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防汛抗洪

防汛抗洪



  【防汛抗洪】
  3月11日和4月19日,分别召集气象、水文等部门分析预测全区汛情形势,部署全区防汛工作。调整充实地、县(区、局)、乡镇(林场)三级防汛指挥机构,制定党政领导包片责任制、部门分工负责制,确定各级各区域防洪总责任人。各级防指完善防汛预案,细化职责分工,明确、规范各项程序及人员转移方案。汛前投入资金28.3万元,补充塔河县内的省储物资库及各县、区、林业局专门物资仓库,投入资金18万元维修物资库。加强抢险队伍建设,对扑火队员进行汛期防汛抢险业务培训。积极清障,疏通河道,对行洪区内的阻水障碍物全部按照“谁设障,谁清除”原则,责令限期清除,逾期不清除的,由防汛等部门强制拆除,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严格河道采砂工作审批手续,严厉打击乱采滥挖行为,保证河道防洪安全。入汛以后,地委、行署主要领导对防汛抢险工作做出安排部署。地区组织气象、水文部门进行防汛会商9次,及时将预警预报信息通报各县、区、林业局,指导各地做好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防御工作。地防办和地区气象、水文等部门增加值班人员,24小时密切监视雨情、汛情动态,做好预警预测。夏汛期间,应对严峻汛情31次,召开紧急防汛会议27次,地防指下发文件36份,县、区、林业局防指下发文件181份。全区各级行政主要领导到现场指挥,及时启动预案,做好防汛抢险准备;组织低洼地带群众安全撤出,妥善安置,确保无人员伤亡;各级防办加强值班值宿力量,保证24小时双岗值班,确保通讯畅通,并加强与水文、气象部门会商,准确掌握汛情、雨情、工情;针对堤防等重点地段,县、区防指派专人负责,加强巡护,保障重要工程设施安全;同时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做好城区防内涝工作。严格督导检查,地区5次下派督导组全面检查全区堤防、水库、在建水利工程等防汛重点部位,严查隐患问题。县、区、林业局党政主要领导到防汛一线,开展防汛自查累计45次。全区投入防汛抗洪资金1696.17万元,投入人力2.6万人次,转移人员8067人;投入车辆3750台、机械设备1622台、编织袋26.26万条,投入冲锋舟等船只201艘次。通过抢险救灾,全区减少灾害损失1100万元。全年全区投入水毁工程修复资金771.65万元,对21处堤防、3处护岸、2座小型水库进行水毁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