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人物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任鸿,男,汉族,1965年11月出生,辽宁省沈阳市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黑龙江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毕业,高级编辑,现任大兴安岭日报社广告部主任。1989年7月,任呼中区碧水中学教师。1990年5月,考入大兴安岭电视台,任专题部编辑。1996年12月,任大兴安岭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副主任(主持工作)。2003年9月,任大兴安岭电视台综合新闻部副主任(主持工作)。2005年10月,任大兴安岭电视台社教部主任。2008年5月,任大兴安岭电视台生活频道总监。2009年10月至今,任现职。他从事新闻工作25年来,敬业奉献,开拓创新,业务能力卓著,为林区广播电视事业作出突出贡献。1996年,他策划开播大兴安岭电视台建台以来第一个电视新闻评论栏目——《新闻视点》,其中《透视中巴车》《涓涓细流何时休》《垃圾——一个不能忽视的话题》等节目在规范行业作风、促进市容建设等方面起到舆论监督作用,同时为呼唤公德意识,弘扬真善美发挥导向作用。2003年,他策划开播大兴安岭电视台建台以来第一个"民生新闻”栏目——《今日播报》,使《今日播报》在《新闻视点》之后,再度受到大兴安岭百姓的喜爱。2004年,他策划并组织大兴安岭电视台建台以来第一个大型电视媒体行动——《走遍兴安》,开创全区新闻媒体大型采访活动先河,各项报道真实传达社情民意,在政府和百姓之间架起互通的桥梁。2004年,他策划主笔的广播栏目《找北、找冷、北极行》和电视栏目《今日播报》同获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双十佳”栏目,是大兴安岭广播电视首次获此荣誉;他与CCTV—12频道合作,策划组织CCTV—12大兴安岭宣传日,以新闻、专题、访谈等形式,对大兴安岭开发建设40年取得的成就进行全天候立体宣传。2007年9月16日,他导播大兴安岭电视台建台以来第一个电视直播节目——"大兴安岭地区扑火指挥系统演习直播”,利用8个信道、10台摄像机,在100立方千米的空间,完成近400次机位的长距离移动和80分钟现场直播,得到国家及各省市嘉宾的高度评价。2013年,在黑龙江省新闻奖评选中,他策划的4件参评作品中有3件作品获一等奖,1件作品获二等奖。他先后获全省广播电视系统建功立业评比优秀编辑、优秀记者,地区森林防火模范个人,黑龙江省优秀新闻工作者等称号,大兴安岭行署记功奖励4次。2014年,被评为享受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
|
刘宏石,男,汉族,1965年6月出生,河北省滦县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医学学士,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院管理EMBA高级研修班结业,骨科主任医师。1987年参加工作,兼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创伤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省骨科学会委员,省截瘫研究会第三届理事,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省级专家支援县级医院学科建设先锋行动组组长,大兴安岭青联副主席,人大地工委委员,大兴安岭地委全面深化改革特邀专家、咨询顾问团成员。他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主持的课题"颈椎后路手术的研究”和"间断加压接骨板研究”获得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他研究的颈椎后路手术,应用"Z”字形开门术式,为几十例患者解除病痛,效果好。他研究的间断加压接骨板的设计,能够通过卵圆形孔进行自动加压,达到使骨折固定稳定、如期愈合的目的。他熟练掌握骨科专业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颈椎病外伤性四肢瘫后路"Z”字型椎管扩大成形术获地区科学技术优秀成果奖,参与完成的"全脑血管及脊髓血管造影应用”获得地区科技进步三等奖。自1998年以来,他完成手术2000余例,其中难度较大手术60余例,他在脊柱创伤、复杂骨与关节创伤的修复专业中有所创新。开展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胸腰椎骨折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断腕再植术、颈间盘突出前路髓核摘除术、胫腓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及粗隆间胶骨髁上骨折DHS、DCS内固定术等6项新技术填补全区空白。在大兴安岭地处偏远、医疗条件相对较差的情况下,他开展的手术在为病人解决病痛的同时,节省患者经济支出,节省医保资金,降低转院率,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他具有较强的政治理论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为人正直,德技双馨,工作作风严谨,业务水平较高,先后被授予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先进个人,全省爱国卫生工作先进工作者,地区青年科技带头人、劳动模范、技术创新先进个人、优秀科技工作者、"十大杰出青年”、优秀共产党员、"十佳公仆”等称号。2014年,被评为享受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