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省优秀党务工作者

省优秀党务工作者






  卢新桥,男,汉族,1967年10月出生,黑龙江省五常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现为加格达奇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1989年7月,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数学专业,分配到大兴安岭地区大杨树农工商联合公司教委任教师,1992年3月,任大兴安岭地委宣传部干事,1996年3月,任地区清欠办综合科副科长,1997年7月,任地区财务处综合科副科长,1997年11月,任地委组织部干部调配科副主任科员,1999年5月,任地委组织部干部科副主任科员,2000年2月,任地委组织部干部科主任科员,2000年9月,任地委组织员办副处级组织员,2000年11月,任加格达奇区委常委,2002年9月,任加格达奇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工作中他善于总结,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围绕地委“发展型”班子创建,创新地提出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和谐型、发展型”五型班子,并建立长效机制,使全区基层党政班子整体合力显著提升。他规范干部初始提名,提出“一线锻炼法”,即干部锻炼在一线,考核在一线,提拔在一线,并先后3次从全区抽调150名科级干部及科级后备干部到棚户区改造一线工作。他创新干部选任机制,在全地区率先开展全委会差额票决干部,采取区委常委会提名,全委会票决的办法,选任21名乡党政正职、区直部门主要负责人等重要岗位的干部。完成省委组织部确定“公推直选”试点工作,在教育党委直接选举产生党委委员和纪委委员。他提倡“党建品牌化,工作特色化”,使基层党组织涌现“兴安首府党旗红”、党团队“三集联带”、共驻共建“1+3”工程、“爱心存折”等特色党建品牌。他率先提出对流动党员实行选派联络员和发放《流动党员委托管理书》制度,这一做法得到省委组织部的认可,在中组部的基层组织建设情况通报中刊登,经验在大兴安岭地区推广。他向区委建议成立非公党委,加格达奇区已成立13家非公企业党组织,党组织应建已建率、指导员选派率、党建工作覆盖率实现“三个100%”。他向区委建议开展“职能进社区”工作,亲自协调14个职能部门开展工作,做到“一站式”办公。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对在职党员实施“双岗双责”管理等,进一步促进“和谐社区”建设。他推行“协会+组织”这一创新型农村党组织设置方式,指导两乡成立14个协会党组织,党建经验在全省交流。2010年,依托村级活动场和远程教育站点,率先在大兴安岭地区成立农民学校,已培养新型农民近1500余人。加格达奇区区委被评为大兴安岭地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全省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先进区委、“发展型”班子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区委组织部连续七年被评为地区组织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七年获全区信息调研工作第一名、区委组织员办公室先后3次获全省先进组织员办公室称号。2010年,他撰写的《坚持人才引领构筑人才高地》等8篇理论文章分别在《龙江人才》、《大兴安岭党建》等省、地刊物及报纸上发表。2011年,被省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