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概述
大兴安岭农村商业银行
“十二五”概述
【“十二五”概述】
大兴安岭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商行)成立于2010年12月27日。“十二五”期间,农商行围绕“立足地方,服务城乡,面向龙江,走向全国”的工作思路,开展流程银行建设,梳理完善、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近400项。监管评级连续五年被评定为二级以上,实现风险管理工作战略性升级。以“三农”、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等行业和领域为贷款投放重点,自主创新信贷产品,五年累计投放各类贷款158.24亿元,贷款市场占有率在30%以上,涉农贷款市场占有率在60%以上。拓展新型业务市场,加入全国银行业同业拆借市场、全国银行业债券市场、四川金融交易所,增设金融业务投资部,建设“资金池”,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资金运作。开办非公开定向债权投资工具认购业务,在全省农信社系统率先发行自主品牌的理财产品——“信合同利”。2015年11月,大兴安岭“融e兴”投融资平台正式上线,农商行成为全省首家开办P2P业务的金融机构。建设企业文化,开展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趣味运动会、辩论赛,参加捐资助学等公益活动,举办首届艺术节。实施人才兴行战略,从银监分局、人民银行、各大商业银行等单位引进管理人才和业务骨干30余人,累计招聘大学毕业生340人。履行金融普惠责任,在金融服务空白点设立标准化分支机构,成为大兴安岭地区唯一一家分支机构覆盖“三县四区十个林业局”及所辖偏远乡镇的银行。组建呼玛县、塔河县、漠河县联社参加的农村信用联社股份有限公司,实施股权链接,全省第一个全面完成辖内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造。率先在黑龙江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系统发起设立海伦惠丰村镇银行和五大连池惠丰村镇银行;在海南省临高县、东方市、乐东县分别筹建村镇银行,并以股权投资方式,向海口联合农商银行投资0.27亿元,在全省首开农信社跨省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跨省投资商业银行先例。截至2015年末,农商行辖8个子公司,48个分支机构。其中,域内40个,域外8个,从业人员823人。全辖总资产140.96亿元,较成立之初的2010年末增长639.6%;总负债129.81亿元,增长660%;所有者权益11.15亿元,增长460.3%;各项贷款17.86亿元,增长412.2%。贷款规模占全区银行业机构贷款总量的33.7%,居当地同业第一;不良贷款率0.2%,下降3.2%,不良率全省各市地最低;各项存款80.7亿元,增长477.7%,存款规模居全区银行业机构第二位;实现利润0.79亿元,增长690%。农商行五年累计缴纳各项税款1.35亿元,居全区纳税企业前三名,位列全区银行业机构第一位。“十二五”期间,农商行被行署确定为全区唯一一家招商引资金融企业。先后被评为全区优秀慈善企业、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守信用、重合同企业,“关注民生,服务发展”群众最满意单位,被地委、行署授予金融贡献奖,被银监分局评为全国标杆农商银行提升银行业数据质量突出贡献单位,被金融时报社和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评为全国十佳农村商业银行。