空;禁渔期不能捕,得一少万不上数”的顺口溜,并将向江中倒垃圾、扔农药瓶等行为的危害也编成四六句,边民们听了之后深受教育,不良行为渐渐变少。邰忠利常讲:“当得起兵,就要练得起武。”2007年参加团特战比武集训,他6公里负重奔袭进入26分钟之内,徒手攀登进入前5名,熟练掌握团属8种主要轻重武器、25个专业的基本操作,总成绩排名第三。他带领的82无后坐力炮班,主动加训14.5毫米高射机枪班内容,班级成为全团第一个“枪炮全能班”,在建制班比武中获第二名。每次带队执勤,他都要求战友严守群众纪律,文明执勤、礼貌待人,树立军人良好形象,得到渔民的称赞。他主动与渔民聊天唠家常,带领战士经常帮助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入伍4年来,他先后带队潜伏30多次、130多个小时,防止越界事件7起,抓获非法作业人员17名。他在学习笔记中写到:“要为自己找到生活和工作的目标,向雷锋学习,走雷锋成长的道路。”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高中辍学后,先后与家人干过零工,到建筑工地当过力工,在饭店做过服务生,生活的艰辛使他比同龄人更加成熟,更加懂得如何去感恩父母、回报社会、帮助他人。邰忠利先后担任驻地呼玛中学、林业一小校外辅导员,经常到学校开展国防教育,宣讲光荣传统。2006年9月,邰忠利作为全团第一年度兵中唯一的优秀骨干,被选派到哈尔滨师范大学执行军训任务,被学校评为4名“优秀教官”之一。2008年,军区组织“五星连五环”奥运知识竞赛,获军区参赛人员中唯一的一个一等奖。在连队干部的眼里,邰忠利是好战士、好班长;在驻地老百姓的心中,邰忠利是“干儿子”、“活雷锋”。他一方面注意尊重驻地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少数民族文化融洽感情,增进团结。他收集家乡治疗牲畜常见病、多发病的土方和快速出栏的饲养方法,并传授给村里的养殖户,还积极建议村里扩大养殖规模。邰忠利常跟班里的战友讲:“多做一件好事,就多添一分军民鱼水情。”入伍4年来,他始终用实际行动兑现诺言。2007年8月,邰忠利在羊草沟驻勤,一名叫蒋鹏的4岁小男孩在江边滚轮胎玩,一不小心轮胎向江中滚去,小孩追赶时失控冲入江中。正在巡逻的邰忠利发现后,将小孩拉上岸后悄悄离开。2008年4月,邰忠利在察哈彦村驻勤时,村民王春水家屋顶着火,一家人正在休息毫不知情。邰忠利冲进屋中叫醒他们,将卧病在床的王春水妻子背到安全地带,又带领战友扑救,挽回财产损失3万余元。2009年8月9日下午,他和战友到下站渔点宣传边防政策,返回时听到有人呼救,他迅速跑到出事地点,纵身跳入江中,用尽全力将落水群众推向岸边。张文礼得救了,邰忠利却救人后失踪。邰忠利牺牲后,驻地数千名群众自发到牺牲地,以放江灯、撒花瓣等形式祭奠送别烈士。战友整理邰忠利遗物,发现两瓶蒙古药酒和一绿一蓝两个书包。药酒是给患有严重风湿病的管春华老人的,书包是准备送给他在呼玛一中当辅导员时两名贫困学生的。2006年、2007年,他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士兵,2008年,被评为团“古驿精兵”。2009年,被黑龙江省军区评为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士官标兵,荣立三等功1次。2009年,邰忠利牺牲后,被黑龙江省军区追认为革命烈士、追记一等功,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2011年1月,省综治委、省见义勇为奖励基金会追授邰忠利同志“黑龙江省见义勇为英雄”称号。获全省第三届十佳道德模范称号,并作为全省唯一入选的典型当选全国第三届道德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