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优秀党务工作者 |
|
高希贵,男,汉族,1970年5月出生,黑龙江省肇源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为呼中区呼源镇(场)党委书记。1992年8月,任呼中区第二中学教师,1994年1月,任呼中区教育局团委书记兼机关党支部书记,1997年2月,任呼中区第一小学副校长、校长,1999年6月,历任呼中区委办公室副主任、主任,2006年9月,任呼中区呼源镇(场)党委书记。他从事党务工作16年,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善于谋思路、想点子、抓班子、带队伍。在工作中,能带领全镇(场)人从建设和谐呼源的战略高度出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积极打造“学习型、发展型、创新型、服务型、廉洁型、和谐型”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制定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执行班子成员周例会制度和党政班子成员每周谈心制度,坚持对基层支部规范化建设定期检查制度。他制定并执行对基层单位实行思想政治工作和对基层班子成员“德、能、勤、绩、廉”的“双百分”考核制度,有利地推动了基层党建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开展“争、创、比”活动,针对班子成员、基层党支部、广大党员三个不同层次的活动重点,分别采取不同措施,强化活动成效,促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更好地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在他任职的4年多来,呼源镇场党建工作取得突出成效,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明显发挥,两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得到全面增强,9个基层党支部全部达到星级标准,群众满意度99.3%。及时制定符合镇场发展的工作思路,通过“三带三帮”活动,使自营经济发展不断壮大,有效促进了镇场经济发展的多元化。在家庭致富工程中,创造性地开展“三带三帮”(党委带支部,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大户帮小户,富户帮贫户,一户帮一户)活动,以单位牵头、领导干部带动为载体,鼓励带头创业、领办项目和为职工积极找项目,在他的推动下,呼源成立黑木耳协会,黑木耳养殖由过去的不足80万袋增加到800多万袋,北药种植126亩,蔬菜种植968亩,马铃薯种植1100多亩。呼源连续三年经济政治综合指标位居全区第一。他在全镇(场)范围内组织开展“百名党员帮扶百名困难户”活动,全镇一百名党员与一百名困难群众接成帮扶对子,帮助他们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在信访工作中,采取“三包保二见面一接站”的办法,使信访总量比他上任时下降34%。镇(场)先后被评为全省科普惠农先进集体、全国绿色小康村、地级平安镇场。他先后被授予呼中区“十大杰出”青年、“十佳书记”等称号。2011年,被省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