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非公有制经济管理
综述
【综述】
2014年,全区加大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下简称非公经济)重视程度,地委将非公经济纳入全民创业发展战略,成立非公经济推进组,集全区之力予以推进,各非公经济服务部门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地区发展非公经济政策和措施,从服务经济全局出发,努力营造有利于非公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制定《关于加快全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加快推进全区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下发《大兴安岭地区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重点工作任务分工》,明确全区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任务目标。强化银企对接服务,协调各金融机构为中小微型企业发放贷款36.5亿元;启动中小微企业助保金贷款工作,第一批11户企业纳入小微企业池,其中4户小企业获1290万元贷款资金支持;推进中小企业创业工作,2户创业基地获得省扶持资金575万元,2户创业基地获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命名,省级创业基地累计达9个,入驻小企业407个,累计安置就业1.6万人;举办"第六届厂长经理培训班暨第六届创业培训班”等企业培育活动,组织企业参加2014年全国中小企业网上招聘活动,有效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通过多措并举,推动非公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全区非公经济分布在一、二、三产业的各个行业中,有效的扩大经济的行业覆盖面。全区非公经济总户数2.2万个,其中非公有制企业超过2200余家;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6.5万人,其中非公企业从业人员2.5万人,提供80%以上城镇就业岗位,成为就业的主渠道。成为支撑全区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