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概述
统战工作
“十二五”概述
【“十二五”概述】
“十二五”期间,全区统一战线以“大团结、大联合”为主题,发挥统一战线特殊优势,创新方法,争取人心,凝聚力量,推进林区科学发展。以发现储备为基础,以选拔使用为重点,以完善机制为保障,完成“市、县两级党委统战部部长由同级党委常委担任或者兼任”工作;建成662人组成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副科级以上党外干部487人,其中副厅级1人、正处级8人、副处级41人、正科级126人、副科级311人,各级党外后备干部155人。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制发《中共大兴安岭地委关于贯彻落实黑发〔2012〕15号文件精神的实施意见》。在原有九三学社地委一个民主党派地级组织基础上,相继组建农工党地委和民盟地委两个新党派地级组织,搭建起林区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框架。制发《大兴安岭地区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代表人士重要意见建议直报制度》,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参政议政主体作用。召开座谈会、通报会16次,各民主党派地委就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提出意见、建议,促进林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落实“党委出题、党派调研、政府采纳、部门落实”调研机制,支持各民主党派地委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考察调研、建言献策,为林区加快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和省委《实施意见》,以地委名义制发《中共大兴安岭地委、大兴安岭地区行署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实《关于在全区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工作的实施方案》,开展工商联会员企业综合评价工作,综合评价非公有制企业500家次,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进入工商联领导班子、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参与表彰评比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建立大兴安岭地区非公有制企业维权服务“直通车”制度,设立维权服务热线电话,在《大兴安岭日报》上全文刊发。对6起影响企业发展的各类违规违纪行为进行查处,保护企业和投资者合法权益。制定《大兴安岭地区民族宗教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做好鄂伦春族下山定居60周年庆典活动。鄂伦春民族乡发展特色种养业、民族旅游业等产业,鄂伦春族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600余元。建立60人的宗教界代表人士队伍。与省欧美同学会、省海外联谊会共同举办“2011海外龙江学人大兴安岭行”活动,来自美国、英国等8个国家31名海外学人在大兴安岭地区考察,开展科技、人才、项目、投资方面洽谈与合作。“十二五”期间,参与接待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一行、香港中联办副主任周俊明一行、重庆市台盟考察团、台湾少数民族头目长老黑龙江参访团及游客近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