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漠河县(西林吉林业局)
综述
2011年,漠河县(局)全面实施“建设生态型花园式新林区”发展战略,县域经济、城乡建设、社会事业和人民生活水平健康有序发展。全县小口径GDP实现22.7亿元,同比增长16.6%;全口径财政收入4.4亿元,同比增长40.8%;一般预算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36.5%;税收实现1.36亿元,同比增长2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 778元,同比增长25.6%;农民人均纯收入11 652元,同比增长15%,城乡居民收入比57.5:42.5,差距逐步缩小。按照“突出重点、体现标志性、深度开发、打造精品”理念,编制基础设施、景点景区建设规划13个。龙岛、公务接待区、天象馆、北极村游客码头等项目景区景点开工建设,圣诞村二期工程投入使用。北极光节系列活动成为全省唯一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全年接待游客95.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2%、43.5%,获全国首届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成立全省唯一胶合木产品监督检验与研究中心。扶持煤炭企业扩储增产,年产量超300万吨。全年引进勘查项目45个,新勘探发现钼矿、锑矿、金矿和白云岩矿石等多种矿产资源。兴安口岸和洛古河临时过货通道恢复开通。争取原油非国营贸易配额120万吨,进出口总额9.79亿美元,全省排名从37位跃居前5位。调减木材产量13.68万立方米,完成森林抚育1.7万公顷,更新造林667公顷。投资8618.50万元完成绿化工程9项,绿化面积153.2万平方米。完成城镇园林绿化工程9项,义务植树5万株。完成矿山迹地生态恢复,胭脂沟砂金过采区、古莲河露天煤矿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连续24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西林吉镇东城新区开工建设,漠北高等级公路全线通车,北红村接通国电。全年向上争取项目31个,到位资金3.45亿元。全年签订招商项目9个,签约总额53.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1.5亿元,分别增长139.2%、40.8%,位列全区第一。投资4700万元改造临街64栋楼房外立面,硬化街道12条6公里。林业企业职工3741人,人均月增资1022元。开发公益性岗位517个,城镇登记失业率1.8%,全省排名第一。县医院与哈医大一院建立协作关系,医改工作在全省县市中排名第二。启动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1372名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和破产企业人员纳入医疗保险。清理在编不在岗、不开支人员157名。举办庆祝建党90周年大型合唱赛,80个单位15支合唱队1650人参赛,全年举办广场文化活动60余场次。2011年,漠河县获全省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先进县、省级“文化先进县”,北极镇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西林吉镇被评为国家生态镇,北极村、洛古河村分别被授予国家级和省级生态村。西林吉林业局和北极村第三次通过全国文明单位和文明村镇复检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