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概述
宣传工作
“十二五”概述
【“十二五”概述】
“十二五”期间,全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以建设“生态文化鲜明、文化精品叠出、文化产业发达、文化事业惠民”的边疆文化强区为总体目标,以常规工作有创新、重点工作求突破为工作原则,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干事创业,各项工作位列全省第一方阵,连续三年在全国林业综合评比中位居四大森工企业第一名、全国林业宣传工作前列。以“学讲话、抓改革、促转型、惠民生”、建设“三有”学习型党组织为载体,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长期政治任务,举办领导干部报告会,开展送党课下基层、理论宣讲等活动;围绕生态建设、经济转型、全民创业、林区改革、依法治区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组织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员开展理论研究,推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入脑入心。深化“走转改”,相继组织策划“纪念鄂伦春民族下山定居60周年”“放下斧头锯,举高举生态旗”“抗联三支队在大兴安岭”等大型新闻采访活动,其中“鄂伦春民族下山定居60周年”和“抗联三支队在大兴安岭”两个大型新闻报道活动分别被评为2013年度和2015年度黑龙江省“十大优秀新闻报道活动”,《大兴安岭媒体集中展现鄂伦春族下山定居60年沧桑巨变》得到副省长孙永波的签批肯定。“十二五”期间,52部新闻作品获黑龙江省新闻奖一二三等奖,连续打响“林区停伐”“走进龙江源、聚焦开江时”、全国冰雪摄影大赛、北极光节、“醉美兴安,绿色食品等你来”等外宣战役。制发《大兴安岭地区互联网信息管理工作综合评价办法》等文件,举办中国网络媒体过去与未来研讨会,达成聚焦大兴安岭、宣传大兴安岭、支持大兴安岭的网络宣传共识。开展打击互联网淫秽及低俗信息和网络谣言专项整治行动,在中国旅游网开设大兴安岭专题、在齐鲁网等城市网站持续推出大兴安岭林下经济产品宣传专辑,帮助林区创业青年开设网店248家,推动全区旅游产业升温和木耳等林下经济产品热销。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开展“弘扬大兴安岭精神,践行核心价值体系”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做文明有礼兴安人”“德润兴安,美在大岭”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塔河县获全省首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县,全区12个单位进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行列,86个单位进入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行列。志愿服务对接经验被中央文明办在全国推广,邰忠利当选全国第三届道德模范,牟清元被授予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推进文化强区建设,漠河县和呼玛县白银纳乡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鄂伦春萨满舞《神韵》获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大成果奖,“北极人家”获全省“十大文化产业品牌”。清代墨尔根至漠河驿站驿道遗址列为第七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呼玛县知事公署和新林区大乌苏彩虹桥被列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原始岩画和“龙首洞”考古开启探究大兴安岭文化的又一个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