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综述

综述


【综述】
  2015年,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贯彻落实中央、省、地决策部署,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基本职责,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全国、省、地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和地区“两会”精神,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以“应常态、增信心、强定力、促发展”为主题,深入实施“五大工程”,适应新常态,集聚正能量,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制定2015年地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学习、重点学习与集体研讨、专题学习与系统学习、专家辅导与座谈交流相结合形式,全年组织地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10次,围绕“三严三实”教育活动进行集中研讨4次。开展“全面依法治区、建设法治兴安”主题宣讲活动,组建16个党委宣讲团到镇、乡、林场、社区宣讲156场,直接听众12 658人。新建北方民俗陈列馆、大兴安岭岩画馆、大兴安岭知青馆、大兴安岭版画展览馆,形成以北极人家为核心的漠河老街、以历史文化展馆为核心的古驿村、以版画展览馆为核心的商务一条街和以鄂伦春博物馆为中心的民族风情园漠河北极四大景区、上百个景点,推动全区文化产业发展。围绕国家林业局“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和地区发展“六大产业”、实施“三大工程”、营造“两大环境”战略部署,制发10余个宣传报道方案,开展6个主题宣传,采编《全民创业正当时》等400余篇深度报道。围绕“讲好大兴安岭故事、传播好大兴安岭声音、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工作原则,聚焦林区生态建设、改革发展、经济转型、民生改善等重点工作,开展全国“两会”“停伐一周年”“南有钱塘观潮,北有呼玛开江”主题文化周等20余个大型外宣战役,在省、中央级主要媒体发稿10 865篇。与新华网、中国新闻网等网络媒体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开通“大兴安岭频道”和“大兴安岭专题”,信息刊发新华网422条、中国新闻网603条、中国经济网392条、东北网442条,在国家林业局“关注森林网”发稿1969条。完成微电影《蝴蝶有棵树》拍摄。实施兴安文艺精品原创工程,启动“兴安古树”评选工作,突出生态主题。制定《全区创建文明城市近期重点工作督办检查方案》,出动人员62.3万人次、车辆13.8万台次,清理垃圾66.2万吨。在呼中区举办大兴安岭岩画与北山洞遗址考古成果研讨会,首次在大兴安岭确定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说明大兴安岭是孕育黑龙江文明乃至中国远古文明的摇篮,填补全国相关领域研究空白。大兴安岭连续三年在国家林业局宣传工作综合评比中位居四大国有林区第一名、全国林业宣传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